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复杂。
防水标准你真的了解吗?作为备受用户关注的可穿戴产品,智能手环一直是科技行业关注的焦点。
而且随着网友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很多人都希望购买一款手环来监测自己的运动情况,改善健康状况。
说到运动,就不得不说说产品的防水性能。
无论是跑步时出汗,还是运动后洗脸洗手,对产品的防水性能都有一定的要求,更何况很多用户选择游泳作为健身项目。
许多用户甚至在淋浴和洗澡时佩戴智能手环。
这些对产品的防水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更换电池或者有充电接口的智能手环。
然而,市场上智能手环的防水标准非常混乱。
有的宣称防水50米,有的则用IPXX标准告诉用户防水等级。
智能手环对于防水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无论采用什么标准,他们都是在告诉用户“我的产品防水是最好的”。
只要买就可以了,没有任何问题。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接下来笔者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防水手环的参数代表什么意思,以及什么等级的手环才可以具备在游泳池里洗澡的能力。
让人头晕的IPX标准 IPX标准是什么?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防水认证有哪些不同的规格。
不得不说,由于智能手环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很多标准规范都没有对智能手环有很好的定义。
这也是为什么智能手环的防水规格标准非常混乱的原因。
目前常用的标准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已经传唱的IPX标准,另一种是手表流行的防水标准。
第一个是IPX标准(国际工业防水等级标准)。
事实上,IPX标准是IP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是用于测试电子产品防尘防水的国际标准。
IP 后面跟着两个数字。
第一个数字代表产品的防尘标准,后面的数字代表产品的防水等级。
例如,如果某产品宣传符合IP67标准,那么其防尘等级为6级,防水等级为7级。
小米手环为 IP67 级防水 以下具体防水数字代表防尘第一位数字的含义: 0. 无防护,对外界人或物体无特殊防护 1. 防止大于 50mm 的固体异物侵入;防止人体(如手掌)误触电器内部零件,防止大尺寸异物(直径大于50mm)侵入 2、防止大于50mm的固体异物侵入12.5毫米;防止人的手指接触器具内部零件,防止中等大小的异物(直径大于12.5mm)侵入3、防止大于2.5mm的固体异物侵入;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2.5mm的工具、电线及类似小异物侵入及接触电器内部零件4.防止大于1.0mm的固体异物侵入;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1.0mm的工具、电线和类似的小异物侵入并接触器具内部零件5.防止异物和灰尘完全防止进入器具。
异物侵入;虽然不能完全防止灰尘侵入,但灰尘侵入量不会影响器具的正常工作。
6、防止异物和灰尘;完全防止异物和灰尘的侵入 第二位数字表示防水指数:IPX1:代表垂直滴水,垂直滴水没有影响,水流量1mm/min,测试10分钟; IPX2:15度滴水,当外壳各垂直面倾斜15度以内时,垂直滴水应无有害影响,水流量为3mm/min,每个倾斜位置2.5min; IPX3:溅水测试,各垂直面在60度范围内淋雨,无有害影响,水流量10L/min,测试时间10min; IPX4:溅水,外壳各个方向溅水无影响,各垂直表面在度范围内淋雨,水流量10L/min,测试时间10min; IPX5:喷水,向外壳各个方向喷水无影响,水流量12.5L/min,测试时间3min; IPX6:向外壳各个方向猛烈喷水不会产生有害影响。
水流量为L/min,测试时间为3分钟; IPX7:短期浸入水中。
在规定压力的水中浸泡规定的时间后,壳体内浸入的水量不会达到有害水平。
度,放置在潜水箱中,一般深度为1米,测试时间为30分钟; IPX8:连续浸入,由制造商与用户协商浸入的深度和时间。
大多数手环的防护等级为 IP67。
你可以看看IPX7的定义。
不能说严格防水,只是指简单的半小时浸泡测试。
如果想要真正防水,就应该选择最高级别的IPX8。
Sony SmartBand Talk 的防水等级为 IP68。
看到这里,相信用户已经对IPX标准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么有些手环说自己的手环防水50米或者50米是什么意思呢? 米防水真的可以降到1米吗?我只想说,当然不是……很多手环都声称自己的手环支持XX米防水。
这里使用的标准是防水手表常用的标准。
能防水多少米只是用来表示产品防水程度的一个规格,并不是能防水多少米的真正含义。
那么这个标准是什么呢?一款号称防水的手环,但它真正的防水性能如何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防水手表的检测标准是怎么来的。
从物理现象来看,水下每深度10米,压力就会增加1个大气压。
当表壳内外压力不均匀时,表体容易发生爆裂。
因此,一般手表制造商都用“压力值”来测试手表的防水功能,并用耐压值(单位BAR或ATM)来表示防水深度。
以下是手表防水规格的定义:一般产品根本不能潜水,我们也不想要更多(图片来自hiyehui.cn)。
当手表标注:3ATM或30米防水时,就表示适合日常使用,不能日常使用。
用于游泳或泡在水中;可承受少量手部和面部的溅水和雨水。
当手表标注5ATM或50米防水时,表示适合浅水短距离游泳,不能用于潜水或浮潜。
当手表标有10ATM或米防水等级时,就意味着它适合游泳和浮潜。
当手表标有20ATM或米防水时,意味着它适合水中高冲击运动和一些潜水活动,例如浮潜。
Misfit Shine 为国内50米防水级别。
Garmin vivofit smart支持50米防水。
由于该标准更加简单易懂,实施起来也更加方便,因此很多制造商也在使用该标准来标记自己的产品。
可见,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必须达到3米防水,才能达到我们所说的真正的日常防水,可以带着它去游泳。
而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实际上可以达到水下米。
关于智能手环防水最大的误区是什么?当然,如果要说它是真正的防水,光有上述两个标准还不够。
其中要求最高的是ISO防水认证。
以下是ISO官网的一段话。
红框的中文意思大致是“如果一款手表据说防水30米,那就意味着对于所有的水上活动,在30米深度内应该不会漏水”。
这是大家一直以来的想法。
防水深度达 30 米。
但目前还没有智能产品能够达到这个水平。
最严格的ISO防水规范认证,卡西欧Frogman是一款真正的潜水表。
支持ISO米防水,可潜水米 那么我们需要一款什么样的防水智能手环呢?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3米的防水等级已经可以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带着手环去泳池洗澡,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如果你不是经常游泳的人,那么50米防水和IPX7级别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虽然长时间泡在水里可能会出现问题,但是半个小时还是没有问题的。
Bong2手环的IP67标准实际上声称洗澡和游泳时没有压力。
这仍然是夸张的说法。
三星Gear Fit的防水声明非常准确。
不过,智能手环的防水并不是万能的。
它也有自己的缺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需要它。
注意:切勿将其带到桑拿浴室或洗热水澡。
用户对于防水等级显然存在一些误解。
请勿将手环带去洗热水澡或桑拿,后果自负(图片来自猪头网)。
无论防水多少米,都不能在热水(>40C°)中使用。
水蒸气不受保护,因为水分子的渗透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大大增加,所有防水标准都是基于冷水设计的。
也许一次还好,但不代表下次就不会不好。
最后,希望厂家能够合理宣传自己产品的防水性能,避免事后出现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