今年以来,智能音箱成为热门话题。
进入国内较早并且最先获得一定市场份额的是小米的“小米爱同学”。
随后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依托强大的阿里巴巴生态系统推出了天猫精灵。
到了这一年,腾讯也跟进推出了“腾讯叮咚”,百度发布了“小度在家”,甚至京东也发布了“京东叮咚”。
但就目前国内智能音箱市场而言,仍然属于小米和BAT。
四位音箱各有各的优点和长处,而所谓的长处也正是每个企业赖以生存的东西。
小米小爱同学此次IPO,引发了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思考:小米到底是一家硬件公司,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我们不会讨论这么深刻的问题。
让我们回到主要问题。
小米打造的智能家居几乎囊括了家里所有的电器。
未来,更多的智能产品将融入家庭,实现万物互联。
#;小爱同学#;智能音箱。
当然,在性价比方面,小爱同学似乎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价格也是众多智能音箱中最便宜的。
阿里巴巴天猫精灵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巨头。
近两年,它也开始在娱乐行业重金投入,而智能音箱似乎已经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去年以较低价格推出天猫精灵X1,到今年改进精简的天猫方糖。
天猫精灵还可以接入家电,支持淘宝购物、物流查询等一系列阿里巴巴服务。
腾讯 腾讯婷婷 腾讯在社交和娱乐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腾讯听听”的出现恰恰打通了各种App之间的界限,实现了内容的互通。
纯粹从音质上来说,配备1.8英寸立体声扬声器和双低音单元的“腾讯听”绝对是四款扬声器中最好的,而且还拥有最丰??富的音乐库。
百度小度首页百度在去年之前就已经采取了All in AI的态度,智能音箱似乎是其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
不过令人不解的是,直到今年才发布,显得有些缓慢。
百度最大的优势是什么?以搜索引擎起家的百度无疑是三大BAT中最适合AI的。
智能音箱也是如此。
用户只需将提问方式从文字输入改为语音输入即可。
还可以起到“百度一下就知道”的效果。
而“小度首页”确实接入了百度百科、百度知乎、秒调百科等众多适应问答模式的应用。
然而,分析完各个产品的优势,再回到产品本身,你会发现,所谓的“智能音箱”确实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即便是上面提到的市面上最成熟的四款智能音箱,也与“智能”二字相差甚远。
虽然它们的优势确实很突出,包括能够连接和控制电器、简单的问答、语音控制等,但如果我们真正看一下各个公司对智能音箱的定义,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笨拉几个。
第一点是最基本的要求,即语音识别能力,这需要智能音箱在硬件和软件层面完美配合,才能完美接收用户发出的指令。
然而,目前任何产品的语音识别成功率都不高。
由于环境声音或口音问题,智能音箱经常会给出“我听不懂,请再说一遍”之类的反馈。
然而,智能音箱必须考虑到应用场景和受众用户的需求。
完全安静和标准普通话的条件并不总是具备的。
应该是产品适应消费者,而不是消费者适应产品。
第二点是技术水平。
智能音箱接收指令、执行指令并给出反馈。
上一步是听清楚,这一步是听懂、明白。
例如,有用户问:德国队昨晚踢得怎么样?智能音箱可以快速分析、分析大数据。
这里的问题是关于世界杯结果,而不是反馈。
如果问题能更详细一点就更好了。
甚至当用户问“中国队昨晚打得怎么样?”智能音箱可以识别出这是一个笑话并回答:“您是在问足球直播吗?”中国队昨晚也观看了世界杯。
当然,技术进步一直在突飞猛进。
至少在更新了几个版本之后,天猫精灵和小爱同学不再那么冷漠了。
第三点是更高的追求。
虽然也需要技术支持,但更需要的是设计者和程序员有朝这个方向创新的意识。
智能音箱可以更加智能,不再像音箱那么简单。
这就要求智能音箱能够自主学习,自主积累用户数据并进行分析,然后在用户不清醒的情况下主动与用户进行交流,从而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
智能音箱才刚刚起步。
目前的产品还停留在蓝牙音箱+语音助手的状态。
也许三年、五年后,“智能”一定会变得更加深入。
到时候,智能音箱绝对是现在难以想象的。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