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微软Hololens能否在谷歌倒下之前成功接管谷歌?

时间:2024-05-22 12:34:00 科技赋能

匆匆回望Google Glass的三年,它主观上被贴上了太多“感知”的标签:被认为能够改变世界、被认为高价代表高端和高功率,被认为是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完整继任者。

第三次终端革命……然而,当掌声褪去,谷歌眼镜从神坛跌落时,微软正享受着与Hololens同样的“被认可”。

如果此时的Hololens已经让我们难以区分虚拟与现实,那么你是否选择沉迷于“虚拟”而忽视现实呢?   问:微软是要改变还是要炫耀?可穿戴设备注定是充满革命和挑战的一年。

CES的热度依然未散,却没想到谷歌眼镜停售的消息会成为真正的头条新闻。

无论是被打入冷宫,还是等待涅槃,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科技宠儿,其实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谷歌眼镜的出现不仅让可穿戴设备从一个概念变成了一种趋势,也让增强现实技术从好莱坞科幻电影中走出来,一步步走近我们的生活。

也正是因为如此,Hololens 才变得比 Win10 更受欢迎。

Hololens(图片来自品玩)自发布仅一周时间,Hololens就获得了业界的一致好评和消费者的疯狂追捧。

然而,当我们回顾 2016 年 Google Glass 的推出时,一切似乎都那么熟悉。

向过去学习并向他人学习。

在增强现实领域,谷歌已经倒下。

Hololens 的诞生是为了拯救行业,还是只是微软用来炫耀技术实力的一场秀?我们不妨冷静下来,分成两部分,看看Hololens能否成功接管增强现实。

  Change:真正的增强现实设备。

很多人认为微软在过去10年里一直站在创新的对立面,但这一次绝对不是这样:全息镜头的登场让虚拟图像完整地呈现在用户面前;无数的传感器为我们带来了手势控制、眼球追踪等无媒体的未来交互方式。

不可否认,Hololens几乎完美还原了科幻电影中的增强现实。

Hololens几乎完美还原了科幻电影中的增强现实(图片来自wiredcosmos)。

相信很多朋友对增强现实设备(AR)的概念还很模糊:简单来说,它起源于虚拟现实(VR),但又完全不同。

对于虚拟现实:AR的意义在于将计算机生成的图形或信息融入到现实环境中。

这两类信息相互补充、叠加,让我们沉浸在一个既不完全虚拟也不完全现实的环境中。

玩Hololens《GOW》家里的桌椅将成为你的掩体。

我们暂时不考虑Hololens的兼容性。

比如,当你在客厅戴着Hololens,玩Xbox的TPS游戏——《战争机器》时,你会通过Hololens的全息镜头,看到兽人敌人分布在客厅的各个角落,而在这种情况下,客厅的咖啡桌和橱柜将成为你的射击掩体。

然而,当你正玩得开心的时候,你仍然可以看到家人和孩子突然跑进客厅“闹事”。

这就是增强现实。

谷歌眼镜始终没有让用户真正融入增强现实(图片来自The Verge)相比之下,谷歌眼镜虽然三年来一直标榜和探索“增强现实”的产品概念,但从未真正接近过增强现实现实:它无法通过镜头显示图像,用户需要眯着眼睛看镜头右上方的微显示屏才能获取信息。

显然,谷歌眼镜只是补充了虚拟与现实,却从未让两者真正重叠。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很多人将Google Glass比作手机的“第二屏幕”,而配备了CPU、GPU和HPU(全息处理单元)的Hololens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设备。

虽然我们不能妄称Hololens具有替代所有终端的能力,但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是唯一真正的增强现实设备。

优势:第一方应用和场景化体验谷歌为Google Glass煞费苦心打造了一系列应用生态,但在软件方面依然失败。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第三方开发者不愿意涉足这个小众领域,但最重要的是Google Glass缺乏强大的第一方应用支持,导致刚需不足、功能无用。

谷歌眼镜缺乏第一方应用程序。

在Hololens宣传视频中,Xbox Live、Skype、Minecraft等一系列热门软件频频亮相。

从社区、社交到游戏,当这些早已植根于美国民众生活中的应用融入未来科技时代,Hololens获得的共鸣和好评已成为必然。

我的世界还不够。

与Google Glass相比,Hololens给我们带来了更多场景化的体验。

借助全息镜头和前置摄像头,我们可以将 Skype 的视频通话 UI 完全投射到家里。

当家里的灯泡或水龙头坏了时,视频的另一端可以使用Hololens图像来帮助我们找到可能需要的工具并提供远程指导。

而这一切都比PC和手机方便得多。

Hololens已经成为NASA探索火星的新载体。

此外,通过Hololens内置的NASA Mars Demo,不难看出微软雄心勃勃地将其应用到航空、医疗等众多专业领域:你在客厅里就可以使用Hololens进行探索。

外太空;你置身于浩瀚的宇宙之中,脚下各个星系的表面纹理清晰可见……虚拟现实旅游将在VR领域进一步发展。

虚拟现实旅游的开发创意由来已久,但因无法提供全方位的定向感官体验而受到限制。

毫无疑问,Hololens带来的场景化服务让虚拟旅游真正成为可能。

然而,尽管Hololens给增强现实领域带来了诸多改变,但它也仅仅停留在比Google Glass更好的程度,而并没有超越行业。

经过一番思考,Hololens 也无法回答许多 Google Glass 退市前未解决的问题。

  隐患:第三方软件开发困难。

笔者在上一篇文章中指出,作为全球软件产品开发的领导者,Hololens当然不会缺少微软第一方应用程序的支持。

不过,鉴于Hololens是一款集成度很高的全新硬件,开发第三方应用的难度可谓“前所未有”。

这个问题我们要从两个层面来谈。

Hololens是一款完全独立的设备,以前从未被接触过(图片来自The Verge)。

首先,Hololens是一款可以完全独立于PC和手机运行的设备,因此它将成为开发者的先锋。

以前从未探索过的全新领域。

随着各种动作捕捉传感器的加入,开发者不仅仅考虑纯粹的软件质量,还整合了控制、交互等足以保证用户体验的元素。

虚拟现实设备软件开发的难点不在于设备本身,而在于“理念”。

其次,Hololens是一种增强现实设备。

脱胎于虚拟现实,它面临着与虚拟现实应用开发同样的问题:“理念”。

开发一款虚拟现实软件并不难,但对于缺乏经验的开发者来说,如何创建一款能够匹配“虚拟”和“现实”氛围并给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的应用程序或游戏却是非常困难的。

Kinect 编程比较晦涩难懂,很少有厂商参与其中。

如果说Google Glass缺乏软件可以完全归咎于其用户基础的话,那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Hololens在这方面的未来将更加不确定。

既然Hololens是Alex Kipman开发的,我们不妨参考一下已经存在多年的Kinect:无论是出于开发者的理性基础,还是用户的情感诉求,除了微软的第一方工作室之外,很少有游戏厂商可以真正将Kinect的奥妙编程简单易用。

应用软件开发的困难必然导致Hololens普及的延迟。

另一方面,Hololens硬件暴露出的问题则更令人担忧。

  担心:太多的硬件疑虑不容易普及。

外媒记者表示,发布会当天微软邀请他们体验的Hololens与宣传视频中的“滑雪镜”完全不同:开发者版HoloLens分为处理核心和眼罩。

零件,非常笨重。

虽然我们无法判断这是否是微软对不成熟产品的有意保留,但HoloLens的便携性显然成为了一个疑点。

发布会当天,媒体记者体验到的Hololens并非紫色(图片来自The Verge)。

然而,即使Hololens的便携性解决了,它仍然会面临与Google Glass一样的质疑:外观设计不够时尚,如何取悦众多消费者?不能佩戴在户外的可穿戴设备还有“可穿戴”的价值吗?尽管谷歌眼镜可以在户外佩戴,但它陷入了隐私和版权的泥潭(图片来自The Verge)。

此外,微软并未在发布会上讨论有关Hololens的电池续航以及是否能够迎合近视用户需求等一系列问题。

具体定义。

如果说《下一章》的真正意义只是为了呈现一场华丽而神秘的表演,那么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Hololens是否会像Google Glass一样,在小规模推出后暴露出更多的硬件缺陷? Hololens 能否像 Google Glass 一样暴露电池寿命和硬件缺陷,最后我们要说的仍然是价格和普及度。

谷歌眼镜之所以悲惨收场,高昂的价格和高调的推广模式始终是难以回避的主要因素。

无论是谷歌眼镜、AR还是VR,人们常常将它们定义为高端消费电子爱好者的奢侈玩具。

尽管我们一再希望Hololens最终能够被普通消费者所享用,但不可否认的是,Hololens投入的硬件和研发成本远高于Google Glass。

因此,Hololens至少在第一次迭代之前的生命周期内不会流行。

微软此时真正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Hololens更加实用,从而说服更多的高端消费者或者潜在用户愿意花钱。

  趋势:价值在于“引领”AR和VR可能融合全息图像和新的交互方式。

Hololens堪称近10年来移动终端产品的创新者。

从技术角度来看,它不仅成功继承了谷歌眼镜对未来的探索,而且重新定义了增强现实。

但从市场角度来看,Hololens或许无法扭转谷歌眼镜留下的颓势。

Hololens 未能扭转 Google Glass 留下的颓势(图片来自爱火网)。

不过,可以安慰我们的是,无论是微软、谷歌还是Oculus Rift,这些伟大的开发团队都从未放弃过下一代人机交互。

追求。

即使有一天这些给我们带来无数惊喜和感动的产品可能会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但它们仍然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领先”。

AR与VR的终极融合或将成为趋势(图片来自Wear Control) Hololens的最终归宿将在哪里?也许这就是AR和VR的融合。

虽然从表面上看,增强现实设备的功能似乎已经超越了虚拟现实,但其最致命的缺陷是无法给我们带来完全沉浸式的交互体验,难以满足游戏玩家的苛刻需求。

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而言,将VR现有的功能添加到AR中并不困难,所以我也非常期待Hololens再次成为这一趋势的先锋。

从PC到智能手机,我们见证了移动终端时代的到来。

从智能手机到可穿戴设备,我们再次看到终端革命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