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本月将正式上市,目前小米已在港交所和CDR A股提交了上市招股书,但具体估值尚未正式敲定。
这也是外界传来的最新消息。
所关心的问题。
作为小米IPO的承销商之一,高盛分析师认为,小米的市值在1亿美元至1亿美元之间。
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表示,小米目前的公允价值最高可达1亿美元。
辉煌的背后,小米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考虑到小米是国内顶尖科技公司,其研发费用仅为手机领域竞争对手华为的3.57%。
近日,华为发布了一项重磅技术——GPU Turbo,研发成本近亿元。
相比之下,小米连续三年的研发费用只是华为技术的九牛一毛。
近三年来,小米的营收逐年增长。
增至11亿元。
25亿元,几乎翻了一番。
研发支出2018年为15亿元,2017年为21亿元,2017年为31亿元,年均研发支出占收入的2.8%。
相比之下,研发支出几乎没有增长。
全年销售及推广费用52亿元。
这一比例高达52%。
营销和促销支出比研发支出高出50个百分点。
年收入的一半以上投资于销售和促销。
这不禁让人好奇,小米究竟是一家科技公司,还是一家营销公司?然而,今年4月底,雷军的一封内部邮件,让本应是大家喜事的上市,变得多了几分耐人寻味。
内部邮件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再次强调了小米在小米6X发布会上向所有用户做出的承诺:小米整体硬件业务的综合净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另一方面,任命CFO的周获得资金担任公司高级副总裁;联合创始人周光平、黄江吉(KK)辞去公司职务。
周光平曾担任摩托罗拉手机总部核心设计组核心专家、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总工程师、高级总监,并于2004年至2015年担任戴尔星无线产品开发副总裁。
2016年,周光平接受雷军邀请,成为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并担任副总裁,负责硬件和BSP团队。
几年前,周光平还是小米科技手机研发和供应链的核心人物。
此刻黯然离开,小米高层内部是否存在矛盾?目前,小米原来的八金刚变成了六人,分别是雷军、林斌、黎万强、刘德、王川、洪峰。
小米上市后会如何走,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