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今天宣布智能摄像头免费,前期赠送1万台摄像头。
朋友圈不少人惊呼,太酷了!很大程度上嫁接了互联网模式的智能硬件终于开始真正自由发挥了。
近一年多,出现了智能钥匙、智能路由器、随身WIFI等“零利润”产品,但仍然收费。
该路由器一度售价99元,远低于成本价,但数量非常有限。
现在数以万计的摄像头都是免费的,这意味着智能硬件真正进入了免费时代。
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1、周鸿祎一直是自由模式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凭借免费的模式,可以准确地实现安全性。
周鸿祎本人曾在各种场合做过免费工作,也是《免费》一书的读者,这本书解释了互联网免费模式的本质。
那些做智能路由器等硬件、接手大神手机的人,想学习免费的互联网模式,先获取用户,然后通过落后的服务,比如广告、应用分发等盈利,小米就更激进了。
在某种程度上尝试“互联网免费”模式并取得了成功。
《长尾理论》、《创客》和《免费》,ChristAnderson互联网模型三部曲的数量限制是2万台,这意味着投资成本是可控的。
小水滴原价为人民币,与小米智能相机同价。
假设两家公司都以零利润定价,那么1万个免费单位的成本约为0万元,即1.49亿!奇虎市值近100亿美元,拿得起这笔钱。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奇虎合计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6.5亿美元。
目前超过1亿美元的营销预算应该不会有太大压力。
3、智能相机拥有成熟落后的商业模式。
与路由器等智能硬件相比,智能摄像头更容易实现“羊毛出在羊身上”,因为智能摄像头的龙头Dropcam除了收取硬件费用外,还收取会员费。
付费会员可以永久保存监控视频,否则只能保留7天。
用户对于更大的存储容量、更长的存储时间等增值功能的付费意愿较强。
Dropcam公布的数据显示,购买相机的用户中有39%会为云存储服务付费。
该公司2016年以5.5亿美元卖给谷歌。
4、智能相机同质化太严重,难以突破。
Dropcam火爆后,恰逢中国互联网企业硬件生产的小高潮。
传统硬件企业迅速跟进,让自己的产品配备了所谓的智能能力。
国内涌现出一大批智能摄像头播放器,比较知名的有:小米小蚁相机、小水滴、百度i Eyes、联想看家宝、中兴看看、海康威视萤石等……雷科技对以上都进行了评测产品方面,总体感觉是:智能相机很多,但功能大同小异的很少。
产品同质化严重。
要突破,免费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虽然有点粗暴。
5. 智能相机是一个免费硬件的试点项目。
此前周鸿祎下调大神系列手机价格后,表示不排除未来手机免费。
他决心做硬件。
他是以软件为主业的互联网公司中最活跃的硬件玩家,对免费模式情有独钟。
。
相对而言,智能相机是一款更适合飞行员使用的产品。
行业内没有巨头,落后的盈利模式更容易被验证。
如果试用成功,您可以在其他硬件上免费玩它。
问题是,智能相机真的免费吗?如果真的免费,是否涉及倾销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它真的免费吗?运营商一直有预付话费、送手机的业务。
看似手机是免费的,但你必须预付话费并承诺每月最低消费。
毕竟,你仍然需要支付电话费。
同样,乐视电视也采用了类似的定价模式,号称同等性能最便宜,但需要购买会员服务费来支付包月内容。
这种玩法其实并不是真正免费的。
它是直接给你的。
至于是否要购买其他服务,就看你自己了。
互联网软件是真正免费的。
您可以随意下载并使用QQ。
至于要不要买黄钻什么的,都是自愿的,没有任何束缚。
目前尚不清楚该相机是否与任何其他服务捆绑在一起。
如果捆绑的话,这个免费的就只是一个噱头。
第二个问题是,这是倾销吗?如果你关注一下这几年的几个现象级业务,比如滴滴、在线电影票、移动支付,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花钱营销。
有时我们甚至可以免费乘坐出租车和乘车。
或者花9块钱看一部关于小时代的电影。
这些都是非常典型的网络游戏,先以免费、补贴或低价占领市场,然后通过落后的服务收回投资。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做法算不算倾销呢?倾销是指一国家或者地区的出口经营者将其产品以低于国内市场正常价格、平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往另一国家市场的行为。
目的是击败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从而给进口国带来损失。
对相同或类似产品的制造商和行业造成损害。
从理论上讲,互联网企业所做的并不是倾销,因为这些服务不属于国家(地区)之间的进出口业务。
然而,它们带来了与倾销类似的效果:消除或击败竞争对手并占领市场。
市场确实受到了一些损害。
滴滴已经影响了出租车行业。
许多出租车司机已经转行。
原有的交通系统已被破坏。
新的交通系统(以私家车和其他汽车租赁为基础)能否跟上仍存在疑问。
而且,如果滴滴保持低价,更多的人会选择私家车、开私家车,城市会因为路上的汽车更多而变得更加拥堵;如果滴滴不保持低价,那么在竞争不那么激烈之后,它就必须回归。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将需要支付比出租车更高的费用。
说白了,今天享受的折扣就是为明天的旅行透支。
很多人已经分析过共享经济和补贴营销的一些弊端。
这里我就不详细说了。
很多人享受目前的折扣,不太可能接受这样的“反对者”。
如果你想批评他们,请到评论区去。
那么,说得客气一点,“互联网地区”正在向“传统地区”倾销产品,不是吗?通过补贴资金,迅速抢占市场,形成一定程度或绝对垄断。
从此以后,你就是一只等待宰杀的羔羊。
有趣的是,周鸿祎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推出了免费杀毒,有竞争对手建议国家相关部门检查周鸿祎是否存在倾销行为”。
这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笑话。
不过,有两条消息值得注意。
据财经媒体界面报道,网络上流传着“《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出租车经营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以排挤竞争对手或垄断市场,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此外,网约车运营商在实施营销和促销激励措施时,应当提前10天向社会公布其激励和促销计划。
否则,最严重的将被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
第二条消息是关于电影票的。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发出《电影票务营销销售规范》通知,要求将票务电商正式纳入规定。
制作、发行、院线、院线必须签订电影发行、放映合同,相关各方必须签订电影发行、放映合同。
文件中规定了协议票价,具体票价可由有关各方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和运营成本协商确定。
这些不是法律,但相关部门的监管态度已经明确,对“付费营销”等做法需要实施一些管控。
而且,该规定还有法律依据,即《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第十一条经营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以排挤竞争对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一)销售生鲜商品; (二)处理有效期即将到期的货物或者其他积压货物的; (三)季节性降价; (四)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的。
滴滴显然不在上述四个例外之列。
值得商榷的是,是否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
很多互联网公司的目的就是教育市场。
无论如何,即使智能硬件走免费道路模式可行,相关部门的监管仍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