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对比评测】五款智能手环综合评测!小米手环如何突围?

时间:2024-05-22 16:45:47 科技赋能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的环境下,跑步健身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必需品。

智能手环作为跑步、健身的辅助设备应运而生。

过去几年,智能手环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技术角度来看,心率监测传感器日趋成熟,心率监测已经成为手环的标配功能。

从行业角度来看,在智能手表的冲击下,大部分手环厂商的日子都非常不好过,销量下滑,破产、收购事件时有发生(即小米手环厂商华米和部分儿童手表厂商)都做得很好)。

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技术、行业、市场等“深度内容”都是无稽之谈。

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手链才是硬道理。

因此,今天写这篇横评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比评测,让大家对热门智能手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为最终的购买给出合理的建议。

市场环境、行业前景等无聊的就不提了,希望大家喜欢。

测试产品介绍 本次参与对比的手环均为小米、华为、Jawbone、Fitbti、TomTom 五个品牌的旗舰型号。

价格从99元到99元不等(大多在1000元以上),包括日常数据记录、专用和专业数据记录的商务III级设备。

其中,小米手环感光板、Jawbone UP3、Fitbit Charge HR为日常数据记录手环。

华为手环B2运动版是一款智能手环/蓝牙耳机二合一,主打商务。

TomTom Spark是一款专业数据记录设备,内置GPS,50米防水,售价近万元。

小米手环第一代手环光感版以79元的超高性价比迅速占领市场,短短一年时间销量突破千万。

最辉煌的时候,小米手环仅凭借一款产品就稳居全球智能穿戴出货量第二位。

这款光感版小米手环是原产品的升级版。

它增加了心率监测功能,售价仅为99元,非常划算。

华为手环B2 华为手环B2运动版设计独特,可以结合智能手环和蓝牙耳机的功能。

一体化产品兼具手环的便携性和蓝牙耳机的实用性。

作为一款智能手环,B2除了支持运动记录、睡眠监测外,适配特定手机还可以实现一键搜索、遥控拍照、免密码解锁、场景推送等功能。

如果轻轻地从腕带中取出手环本体,它就能瞬间变身为一款通话性能出色的蓝牙耳机。

Jawbone UP3 Jawbone UP3是Jawbone今年上半年发布的旗舰智能手环。

它拥有时尚靓丽的机身,尤其是红色和沙金款,深受女性用户的青睐。

在数据记录方面,3代手环首次加入了期待已久的心率监测功能。

虽然不能实现实时监控,但这也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Fitbit Charge HR Fitbit是全球最大的智能穿戴制造商,其Fitbit Charge HR手环是全球最畅销的千元智能穿戴手环。

Fitbit Charge HR外观简洁,功能强大,数据监测精准。

该手环配备微型 OLED 屏幕。

除了基本的步数和时间外,还可以显示来电等内容,非常实用。

TomTom SparkTomTom Spark是一款专业级运动智能穿戴设备。

虽然它拥有巨大的屏幕,但它没有操作系统,所以小编将其定位为智能手环。

作为一款专业级设备,TomTom Spark支持跑步、骑行、游泳(50m防水)等多种运动数据的记录,并且手表内置GPS和闪存,无需手动记录运动距离和运动路线。

脱离手机,连接蓝牙耳机播放音乐,功能强大。

但万元的价格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外观部分的调查数据显示,除了价格之外,智能手环产品的外观设计因素也成为用户最关心的部分。

因为现阶段,用户不仅将手环视为数据记录设备,更将其视为时尚配饰。

那么我们先来评测几款智能手环的外观。

测试的五款智能手环的外观设计具有主观性,因此小编采用评委打分的方式进行评价。

共有四位评委分别佩戴手环,对手环的外观和佩戴舒适度进行点评。

两项的满分均为7.5分。

Jawbone UP3TomTom Spark外观设计 在外观设计方面,以时尚着称的Jawbone UP3深受大家喜爱,平均得分为5.8分。

不过大家也都说我手里的黑色模型并不完美。

如果换成介绍中的红色或金色型号,银色型号的评级会更高。

得分较低的是 Fitbit Charge HR 和 TomTom Spark。

前者的主要问题是配色怪异,深紫色的手环看起来有点蹩脚(如果是普通的黑色可能会更好),而且屏幕太小不符合外观。

TomTom Spark的问题在于,它看起来太臃肿,看起来太像手表了,而且物理按钮设计在屏幕底部,所以操作上需要适配。

剩下两款智能手环的外观设计都比较平庸,基本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但没有什么亮点和特色。

Fitbit Charge HR 华为手环 B2    佩戴舒适度方面,Jawbone UP3 依然是佩戴舒适度方面的佼佼者。

略微弯曲的设计非常贴合手臂,可调节的带扣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

Fitbit Charge HR的外观虽然不讨喜,但舒适度还不错,主要得益于宽而柔软的腕带设计。

华为手环B2采用了金属底座,比较适合男士手臂,女生佩戴会显得更大。

另外,耳机有点太重了,不像专业的蓝牙耳机那么舒适。

聊完小米手环手环的外观和佩戴舒适度后,我们在这一部分还额外增加了一个“个性化”项目,主要评测手环的可选配色、手环的材质等。

总分5分,依然是评委打分。

个性化方面,Jawbone UP3和小米手环轻装版表现不错。

前者得分高的原因在于时尚的配色。

具体来说,Jawbone针对不同颜色的手环重新设计了纹理和图案,让它们更加美观漂亮。

用户有广泛的选择。

增加。

小米手环光感版采用分体式设计,腕带可随意更换。

除了价廉物美的彩色腕带外,用户还可以去马云家里购买各种“奇葩腕带”。

有太多的选择,你甚至无法想象你能买什么。

外观/佩戴评分 小米手环和充电器 续航/充电 与智能手表相比,智能手环的续航时间要长很多(大多数智能手环的标称续航时间都在一周以上),可以满足大家的日常使用需求携带和周末充电。

不过恒鹏想要的是全面,不太重要的续航内容还是需要比较。

在横评中,编辑们都佩戴了智能手环进行续航测试。

由于每个人的使用习惯不同,数据无法完全客观,仅供参考。

(续航满分为5分)实际续航结果如图所示。

华为手环B2运动版续航最短。

如果少量使用,在极端条件下应该能够持续长达 5 天。

但如果你经常使用屏幕阅读信息或接听电话,电池续航时间应该只有3天左右。

Jawbone UP3 和 Fitbit Charge HR 的电池续航时间相似,但后者的屏幕非常小,只能显示有限的内容,更加方便。

小米手环光敏版表现良好,通过了一周的测试。

上班族/学生可以平日佩戴,周末充电,毫无压力。

最后一款 TomTom Spark 的电池寿命堪称怪物,无论使用多少电量都不会耗尽。

如果您关心电池寿命,无论尺寸如何,TomTom Spark 绝对是您的首选。

整体外观数据记录数据记录是智能手环的核心功能。

但目前,由于各厂商产品记录的逻辑不同以及用户使用习惯的优化设计,导致智能手环记录的数据参差不齐。

哪一个更准确? ?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

数据记录测试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计步/睡眠记录和新增心率监测(前两项满分15分,心率监测满分7.5分)。

下面详细说明具体过程。

计步器数据  计步器为了尽可能客观公正,一共进行了6次测试,其中4次为正常行走,2次为跑步(慢跑),测试者为两名(身高1.6m/1.8) m) ) 模拟不同体型用户的使用情况。

每次测试的距离为步长,约75米。

测试中添加了Apple Watch作为参考对比。

最终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在记录正常行走时,几款手环的误差大多数情况下都在10%以内,数据很少出现不稳定的情况。

如果您每天佩戴手环,这些错误可以忽略不计。

跑步时,除了专业的TomTom Spark和Apple Watch外,其他几款手环的数据都不是很准确。

行业内有专业。

如果您是运动员或者喜欢慢跑,那么专业的计步设备更适合您。

如果统计总数,除了 TomTom Spark 和小米手环光感版误差在 10%(60 步)以内,其他手环的偏差都太大,不适合准确参考。

另外,从测试数据来看,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华为手环B2运动版测得的数据普遍较大,而小米手环光敏版测得的数据较小。

如果你有“炫耀”步数的需求,毫无疑问应该选择华为。

睡眠记录 睡眠记录:睡眠测试时,小编佩戴了5个手环在真??实环境下进行测试。

睡觉的时间是23:40左右(我睡着的时候是0:00左右,所以实在记不住),起床的时间是第二天早上8:20左右。

如果看入睡/起床的时间,几个手环记录的数据(TomTom Spark没有相关数据,所以排除在外)还是比较准确的。

即使有细微的差别,也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一些睡眠产品给出的数据往往与实际有所不同。

应该是各个公司算法不同造成的(测试前已经清除了前一天的数据,所以不存在时间叠加的可能)。

不能这样称呼。

是有效的参考数据。

此外,大多数手环都提供“深度睡眠”、“唤醒时间”和“浅度睡眠”等高级数据。

但一对比发现,不同手环提供的“深度数据”差异很大,准确性值得怀疑。

例如,Jawbone 提供的输出数据显示 7 小时的睡眠、41 分钟的深度睡眠和 1 小时 27 分钟的清醒,而小米手环则显示 24 分钟的深度睡眠和 7 小时 26 分钟的浅度睡眠。

由于这些数据没有客观有力的数据支撑,所以在横评中并未列出和评价。

心率监测 心率监测:心率监测器由两名测试人员佩戴,每人测量一次。

由于编辑部没有专业的血压计,因此采用Apple Watch数据作为测量心率的参考标准。

测试结果如图所示。

由于华为手环B2不支持心率传感,因此该项目得分为0。

小米手环感光面板和TomTom Spark提供“实时心率监测”,但需要手动开启,无法实现自动测量(除运动时)。

Fitbit Charge HR和Jawbone UP3提供“静息心率”数据(清醒和不活动时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可用于长期观察,但数据存在滞后性。

因此,从实用角度来看,几款手环在心率监测方面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而且不如智能手环那么好用。

不过从数据来看,除了Jawbone UP3略有差异(与测试原理有关)外,其他产品给出的结果都非常相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监测或记录的数据 其他监测或记录的数据 除了计步、睡眠监测和心率监测外,智能手环还支持手动添加运动数据或记录其他类型的运动数据。

上图中的编辑器简化了这些非核心功能。

下面列出来,消费者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参考。

对数据记录应用程序的总体评论 一些智能手环应用程序是用户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数据展示,App还承担着留住用户的重要任务。

因此,手环App拥有优秀的UI设计、参与社交活动、实现奖励目标等内容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几款手环App的表现。

App 截图 App 截图 UI 设计 对于一款手环来说,优秀的 UI 设计首先要看起来舒服,其次要直观,因为用户不是运动员,很多时候只需要看步数和睡眠模式,这太不方便了。

日常生活中的专业内容。

几乎没有使用过。

UI部分满分为10分,由评委打分,然后计算平均分。

UI Scoring App UI 但从设计上来看,Fitbit App 似乎更符合大家的审美。

简单的线条将数据组织得井井有条,而且每条数据都有自己的进度条,非常直观。

然后是 Jawbone 应用程序,它看起来非常时尚且丰富多彩。

但首屏元素过多,也有人认为过于整体、过于杂乱,因此给了低分。

小米手环App和华为手环App均采用光盘方式显示运动进度,布局相似,评价一般。

至于TomTom App,我真的没什么可抱怨的。

绑定QQ后,QQ健康会显示小米手环的其他常用功能。

最后,小编列出了手环的一些常用功能,比如闹钟、久坐提醒、微信/QQ接入等、来电提醒等。

以QQ接入为例,如果你的手环绑定了QQ健康,您的设备会在每日步数列表中显示为小米手环,并且数据也会与小米手环同步。

如果你有宠物,让你的宠物戴上手环,晚上绕着小区跑两圈。

第一名将会很好。

另外,在锻炼的时候,你可能会经常漏接电话。

如果手环有来电提醒就方便多了。

当然,如果能显示数字就更好了。

游戏就这样了,我们来看看评分。

在测试的五款手环中,小米手环的功能最为强大。

它具有闹钟、久坐提醒、社交、分享等功能。

此外,手环的用户还可以免费获得一年的安全服务(商业保险除外),非常贴心。

当然,没有屏幕就无法显示。

另一款国产手环华为手环B2,与小米基本相同。

不过,带屏的华为手环B2不仅可以振动提醒,还可以显示来电号码和通讯录卡片,不用担心漏接电话。

但Fitbit和Jawbone在本地化数据访问方面稍显不足。

如果不跟随当地人,在中国肯定很难卖得好。

至于TomTom,似乎并不关心数据记录以外的功能。

不管你想要什么,小编都无语了。

App概览 对智能手环三大项的外观、数据记录、App进行了对比。

总分95分,其余5分为奖励分。

对于独特的功能,将酌情奖励积分。

其中,华为手环B2配备了蓝牙耳机模块。

表带/耳机可一秒互换,对于商务人士使用非常方便。

值得额外加5分。

TomTom Spark拥有强大的50m防水功能,无论是游泳还是日常潜水都能完美应对,额外获得4分。

最终得分如下所示。

腕带横评总分总结: 横评最终的结果有点让人意外。

售价不足百元的小米手环凭借强大的App和较为亮眼的外观/数据记录获得了冠军。

低廉的价格加上良好的性能会带来惊人的销量,而更高的销量则会反向带动产品研发。

在这个良性循环中,相信小米手环会越来越好。

排名第二的是Jawbone UP3。

它具有时尚的外观和准确的数据记录。

然而,该应用程序的设计评价褒贬不一。

然而,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如果你喜欢它,并且能承受近千元的价格,那么它就是正确的选择。

Fitbit Charge HR 也是如此,只是在外观上有所损失。

剩下的两名选手华为手环B2和TomTom Spark表现不佳。

这应该是产品定位的原因。

华为手环B2将手环和蓝牙耳机结合在一起,方便商务人士使用,但有得有失,手环的功能被削弱了很多。

至于TomTom Spark作为智能手环的定位,则有点偏差。

称其为专业运动服更合适。

如果你不是运动员,最好不要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