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的碰撞!枪干净吗?火?

时间:2024-05-22 16:35:21 科技赋能

(作者:陆丹)Apple Watch 来了。

苹果凭借iPhone颠覆手机行业后,是否会掀起另一波可穿戴设备浪潮?答案可能不仅仅在于苹果。

就在Apple Watch发布前两天,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虚拟现实头盔等可穿戴设备在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一一亮相,其中包括三星、LG、索尼等大牌。

因此,过去凭借智能手机成为媒体头条新闻的制造商现在开始通过创新的可穿戴设备吸引公众的关注。

还有传言称可穿戴设备将取代智能手机。

在了解了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和局限性后,业内也有观点认为智能手机可能会阻碍可穿戴设备的发展。

智能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碰撞会引发冲突吗?或者会发生火灾吗? “可穿戴设备替代论”:没有道理。

可穿戴设备制造商应该思考如何利用智能手机的计算能力来很好地展示自己的产品。

高通执行董事长保罗·雅各布斯曾在媒体面前预测,五年内可穿戴设备将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主流。

在可穿戴设备大热之际,有不少说法称可穿戴设备将取代智能手机。

现实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正在放缓,苹果和三星两大巨头已进入拐点;同时,以最受欢迎的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为例,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研究数据,目前全球智能手表市场年均增长率为%。

可穿戴设备的受欢迎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尽管如此,Strategy Analytics无线智能手机研究总监隋谦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仍然表示:“可穿戴设备短期内不会取代智能手机。

虽然智能手机市场日趋成熟,但它已经冲击了市场。

”硬件创新的天花板,但在可预见的未来,智能手机仍将是具有连接功能的终端的主要子类别。

”事实上,两者在屏幕尺寸和功能上有所不同。

智能手机已经进入大屏时代,这说明用户对大屏移动终端的需求很高。

然而,智能手表、手环等仍然受到屏幕尺寸的限制,在视频、游戏等方面没有优势。

虽然谷歌眼镜、三星虚拟现实头盔等的出现可能会给用户带来更震撼的感官体验,但它们携带不方便。

尽管有些智能手表(如三星Gear S)可以通过插入SIM卡独立使用,但有多少人习惯与手表通话? Strategy Analytics平板电脑和可穿戴设备研究总监Matt Wilkins告诉记者:“智能手表作为智能手机的配对终端出现。

考虑到访问另一个终端的移动数据和多终端数据包的成本,它与Gear S终端类似。

” “只能说,可穿戴设备是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设备的延伸。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周围环境的参数(体温、动作等),然后传输到手机进行处理。

计算,然后检索结果并将其显示给用户。

因此,可穿戴设备制造商应该思考如何利用智能手机的计算能力来很好地展示可穿戴产品。

“智能手机障碍理论”:几乎没有道理。

可穿戴设备在价格上仍然需要更加实惠,在软件方面也需要出现杀手级应用。

既然可穿戴设备无法取代智能手机,那么它会被智能手机杀死吗?从功能上看,可穿戴设备仍然局限于健康管理、GPS定位等个别方面,而这些智能手机已经具备了;从平台角度来看,可穿戴设备的软硬件也集成到智能手机中,无法与智能手机互联。

可穿戴设备的价值大大降低。

因此,认为智能手机阻碍可穿戴设备发展的说法并不少见。

事实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并不是生死攸关的关系。

与智能手机的互联,恰恰为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陈荣嘉告诉记者:“与智能手机的互联推动了可穿戴设备运行环境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运行为可穿戴设备提供了各种丰富的应用场景。

” ,华硕的ZenWatch可以与运行Android 4.3或以上版本的智能手机配对,实时提供用户信息;另一个例子是三星的虚拟现实头盔Gear VR,它使用GALAXY Note 4作为主屏幕;以及谷歌的Cardboard VR,只需将手机插入耳机即可享受虚拟现实体验。

当然,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还需要在价格上更加实惠,在软件上进行杀手级应用,以及在传感器、芯片等相关产业链上给予更多支持。

Matt Wilkins表示,可穿戴设备还将拓展到更多领域,比如专注于商务、导航、视频录制、健康追踪和监控等。

  嫁接可穿戴设备的智能手机:最有趣的智能手机将有大量可穿戴设备的应用程序,将与可穿戴设备应用程序更加兼容。

索尼CEO平井一夫在推出第三代智能手表Smart Watch 3和智能手环SmartBand Talk时提到,智能手机市场的流行将逐渐转移到其他领域。

这不仅是索尼,也是大多数厂商的思路和布局:将智能手机嫁接到可穿戴设备上,打造完整的生态系统,甚至与智能家居结合起来。

这种整合是“最有趣的”。

陈荣嘉向记者分析,目前可穿戴设备多作为智能手机的配件,与智能手机配合使用。

未来,两者将进一步融合:一方面,可穿戴设备关键部件技术不断创新,将具备更高的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

功能,功耗较低,但可穿戴设备屏幕较小,不利于手指操作,更多的是信息采集和传输通道;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将会有大量针对可穿戴设备的App,在性能和形态上也与之配合,成为可穿戴设备背后的巨大处理器。

同时,可穿戴设备也为智能手机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

陈荣嘉表示,未来可穿戴设备与制造业、商业、服务业的交叉还将催生新的业态,比如与医疗健康结合改变诊疗技术,成为医疗的新业态。

设备,或进一步拓展至娱乐、游戏等领域。

总体而言,未来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将进一步融合。

正如ZEALER创始人王自如所说:“整个可穿戴设备行业还在摸索中,没有人知道关键需求在哪里,就像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没有人知道PC的关键需求在哪里一样。

每个人都陷入困境。

”希望大浪过后我还能站起来,抓住未来的机遇。

”因此,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嫁接也必须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