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盘点】VR元年即将到来,外媒将有哪些大动作?

时间:2024-05-22 13:06:41 科技赋能

去年初,Facebook斥资20亿美元收购了虚拟现实设备公司Oculus VR。

这一招,犹如一块巨石投入死水中,激起千层浪花。

自此,被忽视多年的虚拟现实技术迅速崛起,成为科技界的新宠。

Facebook收购Oculus VR后不久,谷歌以5.42亿美元领投Magic Leap;随后,微软推出了全息眼镜Hololens,挑战谷歌的虚拟现实设备Cardboard……如果这些听起来遥不可及,那么今年8月三星在年度新品手机上推出了Gear VR头戴式显示设备发布会在北京、柏林和纽约同时举行。

HTC在MWC上与Valve合作发布了虚拟现实设备HTC Vive,这或许会让你意识到——虚拟现实正在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方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虚拟现实元年即将开始”被公认为虚拟现实元年。

Facebook的Oculus、日本的索尼和HTC都计划在今年年初开始销售消费者版的虚拟现实耳机。

这三个公司目前正在联合第三方开发团队开发虚拟现实游戏等,也许我们真的即将迎来小说中的“全息网游”。

虽然游戏是消费者最熟悉、目前也最成熟的VR技术应用,但随着Facebook、谷歌等公司相继进入VR领域,越来越多的媒体机构开始将目光转向VR领域。

传媒行业也迎来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热潮。

媒体正在尝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读者深入新闻场景,带来更多的感官冲击。

媒体界的VR大战已经打响,不知道谁能笑到最后。

《平面媒体》《纽约时报》VS《今日美国报》“全球最权威报纸”-《纽约时报》,联手谷歌廉价头盔设备“Cardboard(谷歌纸板)”推出首款虚拟现实新闻客户端“NYT VR” ”,这也是《纽约时报》首次推出虚拟现实新闻产品。

为了快速推广新技术、占领市场,《纽约时报》将向订阅读者免费赠送超过百万套Google Cardboard。

读者可以免费体验沉浸式报道的魅力。

NYT VR 截图 不过,由于目前技术还不够成熟,短期内每天都能看到虚拟现实新闻报道是不现实的。

目前,NYT VR一共发布了5个视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个名为《The Displaced》的视频。

视频讲述了因战争而被迫背井离乡的难民儿童的故事,引起读者对战争的思考。

今年早些时候,联合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VRSE 和三星电子联合制作的虚拟现实短视频《Clouds over Sidra》也有类似的情况。

它讲述了一名 12 岁叙利亚女孩在约旦难民营中的生活。

视频虽短却震撼人心。

Clouds over Sidra《今日美国》还将虚拟现实视频应用于专题报道,制作了多个高质量专题,例如谈论美国农场变化的《丰收之变》《美国科罗拉多州韦尔滑雪锦标赛》和《塞尔玛抗议游行的度视频》。

“电视台”ABC vs Vice 除平面媒体外,美国广播公司(ABC)还在美国虚拟现实专业技术公司 Jaunt 的协助下推出了全球电视台史上首个虚拟现实新闻报道。

报道称,ABC用户可以“传送”到叙利亚,与叙利亚街道和路人进行近距离接触。

Vice Media 与 Spike Jonze 和虚拟现实先驱 Chris Milk 合作推出虚拟现实报道。

虚拟现实短片再现了纽约“百万人大游行”,让读者亲身体验一场文化运动。

Vice Media推出虚拟现实报道,重现由《速度与激情》导演林一斌执导的纽约“百万人大游行”“电影”《HELP》VS《Lost》《HELP》,讲述警察与外星人攻击地球的战斗故事在地铁的故事里。

整部影片以第一人称视角拍摄,用户可以通过改变方向从不同角度看到正在发生的事情。

电影《Help》《Lost》是由Oculus Story Studio制作的VR电影。

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电影的长度,可以是三分钟,也可以是十分钟。

电影讲述了机械臂在森林中寻找身体其他部位的故事。

虽然制作没有那么精细,片长也远不及普通电影,但这对于VR电影来说无疑是里程碑式的一步。

完整的VR电影(商业影院90分钟以上)尚未上映。

中国似乎还没有任何正式计划进入VR电影市场。

如果一定要找的话,那么孟京辉导演的《死水边的美人鱼》算得上是我国第一部沉浸式剧了。

孟京辉执导的我国首部沉浸式剧《死水边的美人鱼》还是《虚拟现实的优点与缺点》作为一项受到众多科技巨头关注、众多媒体关注的新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无疑拥有足够强大的优势才能吸引如此多的关注。

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给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出色的个人视角体验。

这是目前很多技术都无法实现的。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帮助媒体为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新闻体验。

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强报道的影响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媒体拓展报道的深度,让受众更好地了解报道的事件。

虽然过去用户观看VR视频时只能在固定位置观看,这会极大影响VR视频的沉浸感。

不过,来自新西兰的创业团队8i却推出了其较早开发的“3D动作捕捉”技术。

“技术视频技术”可以帮助用户通过移动位置来改变在VR中观看世界的视角。

可以预见,未来的VR视频将会更加完整,更加贴近现实。

甚至有科学家预测,当虚拟现实技术达到一定程度时,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体器官,给残疾人带来福音。

谷歌推出的VR设备Cardboard拥有如此多优势的同时,虚拟现实技术也带来了不少争议:除了现实与虚拟体验冲突带来的头晕、呕吐之外,沉浸式体验与虚拟现实会带来什么?给用户带来问题?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混淆?另外,我们如何应对色情、暴力等虚拟现实内容?它甚至可能导致像《黑客帝国》一样的伦理问题,让人困惑于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我们是否生活在现实中,或者我们的整个世界是否是虚拟的。

虚拟现实新时代的到来固然令人欣喜,但VR技术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