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昂)听深圳的朋友说,现在深圳每个月平均有3款Android手机手表出现。
我感觉这个数据有点夸张。
可能达不到50个型号。
每个月还有50款。
。
关于他对智能手表的看法,张海春和我一起写这篇文章已经有半年多了。
他迟迟没有动笔的原因有两个。
首先,当我真正谈论智能手表时,我会感到胃部不适。
其次,我一直受到阻碍,无法完美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现在我终于静下心来,站在消费者和EX智能手表创业者的角度思考智能手表应该是什么样子,才能成为真正的主流产品。
1、高续航+创新充电方式 续航一直是所有电子产品的诟病,尤其是智能手表!当我在 inWatch 工作时,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你的手表可以待机多长时间?”我每次只能巧妙地分支来回避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以目前的电池技术,似乎很难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等待电池技术有重大突破才可以。
相同尺寸的电池需要比以前多存储5至10倍的电量才能打破现状。
关于充电方式,我希望这款手表至少可以无线充电。
每天睡觉时,我都会将无线充电板放在床头柜上,早上起来再拿起。
这就是完美的充电体验。
至于USB充电方式,两个字可以表达我的感受:哈哈 2.科技感十足+产品辨识度强我一直认为新时代的智能手表走时尚路线是无稽之谈,传统的高价手表有珠宝的特性,佩戴后可以从父亲传给儿子。
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一样,都是消费电子产品。
正如雷军在谈到米粉时所说,最喜欢消费电子产品的用户是“20岁到30岁左右的科学家”。
这些用户购买智能手表的最大原因是“酷”。
“科技”、“突破”、“前沿”。
现在的智能手表看起来太像传统手表了,有表盘,有表带。
我真的很期待一款看起来不像手表的手表。
我认为强有力的产品识别也非常重要。
当我买了一块智能手表后,我希望朋友们围绕我的手表展开讨论,说“这不是一块XXXX智能手表吗?”之类的话。
“哇,你的XXXX手表真的像广告上说的那样吗?”而不是“哇,你看,那个戴智能手表的人真傻,买这么个东西” 3.抹掉原生Android的味道+极致的UI设计。
如今,从三星Gear到深圳山寨,没有一家手表制造商愿意聘请优秀的视觉设计师来设计手表的内部界面。
他们要么刷新本机系统,要么设计它。
它丑陋得让人没有打开它深入把玩的欲望。
我希望这款手表无论是平面设计还是拟物化设计,都能成为一款所有内页都精心制作的手表。
每个人都会喜欢美丽的事物。
4、操作简单、高效。
将大象放入冰箱需要三个步骤。
用手机拨打电话需要六个步骤(拿出手机-按键-解锁-通讯录-找人-拨号)。
用智能手表拨打电话可能只需要几个步骤。
两步(将手举到嘴边——直接说出被叫人的名字)真正与手势和语音助手完美结合。
我认为这是智能手表的标准功能。
在人多的地方,用手机控制语音感觉很傻,但用手表控制语音却很酷,会吸引无数目光。
5。
与其他智能设备相互补充、独立共存。
关于智能手表到底是手机的衍生品还是独立设备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半年多了。
我认为最极致的智能手表一定是能够与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配合使用。
电视、智能门锁、智能窗帘、智能秤等智能设备之间完美交互,无需它们也能独立运行。
事实上,这个理论也适用于其他智能设备。
如果你说智能体重秤没有智能手机就无法测量你的体重,这不是倒退吗?最后回过头来看,其实无论是大公司苹果、三星还是小公司,都可以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淘汰优胜劣汰,逐步完善每一款产品。
最严重的电池问题仍然是续航时间短。
难以解决的也是所有智能手表厂商最头疼的部分。
据不可靠的传言称,苹果的iWatch正在等待康宁的大猩猩屏幕和电池技术的创新。
不过,无论如何,iWatch 大约要到明年才会上市。
上市日期还没有到来,毕竟有些模具已经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