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CJ世界经济论坛(又称冬季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于1月23日至1月26日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小镇达沃斯举行,各国政商界领袖齐聚一堂。
这几天,被国内科技圈昵称为“人工智能三大教父”之一的创新工场创始人/董事长李开复变身“一线记者”,开启直播写作模式从这个星期一开始。
每天参加十几场会议聚会,李记者不断写文章、发微博、发照片、拍视频,几乎直播了他在达沃斯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与全球政坛的互动。
社区。
领导者与技术明星之间的对话。
由于李开复的特殊身份,虽然他不是记者,但他可以参加各种闭门讨论和会议,带来许多非常生动的现场报道。
作为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受邀作为嘉宾参加达沃达沃Si论坛。
从李开复回应的报道来看,整个达沃斯期间,各界嘉宾不断谈论“中国模式”、“人工智能”等关键词。
观点的交流也让各路读者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入侵。
达沃斯的走势是一个很好的视角,可以一窥年初全球老板眼中的人工智能产业。
在这里,智希希以双重身份转型的李开复的视角,呈现了各路大佬眼中人工智能话题的交锋。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记者”,李开复强调,“人工智能”和中国是达沃斯论坛的热门话题。
李开复认为,这与2018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人工智能规划密不可分。
论坛期间,出席论坛的各国领导人或业界/学术界人士也表达了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看法,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李飞飞代表 特点:人工智能中立派,他认为,人工智能虽然发展迅速,但仍然是一个新领域。
第二组:代表人物 谷歌CEO Sundar Pichai 特点是:人工智能乐观主义者,认为人工智能是最重要的研究领域。
第三派:代表人物马云。
特点:人工智能威胁派,认为人工智能会夺走很多人的工作。
1、中西方聚焦人工智能:中国发展被热议,英国欲将人工智能引入政府。
今年,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标志着人工智能已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
达沃斯论坛期间,人工智能相关话题贯穿了为期四天的论坛议程。
中国的各类科技公司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比如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公司。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本届达沃斯论坛上,外国企业家对中国企业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更感兴趣。
他表示:“外国企业家对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越来越感兴趣,中国的数字化发展经验值得世界关注。
”李开复还认为,欧美现在需要向中国市场学习,主要包括四点:1、中国的快速试错模式会比已经讨论透的欧美模式更有效率。
并达成共识。
2、中国的科技移动产品已经超越欧美,比如移动支付。
3、中国面临消费升级,对高品质产品有更高的需求。
4、全世界都应该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月25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发表讲话表示,希望将英国打造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中心。
梅丽莎表示,英国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将人工智能引入政府,她认为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这样做的国家。
特蕾莎还强调,英国??在使用人工智能时,也会将其限制在安全和伦理的范围内。
2、企业研究大佬谈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发展很快,但还不强。
1月23日,李开复出席麻省理工学院午餐会。
除了李开复之外,出席的顶级嘉宾还包括李飞飞(谷歌云 AI/AL 首席科学家)、Mustafa Suleyman(谷歌 DeepMind 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和 Richard Socher(Salesforce 首席科学家)。
上个月,谷歌 DeepMind 团队发表了一篇关于 AlphaZero 的论文。
AlphaZero使用强化学习算法实现自对弈学习,并在8小时的自对弈训练后击败了李世石版本的AlphaGo。
AI界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都想知道这是否意味着通用人工智能,即强人工智能的到来?在午餐会上,Suleiman 坦言,虽然 AlphaZero 可以通过玩游戏自行学习,但它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无人监督”。
它受到的监督来自于它的结构和训练环境,特别是对于围棋这样的游戏。
为了实现自我对弈学习,AlphaZero需要满足三个先决条件:可预测的环境(围棋规则)、明确的奖励系统(输赢)以及无可变性(variability)。
虽然AlphaZero无法不依赖数据进行学习,但未来它可能会自动生成补充数据。
此外,谷歌DeepMind团队也在尝试游戏以外的应用。
不过,苏莱曼认为,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实现。
预计强化学习在三五年内不会普及,而DeepMind团队也将目光瞄准了几十年。
后。
理查德和李飞飞也持有类似的观点。
理查德认为,当前人工智能主要领域的突破来自于超级智者领域。
他觉得人工智能现在可以很好地将语音转换为文本,很好地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可以识别不同图片中的猫或特定事物。
这些突破的原因在于深度学习,这是人工智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
他认为,人工智能领域有很多令人兴奋的发展,但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比如无人驾驶。
李飞飞认为,虽然近年来人工智能受到广泛关注,但人工智能发展至今只有60年左右,仍然是一个新兴领域。
她还强调,这个时代充满了无数的可能性。
人工智能的本质值得大家思考,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李飞飞说,她的一位同事从 20 世纪 70 年代就开始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工作。
他说,完美人工智能的定义是一台能够做出完美食物的机器,即使它所在的房间着火了。
她认为人工智能目前无法理解上下文和复杂的知识。
人工智能在理解人类的情感、感受和动机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会后,李飞飞发推称,达沃斯论坛的讨论几乎没有一个是对科技的深入讨论。
唯一更加关注科学技术的讨论是麻省理工学院组织的午餐会。
随后,李开复出席了谷歌云举办的晚宴。
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评价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他相信人工智能的力量是超人的。
施密特回忆起他记忆中的 AI 里程碑,那就是 DeepMind 团队只使用了 6 名工程师,在数据中心冷却和能源问题上只花了几周时间就节省了 15% 的电费,而谷歌之前的数据中心是由一群优秀的工程师花了多年的时间设计它。
3.人工智能的发展是福还是祸? 1月23日,李开复参加麦肯锡集团组织的晚宴讨论。
参加者包括时代集团首席内容官、高级外交政策研究员、麦肯锡研究总监。
此前,麦肯锡将2018年因人工智能发展而导致的失业人数定为400-8亿人。
具体来说,很多工作将被机器取代,很多人想换工作但没有足够的人才。
更糟糕的是,人工智能能力的提升,会导致一些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马云也对此感到担忧。
马云表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s will kill much jobs.(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让很多工作不再存在。
)”,但他仍然认为新的技术发展应该给人类带来更多的机会,而不是取代它们。
人性。
李飞飞在达沃斯论坛期间发推11次,其中两次是关于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工作的问题。
李飞飞认为,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想法在达沃斯期间频繁出现。
行业领袖正在思考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承担的责任,经济学家也想知道这是否能刺激经济增长。
政府正在考虑如何实施政策以及如何帮助工人培训和获得新技能。
与此同时,技术专家们正在提供一些创造新型就业机会的想法。
相反,谷歌对人工智能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表示,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研究过的最重要的东西,它比电和火更重要。
自皮查伊上任以来,谷歌也将发展中心从移动服务转向人工智能。
这一转变也代表了谷歌的信念:人工智能可以解决世界上大部分问题。
同样,比尔·盖茨和皮查伊也有类似的观点。
尽管现在很多人认为人工智能未来可能颠覆并取代人类劳动力,但盖茨认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是重振经济的机会。
。
盖茨表示:“使用技术会让人们变得更有效率,你会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有更深入的了解。
”李开复也在微博上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相信人工智能一定会取代人类。
做一些工作,但这可能正是人类所需要的。
人工智能将帮助人类重塑“工作”的概念。
在消除了那些高度重复的工作之后,人类将被迫寻找生命的意义。
做一些真正让自己内心满足的事情。
李开复微博的主要内容是: 1、未来十年,人类的一些重复性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2.某些未饱和领域,如医疗、法律事务将会增长。
3.人类需要寻找人工智能无法做到的事情(创造性、复杂性、手工灵巧性、关怀)。
4、人类的一些工作观念将会改变。
5、人工智能将迫使人类寻找生命的意义,做差异化的工作,做让自己快乐、满足的工作。
六、西方世界需要放下领先者的傲慢,实现思想平衡。
7、数据隐私需要得到尊重,推动人工智能与一些领域的融合也将造福人类。
8、传统企业如何吸引科技人才。
结论:人工智能没有那么强大,也没有那么可怕。
近年来,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非常火爆,在中国发展更是迅猛。
它已经从冷冰冰的“高科技”变成了老百姓正在使用的科技。
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AI不仅融入了很多人的生活,比如万众期待的柯洁与AlphaGo之战以及风靡全球的智能音箱,AI也受到很多人的期待,甚至很多人认为,人工智能可以改变世界,颠覆现有的一切。
。
不过,从达沃斯论坛上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来看,各国政商领袖对人工智能的看法从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
有人忧心忡忡,有人乐观。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人工智能的未来是值得的。
预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