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th Labs 最近为 Tesla 汽车开发了一款名为 Tesla Command for Android Wear 的应用程序。
它运行在智能手表上,这样你就可以用手表来控制特斯拉。
。
这种做法看上去非常科幻,让人想起电影中手机控制汽车的场景。
不过,该应用目前仅具备开/锁车门、开/关天窗、按喇叭等一些基本功能。
开发者表示,未来将逐步升级以添加新功能。
将手表与汽车配对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除了Android Wear之外,另一家知名智能手表厂商Pebble也与奔驰合作,而且他们又更进了一步。
与奔驰“配对”后,您可以接收来自汽车的信息,包括剩余燃油、门锁状态和车辆位置。
车辆行驶时,还会通过振动提醒驾驶员前方交通事故、道路抢修、故障车辆等实时交通信息。
通过车上的自定义按钮,用户还可以设置危险路况报告、自动导航、启动、多媒体远程控制或快速查看附近交通状况。
此前,有知名手表制造商积家的AMVOX2智能手表,可以远程控制指定型号的阿斯顿·马丁跑车;而早在2008年,比亚迪就开发出了一款针对中高端车型的智能钥匙,可以做成专属手表。
两款手表主要用于解锁、闪灯等功能,不过除了Pebble的功能稍显前卫之外,其他手表并没有什么新意。
雷诺、奔驰、宝马等高端汽车,甚至一些中低端汽车都采用了“无钥匙”系统。
当您进入指定范围时,系统可以识别您是授权驾驶员并自动开门。
就像积家手表一样,普通手表只是嵌入了射频电子元件,这很难说是真正的创新。
可穿戴设备出于无奈而在汽车中扮演配角。
虽然这种做法并不新鲜,但对于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来说,却是拓展应用领域的好方法。
雷锋网之前的一篇文章指出,手环、手表等设备应该是智能家居的关键,而这种将传统功能融入到新设备中的方式也让新技术更容易应用,尤其是在汽车领域,安全和便利一直是关键。
用户的首要考虑。
笔者认为,很多厂商在考虑手表等可穿戴设备时,往往会包含各种功能。
看似可以作为独立设备使用,但与手机配对就暴露了其无法独立的缺点。
在特定场景下,可穿戴设备必须甘于发挥支撑作用。
即使是不能记录步数、不能测量心率、只能作为车锁、门锁钥匙使用的手表,仍然可以称为智能手表,更容易被用户使用。
接受了,目标用户也更加明确。
另一方面,与汽车产业规模相比,可穿戴设备产业尚不具有可比性,后者并非前者不可或缺。
因此,在双方的合作中,可穿戴设备制造商往往不得不与汽车制造商合作做出改变,限制控制范围。
获得对汽车更多的控制权只是一个幻想。
但如果先植入自动解锁、流量反馈等功能,让用户体验到“智能”的作用,这也能无形中促进汽车的智能化,潜移默化地从厂商手中夺取一些控制权(当然前提是安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