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犹豫不决的谷歌距离可穿戴霸主越来越远

时间:2024-05-22 14:48:55 科技赋能

近日,外媒爆料HTC首款可穿戴设备,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款类似手表的产品运行的是HTC自家的RTOS操作系统。

在智能手机上率先推出 Android 的 HTC 在可穿戴领域并不青睐 Android Wear。

虽然MOTO已经让人们看到了Android Wear的强大,虽然索尼、LG、华硕等都推出了基于Android Wear的智能手表,但三星、HTC以及众多国内厂商已经开始尝试Android以外的操作系统。

Android可穿戴设备年出货量为72万台,仅占市场份额的16%。

如果与基础可穿戴设备的销量结合起来,Android 的份额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在可穿戴领域,谷歌可能会失去系统层面的主导地位。

   从简单开始,Google 错过了第一个市场。

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市场依然以基础可穿戴产品为主,比如国外的Fitbit和Jawbone,国内的小米和咕咚,他们的智能手环都能在现有的可穿戴设备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而谷歌在这个市场上并没有做太多的事情。

基础可穿戴厂商显然不满足于销售这些功能简单的产品。

赋予这些小玩意更多的功能已经成为制造商的新方向。

例如,Misfit一款名为Flash的产品可以远程控制智能家居,实现智能家居与可穿戴设备的有机联动。

在NFC的推动下,可穿戴产品在移动支付方面的前景日益乐观。

此外,可穿戴厂商也陆续向人们展示了这些基础产品在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方面的应用场景。

尽管距离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可穿戴设备已不再与计步相关。

该设备等于符号。

基础的可穿戴产品就像手机发展中的功能手机时代,但谷歌已经开始在智能手机时代做事了。

谷歌站在可穿戴设备的下一个十字路口,它能否像抢占智能手机系统一样抢占可穿戴设备,目前还是未知数。

谷歌在基础产品上并没有做出任何改变。

对于雄心勃勃的可穿戴创业者来说,他们会主动走进谷歌的陷阱吗?目前来看显然是不可能的。

毕竟手机厂商在可穿戴领域已经开始逃离Android。

Android恐惧症,手机巨头背弃谷歌。

开放的Android吸引了大量的智能手机厂商,但由于谷歌对厂商的过度开放,深度定制的ROM挤占了Android的大部分份额。

此后,谷歌开始以用户体验为借口。

它加强了对Android的控制,并直接禁止制造商对Android Wear进行定制。

以三星为代表的巨头开始逃离手机上的Android,甚至拒绝涉足可穿戴设备上的Android。

显然没有一家公司愿意为别人做婚纱。

深度定制的Android ROM成为手机厂商吸引用户的有效武器,比如号称拥有过亿粉丝的MIUI。

所以对于厂商来说,如果无法改造Android Wear,出逃就成了一种选择。

HTC 和其他中国制造商选择在自己的平台上开发可穿戴设备,是因为 Android Wear 缺乏有效的生态系统和支持环境,例如中文版界面。

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

三星目前专注于基于Tizen系统的智能手表和手环,以弥补智能手机上操作系统的不足。

据传LG也将发布基于WebOS的智能可穿戴设备。

可见Android在可穿戴领域已经让很多厂商闻风丧胆。

尽管谷歌开发了许多优秀的硬件产品,但它最终只是一家软件公司。

在移动操作系统方面,微软输给了完全开放的谷歌。

那么谷歌会在可穿戴操作系统方面追随微软的道路吗?    犹豫的谷歌,国内可穿戴厂商的机会从Google Glass到Android Wear再到MOTO,谷歌投入了大量精力和资金探索可穿戴领域。

但谷歌在推广基础可穿戴产品和Android Wear方面却犹豫不决。

尤其是在谷歌无法企及的国内市场,成为可穿戴创业者和进入者的新机遇。

国内可穿戴设备根本没有体系,市场上还是充斥着基础产品。

随着产品呈几何倍数增长,孕育可穿戴操作系统的环境在中国已经出现。

1、互联网公司主导的智能硬件平台。

随着智能硬件潮流的到来,互联网巨头纷纷开始推出自己的智能硬件平台,这为系统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

例如,百度推出了免费硬件解决方案,腾讯利用微信打造了智能硬件在线交易所,阿里巴巴的智能硬件平台可以直接链接YUN OS。

依托互联网巨头的软件技术、营销渠道和分销能力,系统级应用的诞生绝非无稽之谈。

2、可穿戴先锋,产品线日益丰富。

国外基础可穿戴设备中,少不了Fitbit、Jawbone等品牌。

以国科、咕咚为代表的国内厂商也在开发智能手环之外的产品,包括智能体重秤、智能血压计等产品。

也已经被收入囊中。

不同产品之间的数据共享平台在不断发展,有点系统的味道。

比如咕咚ROM就开创了智能手环的刷机,离形成一个简单的系统已经不远了。

3、看好可穿戴趋势的手机厂商。

三星、HTC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表操作系统,华为、小米等国内厂商也可以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

国内手机厂商对Android的深度定制已经到了病态的程度。

不允许定制的Android Wear如何满足国内手机厂商的需求。

尤其是小米、魅族等已经开始推动所谓的智能生态系统,因此在智能手表上安装自己的操作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历史不会给你第二次机会。

依靠手机操作系统取得巨大成功的谷歌,在可穿戴领域复制其成功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