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银行部署支付手环成功几率有多大

时间:2024-05-22 14:13:45 科技赋能

移动支付之战陷入胶着状态。

除了扫码、ApplePay、云闪付等方式外,可穿戴设备也成为热门话题。

除了兴业银行的星力手环外,中国民生银行日前也与出门问问达成跨界合作,共同开发一款“可以刷卡的智能手表”。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部署可穿戴设备的目的是抢占移动支付市场,形成用户习惯。

然而,在如今的移动支付场景中,二维码扫描系统已经占据了领先地位,银联云闪付也在积极布局。

商业银行获胜的机会有多大?人工智能公司出门问问近日发布了Ticwatch 2,中国民生银行成为出门问问智能手表NFC支付服务的首家银行合作伙伴。

同时,双方正在开发一款“可以刷卡的智能手表”。

民生银行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目前产品体系已经开发完毕,正在进行联合测试和细节完善。

预计将与出门问问新一代智能手表一起正式向客户推出。

银行业已经开始布局智能可穿戴设备。

此前,兴业银行兴利手环将信用卡业务与手环结合起来。

手环是信用卡附属卡。

除了运动监测外,还可以用于直接消费和支付。

同时,该卡还首创了运动卡路里兑换信用卡积分的特权,让您通过运动赚取信用卡积分。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布局智能穿戴领域的初衷是什么?易观智库分析师佘双林认为,银行部署可穿戴设备主要是为了抢占小额支付市场份额。

在国内,由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推广,使用电子钱包进行支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

用户消费习惯已经形成,可穿戴设备比使用手机进行小额支付更加方便。

上述民生银行负责人表示,民生银行与出门问问合作开展智能手表支付业务,将拓展移动支付业务支持的设备类型和应用场景。

目前,基于Android Wear系统的智能手表很少支持移动支付服务。

智能穿戴领域的布局,将移动支付业务从刷手机延伸到刷手表,丰富了移动支付业务的设备类型。

同时,移动支付服务的应用场景也将不断拓展。

例如,对于运动爱好者来说,运动后只需刷手表即可购买饮料,无需携带手机、钱包等物品,方便快捷。

然而,银行要想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还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上述负责人表示,难点在于如何结合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为智能手表移动支付拓展出越来越多的实用交易场景。

银速网分析师齐健指出,银行在开拓可穿戴支付领域时也会面临一系列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安全。

众所周知,近年来信用卡诈骗案件频发。

对于新兴的移动支付工具来说,其安全性是持卡人关心的问题。

银行在开发产品时,必须保证数据信息的保密性和支付的安全性。

其次,银行还有责任在持卡人使用产品时提供安全使用提醒。

此外,银行在开发新产品时,也可能会遇到数据对接、应用开发和实施等方面的困难。

在布局难点方面,佘双林认为,智能手环市场日渐成型,支付功能并不是硬性要求。

厂商很难通过在健康监测等现有功能上叠加支付功能来获取新用户。

据她分析,银行采取与优秀智能手环厂商合作的模式,在后者的新产品中加入支付功能。

这种模式更容易获得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