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旺分享了硬件创业的三大误区、三大产品方法论、三大产品理念、三大成功条件。
对于当前浮躁的硬件创业圈来说,应该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以下是黄汪的主题演讲:其实华米是我第四次创业的公司,但是我一直不敢做手机,因为太难了,所以我第四次创业还是没有选择做手机。
众所周知,华米是一家以小米生态链起家的公司,或者说是小米投资的公司。
小米是我们的第二大股东,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合资方。
我们在小米手环上合作。
销量已超过2万台,小米手环2现在才发布。
令我们惊讶的是,我们在这样的背景下又做了一款手表。
当很多朋友听说华米这个公司的时候,一个猜测是华为和小米是什么时候结成合作关系的?还有一种说法是,这家公司很山寨。
华米同时模仿华为和小米。
这真是一个模仿者。
但是说一下我个人的创业史,因为我自己很早以前就是华为的员工。
当时华为只有几千人。
很早,很早。
后来遇到了小米,于是又变成了华米。
这样的历史。
今天我要分享的其实是一些做硬件的经验。
智能硬件创业三大误区,你避免了几个?首先跟大家分享一下,作为硬件产品,我们对于硬件产品的定义常常存在几个误区。
误区一:产品万能。
对于硬件产品的第一个误解就是大家都希望这个产品被定义为万能的产品,以及这种万能产品的感觉。
最典型的情况就是智能手表行业。
最早的时候,我记得2000年我们做智能手表的时候,大家最喜欢的就是用手机芯片来做手表芯片,把手机变成手表。
早在2000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就有一些公司开始尝试。
所以就有了自然继承的产品定义。
我们是一部手机。
我们缩小屏幕并将其绑在手上。
这就是所谓的智能手表。
但这样的定义是这个产品失败的一个很大原因。
无所不能是产品的定义。
其实我们在做大家看到的华米手表的时候,最后给大家呈现的是一款运动手表,但是你说它是智能的吗?事实上,我们有很多智能功能。
记得今年年初我去腾讯和产品大神张小龙交流的时候(和很多人交流过),但是只有到了他那里,他才一句话抓住了精髓,他说我明白了。
,你其实是在做一款运动手表,运动才是你产品的精髓。
我一听非常惊讶。
他们真是产品之神。
他们在定义产品的时候,一眼就能看穿,这一点非常重要。
其实我们在定义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万能的产品带来的问题是什么?成本的上升也给您的用电带来了问题。
如果它能做任何事情,那么它就可以用于一切。
昨天苹果发布了第二款手表,但它仍有 18 小时的使用时间。
因为它什么都能做,没办法。
误区二:骑墙心态 另外一种,骑墙心态尤其会导致产品失败。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我们讲的是观望心态,就是当你有一个能做一切的产品时,你就要做减法。
如果两个函数相减,大家都觉得好。
当你再减去几个功能的时候,大家就会想这个产品还能不能卖。
当你出门有两三个亮点的时候,你可能就瘦不下来了。
为什么?因为你确实担心自己是否无法打动消费者,而这种观望心理还在继续,但做产品本身往往最后还是需要做减法。
所以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做华表的过程中,我们是从一块万能表开始的。
但过了半年左右,我们觉得不可能是这样。
我们变成了一款突出运动功能的智能手表,然后我们最终决定把它变成一款带有一些智能功能的智能手表,甚至没有智能手表,只运行Android。
这样的手表。
如果每六个月调整一次的话,已经调整了18个月,那么如何走出这18个月,其实就是最难的减选过程。
误区三:战略惰性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的产品定义,也是我们作为硬件产品经理最常犯的问题,或者说我们这里很多老板、创始人很容易犯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性价比是A锋利的刀子,一块苹果块,我会挡住它,而且我还有可能有你70%到80%的功能。
我们称之为战略懒惰。
战术上的勤奋无法弥补战略上的懒惰。
我们当时思考的问题是,如果用小米一贯的性价比做法,能否一举实现百元?我们当然有能力做到这一点。
但实际产品出来后,如果定义不好,真的会大卖吗?我认为很可能不是。
还是会失败,为什么呢?您看到的许多智能手表可以使用数月甚至数周,并且您可以体验一下它们。
原因很简单。
用户买回来之后,除了新奇之外,这个产品到底为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和痛点?没有,结果是这样的。
刚才我讲的三点,是我们华米公司从今年一月到现在两年多、快三年的成果。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产品的三大误区是对产品的三大误区。
三种产品方法论 接下来,我们相信在产品定义上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原则和方法论的。
这个方法论,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一些技术在里面,就是我们在做一些数字产品,比如说我们十几年前或者十几年前做的,MP4、MP3,是有区别的,互联网的功能、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会产生新的方法论。
第一个方法论是这样的,即使是硬件产品也会迭代。
硬件产品也会迭代意味着什么?原来我们都说互联网软件产品是快速迭代、快速试错。
如果我们上线一个版本,发现大家不喜欢,功能不好,我们就会下架,立即下线迭代。
这就是我们所做的。
但硬件能做到这一点吗?我相信在深圳,大多数人都是做五金产品的。
制作硬件意味着我要开一个模具 45 天,每周迭代一次。
这个产品肯定不会做好,但是我觉得硬件产品还是可以快速迭代的。
这种迭代不是在产品上线之后发生的,而是在产品内部仍在开发和测试的过程中发生的。
这个迭代也是痛苦的,为什么痛苦呢?说到你的模具外观,距离你换模具已经过去一年半了。
实际上,我们在制造智能手表时至少经历了三次主要迭代。
在上一次迭代中,我们决定摆脱我们之前设计的皮革腕带,我们摆脱了金属表带,我们摆脱了瓷腕带,我们把它做成了运动腕带。
很多人会说会很低吗?硅胶表带会不会太低?但我们还是发现为什么不呢,因为你是一款运动手表,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最需要注意的是它的运动特性,即排汗且不粘腻。
如果是皮革表带或者金属表带,用户会发疯,所以一条排汗的表带非常重要。
迭代在我们体内发生过很多次。
这是我说的第一点,硬件产品也是可以迭代的,就是在内测阶段。
第二点是我们认为需要用数据来做判断。
为什么这么说?产品已连接到互联网。
产品连接互联网后,可以通过后台数据判断用户喜欢什么。
你的产品推出后,用户喜欢什么?比如,一款手表售出后,瞬间产生数万用户。
我们首先看什么?看看用户喜欢哪个拨号,正是用户的行为让我们能够在云平台上快速迭代。
比如我们在做小米手环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用户喜欢闹钟、来电提醒,90%的用户在跑步时都戴着手环……从后台的云端大数据,我们可以判断如何一个产品发布后最终会产生很多用户。
我们有 10,000 名腕带用户。
我们计算一个值。
例如,10%的用户是10,000,他们每周都会运行。
我们可以判断,如果做一款运动表,至少会有10000个盘。
这就是利用数据来做出判断的过程。
第三点是,当你定义一个产品时,我们其实需要相信我们的直觉。
不要认为相信直觉是没有用的。
互联网时代,你只相信数据。
事实上,事实并非如此。
你还是要相信直觉。
以前我们知道,在做产品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和很多用户进行交流。
这个方法论可能也意味着我们发一些街头问卷,然后给用户选择,然后顾客喜欢什么颜色,包括我们自己生活的很多方面。
经验,这些东西还是需要的,但是我们要测试一下。
什么是测试?测试是您使用互联网的方式。
无论你建个微信群,还是做一些微博大V发布的民意调查,让他们投票、选择,验证你的想法是否正确。
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方法。
华米的产品理念:高颜值、低价、高品质华米的产品理念其实就是一句话,就是我们要做的就是打造高颜值、低价、高品质的产品。
这三点是合而为一的,不是单独的问题。
首先是颜值高。
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现在正处于消费升级时代。
人们不会只说我可以买一个有功能的东西,但它必须看起来不错,我喜欢它才买。
这并不意味着它只有功能。
不像以前,大家买山寨手机的时候,这些功能都具备了。
我为什么要买品牌手机?现在情况已不再如此,尤其是对于装饰品而言。
这很容易理解。
第二点是成本低。
举个例子,我们推出第一代小米手环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当时大概要100多元,最后降到700到800元。
当时很少有人知道手环能做什么,比如2019年的小米手环、2019年的小米手环。
大家还想,不知道这个功能好玩不好玩。
以前花那么多钱买小米手环不值得吗?其实我还是把这个产品变成了79元的产品。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低成本产品的一个因素。
为什么要用低成本?就是为了减少用户的试错成本。
第三点是高质量。
即使成本很低,我们仍然要保证质量水平足够高,所以这三点是必要的。
做出好产品的三大条件就是钱。
大家都知道没有钱就活不下去。
如果没有钱,大家就先做能赚钱的东西,不管它好不好。
有人。
原因也很简单。
没有好人。
我认为在做产品之前你需要找到好的人。
要有耐心。
耐心是什么概念?事实上,产品层出不穷,尤其是智能手表,当年的巨头们都开始进入市场。
这样的话,当别人问我什么时候发布的时候,我就回答一句话,其实我们不是第一个发布的,但是我们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发布的。
当你想好产品的定义之后,你就可以发布这个产品了。
所以大家在做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
我认为这18个月还不够长。
产品做好了,消费者拿到手后,我们每周都会迭代固件,就是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他们想要什么。
对于我们想要的任何功能,我们每周都会进行一次迭代,所以花了 18 个月的时间来做,而且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
以下是演讲结束后主持人与黄旺的问答环节。
感觉有点刺激,所以也一起发布: 主持人:提问的用户也可以送一块华米手表吗?黄汪:第一名将获得华米手表一块,第二名将获得华米手环一条。
主持人:华米除了本身的优势之外,是否借鉴了小米的供应链优势和品牌优势?黄旺:其实是这样的。
在创办第四家公司之前,我确实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是否应该接受小米的投资。
其实这个话题就是这样的。
以前,大家在过年之前都会谈论这件事。
问,当你做一个App的时候,投资人会问,如果腾讯做了一个App,你会做什么。
后来我出来融资的时候,大家都会问如果小米做了这个app怎么办,所以后来我干脆让小米投资我。
那是不可能的。
主持人:您认为华米还有哪些优势?黄旺:华米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我们要做颜值高、成本低、品质高的产品。
如果我找到了这么重要的股东资源,我不利用它的优势那不是傻了吗?主持人:第一章我们可以给提问的两位观众赠送一个小米智能手环。
黄旺:是的,现在还买不到。
主持人:有现货吗?黄旺:当然可以。
可能小米拿不到,但是我拿不到那就是有问题了。
主持人:关于这个问题,请用一句话让我放弃购买Apple Watch。
黄旺:这个很难。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华米手表是运动手表,它的定义和Apple Watch完全不一样。
一句话,如果你喜欢一天一充,请买苹果。
对于手表,如果您喜欢每周充电一次,请购买华米运动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