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可以监测跑步步频、速度、路线、卡路里消耗、睡眠状态的手环;用户可以轻松接听电话手表可以打电话或回复电子邮件,并且可以远程控制手机;内置GPS芯片的定位鞋,防止老人或小孩走失……昨天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产自深圳的智能穿戴产品已经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推动深圳传统产业向高端转型升级。
据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部不完全统计,全国80%以上的智能穿戴产品是在深圳生产的。
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率先布局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先后出台《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年)》、《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政策》等文件大力扶持智能可穿戴设备制造业。
深圳智能穿戴产业呈现蓬勃发展势头。
据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统计,目前深圳生产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企业有数百家。
酷派、中兴、华为等设备巨头相继推出手环、手表等可穿戴设备。
通过不断探索,他们拥有了差异化的细分市场。
其中,宝安区智能穿戴产业链企业约10家,直接从事可穿戴终端设备生产的企业3家。
其中70%以上来自手机企业转型。
早在2009年,宝安智能穿戴设备总产值就占到深圳60%的份额,至今已占据“半城”。
目前,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推广,深圳智能穿戴产品呈现出更加有趣、时尚、好用、功能个性化等特点。
智米德科技公司专注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GPS定位等产品的自主创新和研究。
拥有2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业务覆盖全球十几个国家;三吉同创电子专注于儿童智能穿戴产品。
近日,其正式发布了通讯儿童手表解决方案,并在实用功能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国马龙科技公司推出了一系列眼镜。
穿上后,视觉引擎可以自动识别你面前的时尚单品类型并推荐。
相应的服装搭配,未来甚至可以实现虚拟试穿功能。
走在市场前列的深圳企业不断向更高层次挺进。
9月23日,在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督委员会宝安局的大力推动下,由深圳市科进咨询有限公司、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牵头,会同深圳市智能可穿戴设备企业,联合成立智能穿戴产业标准与知识产权联盟,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通过标准化提升可穿戴设备产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