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您的智能锁好用吗?我们来看看智能锁功能评测实验

时间:2024-05-22 14:04:10 科技赋能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智能锁的实际测试实验。

实验环境设置及安装高度门锁的高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国家对门锁安装高度专门做了标准规定。

这个高度是从地面往上测量的,高度在90厘米到厘米之间。

所有门制造商必须遵守此规定来安装门锁。

这是门锁使用最方便、功能最好的位置。

但未成年人的身高、眼高尚未达到成年人的身高,使用门锁不方便,需要对年轻用户进行界定。

光环境设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自2019年3月1日起实施,主要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公共建筑和住宅。

门锁一般安装在防盗门上,智能锁的界面操作是在楼梯间的照明条件下完成的。

为了使测试条件更加接近真实的使用情况,观察显示屏视觉信息等元素的设计在真实情况下是否合适,选择了具有照明环境控制系统的实验室来模拟显示屏的光照情况。

楼梯间按照GBJ-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光环境按标准设置,地面照度在5-15lx之间,室内色温控制在-k。

具体实验时,灯光照度约为13lx,室内色温约为k(见表2)。

住宅建筑照明的照度标准值应符合本表的规定。

实验仪器清单本项目实验涉及以下仪器设备:光照环境调节系统;照度计;行为观察分析系统;高度可调的测试台;计时设备;高度和角度测量工具;直流电源;功率计;实验辅助测试装置。

测试产品 本次评测选择了3个具有可比功能的品牌和产品作为评测样机。

其中萤石1颗、樱花1颗、大力神1颗(表3)。

EZVIZ DL2 S互联网版樱花智能锁DZ-Holix DF界面人体工程学实验评测流程 参赛样机隐藏了品牌和型号特征,并放置在同一操作环境中。

根据智能锁的典型使用环境和常用功能,设置了五种典型操作任务的脚本。

典型任务如下: 任务1:输入解锁方式。

假设智能锁刚刚安装并第一次投入使用。

再次完成门锁的设置,包括:在智能锁中创建新用户,将用户的指纹录入智能锁;将新设置的密码输入智能锁;设置一张新的门卡,以便以后可以使用该门卡开门。

任务2:如何打开门。

假设用户下班回家(比如下班/买菜),手里拿着一个公文包(手提包/一袋蔬菜),想要打开家门。

刷指纹开门;在智能锁操作键盘上输入密码开门;刷卡开门。

任务 3:识别错误。

当用户忘记自己设置的指纹、密码、门卡,并多次使用错误的指纹、密码、门卡尝试打开门锁时,门锁出现识别错误(报警或上锁)。

),用户使用其他方式开门(方式可选)。

其中,当出现识别错误时,三款智能锁的反应如下: EZVIZ:指纹识别错误不会报警并上锁;密码识别错误超过5次不会报警,并且操作键盘将被锁定,锁定时间为5分钟。

大约需要18秒,但在锁定期间,可以使用正确的指纹或门卡来解锁;如果门卡识别错误,则不会报警和开锁。

小樱:指纹识别错误不会报警并锁定,屏幕会黑屏,需要重新唤醒;密码识别错误超过3次将报警,所有操作面板将闪烁红色,并且操作键盘将被锁定,锁定时间约为3分钟。

3分钟内不能进行任何操作;如果门卡识别错误,则不会发出警报和开锁。

好力士:指纹识别错误超过5次,将触发报警;如果密码识别错误超过5次,则会发出蜂鸣声,并且操作键盘不会被锁定;如果门卡识别错误超过5次,就会发出警报。

任务4:免费体验。

让用户从选择和购买的角度自由尝试和体验智能锁的功能,并尝试体验上述任务中未涉及的功能,包括调节门锁音量设置、打开/关闭语音提示、查询开门情况等信息/操作日志。

任务5:用户删除和注销。

分别删除用户在智能锁中设置的指纹、密码和门卡。

在完成上述任务时,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困惑,请参阅手册。

如果参考手册后仍不能顺利完成任务,可以向主管寻求帮助。

如果向主管寻求帮助,则当前任务将被视为失败。

邀请参赛用户完成典型任务,发现各产品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人体工学问题。

并且在任务执行过程中,邀请用户评估他们对当前任务操作的主观满意度。

参与用户 本次评估共招募了 12 名年龄在 20 岁至 60 岁之间的用户(男性和女性各 6 名,见表 4)。

所有用户分别对3款智能锁进行了界面人体工学测试和使用体验。

评测结果:所有参与用户实际按照规定的操作任务使用了所有原型机,对相关问题项进行满意度评分,对用户体验评测结果进行统计,得到三个评测原型机的综合产品体验结果(见表5) 。

在该人机工程学测试指标体系中,人机工程学满意度评分包括界面交互、结构、应急预案、推荐和购买意愿四个一级指标。

总体来看,萤石DL2联网智能锁的人体工学评测得分最好,在结构、界面交互、推荐和购买意向等方面均优于同类产品; Holix DF智能锁综合评分最低,结构评测结果居中。

但用户对界面交互的评价较低。

下一步将对各个一级指标进行深入分析,测试三款智能锁在各个指标上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显着性。

如果统计上显着,这些差异来自产品设计的哪些方面,以便找出参与智能锁原型机中影响用户体验和整体满意度的人体工学设计问题,以期进一步改进智能锁产品?完善并提供基础研究数据支撑。

能耗测试和结果测试产品与界面人机工程学测试相同。

本次测试中,根据主要功能和具体步骤的使用频率,将任务分为单次操作、重复常用操作和长期待机三种任务。

完成每项任务的功耗测量三次。

对于三个原型机,将完成相同任务3次的功耗进行平均,然后将类别内任务的平均值叠加,得到单次任务、重复任务、5小时待机和16小时待机三个评估原型的小时待机任务。

功率值。

下一步将针对单次和重复任务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测试三款智能锁在单次和重复任务上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显着性,为改善智能锁的能耗提供参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