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想法源于春节前与HTC朋友的一次讨论——每年这个时候什么样的流量能够“卡住”VR行业,并且未来难以替代。
我想了想,这个流量是否可能是一个“物理世界的3D素材库”。
回顾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第一波出现的大公司就是门户网站。
当时门户的历史作用是实现2D时代的“物理世界的数字化”。
如果到了VR时代,“物理世界数字化”的过程很可能就是“3D建模”,而物理世界的3D模型很可能就是门户时代的“富媒体内容”。
今年,至少前三季度,VR行业可能很难有大的起色。
这种情况下,最合适的卡壳方式可能就是像当年的门户一样提前制作内容和素材。
明年行业发展起来,价值将会大幅增加。
这个时候,创业公司创建像新浪、搜狐这样的门户平台的机会可能已经不多了。
想要积累一个有价值的素材库,投入一定不是一笔小数目。
初创企业与大公司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优势并不明显。
相反,现阶段如果像阿里巴巴、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愿意推广,最容易转嫁成本。
很大一部分成本将转嫁到平台上的商家身上,他们可能会从中受益最大。
对于能够提供高性价比3D建模服务的初创公司来说,他们应该有机会借助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获得可观的利润。
这很可能分为两个方向,一是高精度建模的廉价化,二是低精度建模的自动化。
目前市场上愿意为3D建模付费的应该还是高单价、高利润的产品。
过去的房地产、家装、汽车都是这样。
但如果要“向下”提升,建模成本还需要进一步降低。
另外,对于大多数单价低、利润低的产品来说,如果能够实现接近零成本的建模,未来或许有机会实现素材库,根据调用和授权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