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B端火爆,智能门锁C端市场为何不温不火?

时间:2024-05-22 15:17:51 科技赋能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智能门锁在2018年异军突起。

据《年智能门锁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锁具行业总产值达1亿元以上2017年,其中智能门锁行业总产值约为60亿元,每年达到1亿元。

智能门锁尚未全面进入家庭。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对智能锁的认知度不高,处于适应阶段。

现在智能门锁的重要应用场景是银行、政府部门、酒店等,小区、别墅、酒店等,如何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智能门锁,打破C端用户的疑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智能门锁行业发展的特点。

智能门锁作为新兴产业,产业化日趋成熟。

从智能门锁的出现、发展、成长和普及来看,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一是B端市场成熟,C端市场发展缓慢。

由于智能门锁的便捷优势,一些公共场所的B端市场对智能门锁的接受度很高。

但作为人员流动性较低、安全威胁一般的C端消费群体,智能门锁尚未找到C端用户真正的痛点,发展也相对缓慢。

其次,智能门锁知名度很高,但市场销量却并未成正比。

据《中国智能锁应用与发展白皮书》调查,只有20%的消费者从未听说过智能锁,65%的消费者有潜在的购买欲望,15%的消费者已经使用过或将成为潜在客户。

目前,我国智能门锁安装率仅为5%,远低于欧美国家智能锁普及率已达到50%,以及日韩国家已超过70%。

第三,用户对智能门锁功能认知不足,容易被负面新闻煽动不信任。

在百度搜索关键词“智能门锁”,“安全吗”、“小黑匣子”、“缺点”等相关词揭示两条信息。

一方面,大家对于智能门锁的安全性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防御心理。

一些用户对智能门锁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

另一方面,大多数用户对智能门锁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并没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他们对智能门锁的真正价值认识模糊。

既然门锁是家庭的第一道防线,那么谨慎并想知道其中的“弊端”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说智能门锁行业发展面临的影响因素,与银行、政府、酒店等公共场所类似,由于人员变动较大,传统门锁在人员较多时难以管理。

钥匙很容易丢失,造成各种不便。

相反,便利性和安全性更高的智能门锁更受欢迎。

C端消费市场的发展与B端市场的需求完全不同。

不过,它已经具备了爆炸的基本条件。

天浩认为,这些原因有利于智能门锁C端市场的发展:一是智能硬件虽然已经普及多年,但大众消费观念对智能门锁的接受度开始提升。

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政府、酒店、公寓等公共场所使用智能门锁,公众频繁接触到智能门锁。

他们可以体验到智能门锁的便捷和快捷。

因此,他们开始改变传统观念,对智能门锁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的接受度逐渐提高。

其次,磁卡、射频卡、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智能密码技术的成本持续下降。

智能门锁的核心在于软件和硬件。

工业化发展初期大量资本涌入,产品硬件成本持续下降。

低端的智能门锁价格甚至可以降到几百元,2000到3000元就可以买到质量好的。

该品牌的智能门锁在价格上具备普及的可能性。

第三,智能门锁比传统门锁更安全、更便捷,解决了用户的真正痛点。

传统门锁钥匙携带不方便且容易丢失。

与一些使用指纹或密码的智能门锁相比,便利性要差很多。

而且,传统门锁可以通过工具从外部解锁,而智能门锁与前者的结构完全不同,安全性稍好一些。

而且,智能门锁行业技术不断成熟,安全性、便捷性和审美价值不断提高。

第四,年轻人更加喜爱科技产品。

80后、90后消费群体的增长为智能门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群体消费观念对消费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在科技产品影响下长大的一代人正在逐渐结婚并组建新的家庭。

他们对技术有自己的偏好,会比上一代更信任智能硬件产品。

他们也更喜欢具有智能功能的产品,对智能门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较高。

这四大优势对于智能门锁拓展C端市场非常有吸引力。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为68万平方米,按一平方米计算,已超过1万套。

再加上老房子的换锁,智能门锁的潜在市场非常可怕。

想要突破智能门锁,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一是解决信任问题。

目前智能门锁存在认知度高、信任度低的问题。

全国锁具行业总产值达1亿元以上,而智能门锁行业总产值约为60亿元,仅占其中十分之一。

可见,传统机械锁的市场份额仍然占据绝对优势。

虽然大多数人在很多公共场所都见过甚至使用过智能门锁,但由于信任度较低,很多人并没有动力更换家里的传统门锁。

对于智能门锁来说,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实现市场真正的突破。

二是缺乏知名品牌的引领作用。

2019年iPhone 4的出现,迅速将手机带入智能时代。

目前的智能门锁市场还缺乏明星品牌来带动行业认知度。

现在智能门锁品牌众多,既有传统锁具行业的强势品牌,也有“半路出家”的知名互联网企业。

它们在消费市场中竞争并影响用户的选择。

在智能门锁发展的初期,一个被用户广泛认可的品牌将会带动整个行业在用户心中的接受度。

因此,行业急需一位明星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第三,安全问题影响消费者对智能门锁的接受度。

智能门锁自诞生以来,安全性就一直受到质疑。

主要的黑客竞赛包括尝试破解智能门锁,负面消息并不少见。

由于负面舆论的传播范围更广,有关不安全智能门锁的新闻比有关安全智能门锁的文章传播得更快、更广泛。

这就是所谓的“负面效应”,所以整个行业必须严格遵守安全。

底线是,否则在公众本来就缺乏信任的外部环境下,企业丑闻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对整个行业不利。

第四是用户教育问题。

虽然智能门锁市场目前处于蓝海,但消费者仍在等待教育,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向消费者灌输智能门锁的安全性、性能和优势。

这是一场比赛。

用户认知度越高,行业发展越快,反之亦然。

五是注重C端创新。

近年来,国内智能门锁专利技术的研发和专利的保护仍然缺乏。

而且,智能门锁是最早服务于B端的产品,在消费市场还缺乏功能研究,比如增加与手机的交互,类似的实时监控、火灾报警、与其他设备的联动等。

智能家居等在家居中更受关注。

除了满足用户的安全需求外,附加的功能也会吸引用户的关注甚至购买。

虽然智能门锁市场一直在增长,但增速并不高。

《鲸准研究院|中国智能门锁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智能门锁销量为家庭1万把,公寓单位1万把。

行业总产值超亿元,在2018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

然而,市场却呈现出明显的态势。

总体市场份额占比平均的B端市场渗透率较高,而规模比前者大数十倍的C端市场渗透率则低得多。

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4亿家庭智能锁渗透率约为5%,万套B端租赁公寓渗透率约为10%。

没有必要在B端市场推广智能门锁。

在公共环境中,易于管理的智能门锁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但如果智能门锁只关注企业或公寓客户而忽视C端需求,显然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势头造成极大的不利。

只要突破C端,就能把智能门锁行业推向新的台阶。

或许业界正在等待属于自己的“苹果”和“iPhone”。

我们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