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宇阳经过两年半的努力,亚马逊Echo销量达到一万台后,势头蒸蒸日上。
智能音箱“老大哥”亚马逊趁势在今年5月推出了带屏智能音箱Echo Show。
谷歌紧随其后,在CES上,谷歌吸引了一波索尼、LG、联想、JBL等厂商,准备大干一场(与亚马逊竞争),联合开发带屏智能音箱。
1月CES同期,国内智能硬件初创公司数字之家联合腾讯云小微推出了带屏智能音箱M10。
就在前两天,百度还与小鱼家联手推出了一款带屏智能音箱,名为“小度家”。
此外,通过深入了解,智喜喜了解到,Facebook、玲珑科技、联想、海尔等公司也有望在今年推出带屏智能音箱。
转眼间,数十款带屏音箱的出现,小幅颠覆了这股热潮。
顶峰!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带屏音箱是“旧瓶装新酒”,认为它只是一款平板电脑。
它是平板电脑还是新类别?是昙花一现吗?业界对此是否看好?智东西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数十位行业人士,发现带屏音箱的事情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它涉及到不同玩家不同的创作思路和各种势力的博弈。
虽然业界普遍乐观,但目前的销售情况也不容乐观。
以下是智动溪不完全整理的近期一些有源屏智能音箱厂商/产品。
他们包括互联网巨头、老牌家电制造商、音响制造商和初创公司。
在多方力量的推动下,它们已经形成了智能音箱行业的新趋势。
场景。
▲注:智能的东西还没有完全整理出来。
1、数十款带屏智能音箱涌现。
2017年5月,亚马逊Echo进入市场已有两年半的时间,累计销量达到约1万台。
发展势头迅猛,带屏智能音箱Echo Show诞生了。
据研究机构Intelligence年初的数据显示,Echo Show占Echo阵营的7%。
从亚马逊Echo系列产品全年至少1万台的销量来看,Echo Show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才突破百万台。
台湾,可以说是小有成就。
▲Amazon Echo Show 随后在今年 9 月,亚马逊推出了一款尺寸更小的带屏幕的 Echo Spot 音箱,主打卧室场景。
它实际上是一个带有屏幕的“闹钟”。
此时,拥有Google Assistant和YouTube两大“法宝”的谷歌坐不住了。
1月份的CES上,吸引了索尼、LG、联想、JBL等一大批厂商共同打造一款带屏智能音箱。
谷歌还展示了与联想合作推出的一款带屏幕的“Smart Display”音箱,看起来像带屏幕的“收音机”,预计今年夏天上市。
如果把CES作为一个时间节点,你会发现,在此之前,亚马逊是唯一一家进入带屏智能音箱领域的公司。
随后,随着谷歌以及众多音频厂商、硬件厂商的加入,带屏智能音箱迅速到来。
看看国内的趋势,似乎这种趋势也在发生。
就在今年CES结束后的一个月,国内硬件初创公司数字家园携手腾讯云小微推出了带屏智能音箱M10。
随后阿里巴巴于3月份推出了现有的天猫精灵X1+精灵火眼系统曲线进“带屏”智能音箱。
3月底,百度联合小鱼家推出了带屏智能音箱“小度家”,CEO李彦宏亲自上台。
▲联想、谷歌推出的Smart Display 另外,通过今年的CES和国内的AWE,我们看到玲珑科技、海尔、LG等厂商今年都会推出带屏的智能音箱,而通过对产业链的观察,一些出口海外的拟搭载Amazon Alexa和Google Assistant的屏幕音箱也在打磨中,一些面向B端市场的屏幕音箱也将在近期推出。
可以预见,今年将会有数十款带屏智能音箱上市!那么是谁制造了这些带屏幕的扬声器呢?它是一个新的类别,还是只是语音和平板电脑的结合? 2、带屏智能音箱:新品类还是平板?随着带屏智能音箱的出现,不少人产生了“不就是平板吗”,或者不就是“音箱+平板”的观点。
通过调查,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大多数参与创建带屏智能音箱的人往往会认为这是一个新的品类,而平板电脑制造商或没有参与过的人则更可能将其视为平板电脑。
第一个站出来认为这是一个新品类的人是百度度米事业部总经理景坤。
景坤对智东智表示,带屏智能音箱是一个新的品类。
如果你认识到一个新物种的出现,你会感觉这个和那个一样,但不是现有物种的加法,而是乘法,而且都具有现有物种的优点。
他在家里的小度里说,它有平板电脑的功能,但它是语音优先的。
屏幕仅配合信息呈现,用户并不使用屏幕。
▲小度家用智能音箱 在反对者眼里,这只是一个平板电脑。
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他们认为屏幕扬声器是在现有平板电脑上添加麦克风阵列和语音助手;另一方面,相信平板电脑可以实现带屏音箱的大部分功能,无论是影视娱乐还是家庭控制。
玲珑科技深圳一位负责人(叮咚音箱)表示,这是一个新品类。
他说平板电脑刚出来的时候,我们评论说:大手机!这意味着,当一个新事物出现时,我们常常将其归因于现有事物的变体。
米糖科技CEO宋绍鹏也同意这一观点。
他认为,带屏智能音箱仍然以语音交互为主。
语音可以让人类与机器远距离交互,可以解决80%的问题。
但它也提到,可能有些场景下屏幕更适合显示。
例如,屏幕的价值可以让你在一秒钟内获得所有信息。
当你赶时间时,只需看一眼屏幕即可。
屏幕的加入更像是交互维度的升级,用户可以获得更丰富的信息。
他还表示,带屏智能音箱是一个新品类,在中国不应该被称为音箱,因为中国没有浓厚的客厅文化。
它是信息终端或控制终端。
如果从产品形态来看,它确实是一个“音箱+平板”,但它背后只是有一个AI平台,这就引发了不同人对这款产品的不同看法。
在交互方式上,无论是基于语音的交互还是基于触摸屏的交互,决定了智能音箱和平板电脑的界限,因此我们也将带屏智能音箱的讨论限制在以语音交互为主的智能音箱上。
3、屏下智能音箱市场巨头主导。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参与屏下智能音箱大战的玩家主要有四类,分别是互联网巨头、音频厂商、家电厂商、初创公司。
不同的公司进入市场的目的不同。
亦不同。
他们的背后都指向谷歌、亚马逊以及国内几家巨头BAT的语音平台。
最终,这场战争将是各互联网巨头语音平台的争夺战。
第一类以亚马逊、谷歌、BAT等互联网巨头为代表。
对于他们来说,争夺语音交互平台、落地AI技术、抢占场景入口是核心。
这从 CES 上谷歌与亚马逊围绕语音入口的“个人战”就可以看出。
在亚马逊接连做出两款带屏智能音箱的同时,谷歌则联手联想、LG、JBL、索尼等厂商,共同对抗亚马逊的霸主地位。
这种意图在国内更为明显。
在今年春季的发布会上,阿里巴巴并没有推出大家期待的带屏智能音箱。
相反,它推出了精灵火眼视觉系统。
通过现有的天猫精灵+精灵火眼组合,可以几乎零成本组合人脸/眼睛。
诸如物体识别之类的视觉应用是在智能音箱上实现的,可以将其描述为带有屏幕的音箱的“弯曲”布局。
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浅雪淡淡地说,“有没有屏幕不是重点,有没有人机交互能力。
我们的重点是系统,而不是硬件。
”他的意图是实现AI交互系统和视觉能力。
百度也是如此。
度米事业部总经理景坤也直言,小度在家是百度的又一个标杆(之前的标杆是渡鸦打造的Raven H智能音箱),是李彦宏直接定型和定价的。
元。
智东西通过产业链了解到,万元的价格已经接近材料成本和生产成本。
百度此举并非盈利,其降价的目的是通过高性价比抢占更多家庭,最终将其能力转化为平台和生态。
第二类参与者主要是联想、海尔等电子家电厂商,主要走向家庭入口。
在今年的AWE上,海尔展示了两款智能音箱,一款是迷你音箱,一款是AR音箱。
这款AR音箱可以在桌面上显示投影,并进行语音和触摸交互。
海尔员工表示,该产品将于今年下半年推出。
海尔拥有多个品类的智能家电,近年来也一直在推广智能家居。
可见它需要这样一个控制入口来与其他家电一起承载更多的业务。
第三类是以索尼、JBL、LG等为代表的音响厂商,他们顺应潮流,使用带屏音箱来升级自己。
DOSS董事长李勇曾表示,音响行业是一个快速变化的行业,只有顺应潮流,不断拥抱变化,才能获得发展。
因此,索尼、JBL、LG等各大音响品牌都在积极在音箱产品中加入语音交互、屏幕等,赋予用户更多的服务价值。
但音频厂商由于依赖于互联网巨头的语音交互平台,因此更像是巨头的配角。
第四类玩家,以数字家庭、小鱼之家等初创公司为代表,力求在新的增长点中寻找发展空间,从而获得市场份额。
例如,2016年小鱼成立时,就计划打造一款家庭陪伴机器人。
但由于带屏智能音箱涉及庞大的后端语音交互技术和内容服务资源,初创公司很难完成这些后端内容和技术。
没有巨头、Power的帮助,初创公司很难生存。
“在巨头打磨了技术和内容之后,初创公司仍然有机会打造垂直场景的产品。
”一位智能音箱圈的产品经理告诉我。
可见,对于带屏智能音箱来说,互联网巨头或者语音交互平台仍然是核心,其后端的内容和服务往往决定了硬件产品的价值。
家电制造商、音响制造商以及初创公司都在寻找新的机遇,寻求更大的发展。
4.找到合适的场景,提供内容和服务。
2018年全球智能音箱市场已经达到1万台,整个市场充满活力,正呈现出从北美向全球扩张的趋势。
在此形势下,联发科副总经理兼智能设备事业群总裁经理尤仁杰预计,2020年全球智能音箱市场将达到1万台,较2016年翻一番。
而带屏智能音箱又能占据多少市场份额呢?他们是否受到业界的青睐? ▲叮咚屏音箱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与去年业界对智能音箱的看法不同,去年年中只有部分人认可智能音箱的发展。
大多数人持犹豫和观望的态度,也有一些人不认可智能音箱在中国的发展。
对于带屏智能音箱,业界普遍持乐观态度,只有少数人对国产带屏音箱的发展持怀疑态度。
在百度靖昆看来,他称小度之家的屏幕音箱是一款真正“方向正确”的产品。
其正确的方向可以理解为将音箱、视频通话、屏幕融为一体,以语音交互为主,辅以屏幕呈现信息,从而提升交互维度,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摩尔声学总经理卢彦海认为,从用户体验角度来看,带屏智能音箱将会流行。
他表示,与无屏音箱相比,用户使用带屏音箱时可以直接看到反馈内容,会提供更好的体验。
唯一让他担心的是价格问题,但百度将价格提高到了1000元,他相信价格障碍也被消除了。
“我对带屏智能音箱非常看好。
用户交互界面更加友好,显示的信息更加丰富。
最重要的一点是,后期可以通过屏幕的软件升级来增加更多的功能。
”帝云科技CEO胡胜刚我们从内容服务的角度来谈谈。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带屏智能音箱在中国的发展。
一位资深产品经理认为,从产品角度来看,带屏智能音箱的需求并不旺盛,在国内很难找到需要的应用场景。
的大部分功能都可以被替换。
现场首发的还有米唐科技的宋绍鹏。
他认为,画面是基于场景的,关键看场景是否需要。
沿着这个思路看产品,我们需要看带屏智能音箱能够满足消费者什么样的场景化需求。
并且他还看好带屏智能音箱在信息呈现、交互维度升级以及一些特殊使用场景等方面的使用。
此外,他还举了一个例子,正是APP Store的成功带动了iPad的成功。
最重要的是后端服务,而不是有没有屏幕。
带屏智能音箱是一个需要找到合适的场景并提供内容和服务的终端。
结论:行业看好,市场却冷?尽管业界普遍乐观,但有关Amazon Echo Show的一组数据也发人深省。
据智东西从产业链获得的信息显示,去年亚马逊共生产了约1万台带屏智能音箱,其中包括Echo Show、Echo Spot等。
但由于 Spot 于 9 月推出,12 月才上市,因此亚马逊今年的主屏音箱很可能是 Echo Show。
如果我们看研究机构Intelligence的数据,Echo Show去年100万台的销量远低于1万台,销量可能没有达到亚马逊的预期。
如果北美市场如此,那么带屏智能音箱国内真的有市场吗?可能会有一个问号。
小度在家开放预约的第二天,百度晶坤在朋友圈晒出超过3万人预约的截图,称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截至3月29日18:00,预订人数已突破6万。
蜜糖科技的宋少鹏也表示,市场还需要消化,供应链需要优化,后端内容和服务也需要积累,他相信未来体量还会增加。
虽然行业比较乐观,但正如上面产品经理所说,用户在哪里,迫切的需求在哪里?在行业初期,我们仍需谨慎看待带屏智能音箱的发展,欢迎终端用户的“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