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智能音箱到底有什么作用?

时间:2024-05-22 13:49:55 科技赋能

很多人心中一直存在着一个困惑。

智能音箱到底有什么作用?不可否认,智能音箱让我们解放双手,仅通过语音即可进行操作。

智能音箱还可以打通很多智能家居渠道。

消费者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上就可以控制家里的灯光、电视、空调等电器,真是太舒服了。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

智能音箱能做到的事情,智能手机也能做到。

在这一点上,两者似乎有很多重叠的功能。

众所周知,智能音箱之所以有“智能”二字,是因为其智能语音能够准确地与用户进行交互,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其所搭载的智能语音识别系统。

目前,具有出色智能语音能力的代表包括小米的小爱同学、三星的Bixby、天猫的天猫精灵、百度的小度等。

这些语音系统可以确保向用户提供有效的反馈。

然而,与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现状相比,智能音箱的情况却截然不同。

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出货量已达1万台。

去年GfK统计,1-8月国内智能音箱销量仅10万台,同比增长10万台。

达到%。

虽然市场火热,但这都是依靠巨头厂商的进入,不断压低智能音箱的市场价格来实现的。

马云曾表示,阿里巴巴双十一赚不到钱,甚至会损失2亿元。

业内人士估计,天猫精灵X1的成本在100元左右,双11促销价为99元。

这两亿基本上都输给了天猫精灵。

小米的策略也是如此。

从以性价比为标准的企业角度来看,智能音箱也不例外。

开售前夕,雷军亲自将原本售价1000元的小米智能音箱降价至1000元,成本与售价基本持平。

可以说硬件不赚钱。

巨头纷纷进军智能音箱领域,也押注智能音箱将成为物联网的一大入口。

现在,随着智能语音的不断成熟,交互逻辑和准确性的提升对智能音箱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除了智能语音之外,智能音箱的定位也很模糊。

虽然各大厂商都认为智能音箱是下一个时代的重要入口之一,但除了小米自家的智能音箱拥有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态链外,其余的智能音箱在功能上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与其说它是一个入口,不如说它是智能语音的载体,比如天猫精灵、小度。

前者更侧重于购物,而后者可以连接百度搜索引擎,但仅相当于语音搜索工具。

智能音箱想要成为真正的物联网入口,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交互问题。

智能语音技术虽然发展迅速,但仍然有所欠缺,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显得并不是那么自然。

同时,当用户向智能音箱发出命令时,音箱无法准确识别,导致命令无法完成。

对于有口音或者方言的用户来说,这款产品基本无法使用。

因此,如何让产品变得好用是目前首要的问题。

与国内的困难补贴不同,国外智能音箱的普及率已经很高。

据外媒Adobe Analytics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国外智能音箱渗透率已达32%,较今年初的28%增长了4个百分点。

在美国,家庭中使用的智能音箱大多是国产产品,例如Google Home和Apple HomePod。

分析师预测,到今年年底,智能音箱的渗透率将达到48%。

为什么智能音箱在国外的渗透率如此之高,但在国内市场的反响却平平呢?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生存环境的差异。

国外用户习惯使用智能家居产品。

拥有智能音箱可以保证良好的体验,并且可以通过智能音箱快速打通家中的家庭系统。

给消费者直观的感受。

其次,存在文化差异。

以美国为例,很多家庭崇尚派对文化,喜欢多人聚集在一起玩耍。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习惯了使用智能音箱来播放音乐。

中国的情况并非如此。

虽然有些人喜欢这种行为,但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内敛的。

文化差异使得智能音箱在国外拥有更广泛的受众。

但对于对智能音箱音量要求不高的国人来说,智能音箱的特性却无法体现出来。

回到最初的问题,很多时候,智能音箱和智能手机在很多实际场景上是有重叠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也就是说,在开车、洗澡、玩游戏等不方便使用手机的时候,智能音箱可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当用户处于这些场景且双手不空闲时,可以通过语音与智能音箱进行交互,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例如,淋浴时,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水温,或者可以控制室外空调的温度;开车时,可以使用智能音箱打电话,让手机保持地图显示状态,而不必开关机打扰驾驶员。

智能音箱到底有什么用途?小编认为目前最大的用处就是解放用户的双手,帮助用户节省更多的时间。

至于物联网的入口,手机现在就可以实现。

未来,智能音箱的最终发展方向可能是与手机融合,用语音来控制我们目前的所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