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618京东VR销量增长23498.21%的背后,暴露了行业短板

时间:2024-05-22 12:32:24 科技赋能

这两天,京东公布了全年(6月1-18日)相关销售数据。

京东商城3C产品整体销量突破,其中VR耳机增幅最大,达8.21%。

这个消息就像一剂春药,让朋友圈里不少练习者迅速勃起。

于是我就去京东看看,发现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

去过市场的朋友都知道,京东这次发布销售数据的目的是一种市场公关行为,让商家觉得京东很牛,应该加入这个平台。

就像双十一后天猫在微信公众号上吹嘘我们卖了一万条内衣,一公里的长度是一样的。

随后,网友吐槽:“你们卖的内衣尺码一般。

”每对长1.5米吗?这个尺寸的内衣对买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所以面对这些平台故意曝光的数据,有时候我们也不用太当真。

当然,因为京东这次发布的数据非常狡猾,它仅仅表明了数量的增加。

VR耳机是8.21%,但是没有说具体的销量,所以质疑这个增量数据是没有意义的,而且由于VR是一个新兴的东西,增速大是正常的,因为销量还没有一直都很大,现在有大活动,多卖几件是很正常的,但是现在我们去京东,我们可以看到京东上销售的商品的具体销量。

com不会显示,但会显示每个产品的评论数,所以我们只能通过评价数进行一些分析,目前京东上有40个品牌的VR硬件产品。

观察者网基本上把市面上所有的产品都对比了这些品牌的评论数量。

只有6个品牌超标,分别是暴风、一石、浩锐、MOKE、TBM、智能快运。

其他的都在上百条,其中0到0左右的评论最多。

是的,虽然在京东的推荐排名中,紧随暴风、HTC、三星、Oculus、小鸟等业内口碑相对较好的产品基本都是0评论。

其中三星是最便宜的。

,所以评论数据好一点,评论数在80条左右,但无论怎么说,都说不过去。

这么大的品牌,销量评价却这么少。

请注意,我们当前的评论数据不仅仅是周期数据。

,而是上线以来累计的评论数据。

看完品牌再看价格,京东在下单时表示,他们的用户年龄主要覆盖19岁到55岁,也就是说覆盖了所有年龄段。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看到前面的销量比较好。

是的,评论过高的几款产品基本上都在50到50元的价格区间,除了暴风有少数产品在100元以上。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购买VR产品的人都是冲着低价来尝试的。

作为VR从??业者,我们知道这些低价产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VR。

号称行业标准的几款产品:HTC、OCULUS等,基本都是0评论。

众所周知,这些产品基本都被业内同行抢购一空,但在京东这样的平台上,圈外真正的消费者用户却很少。

另外,我们还可以看看在业内口碑不错的大鹏。

从评论数量来看,情况不太乐观。

从京东这些评论数据分析来看,目前国内用户对VR的购买仍然受限于价格。

一方面说明大家对VR确实不了解,只是听说好玩就买来试试。

另一方面,也说明低价或其他刚性需求正在推动市场,但它们可能无法给市场带来真正的VR体验。

此前,VR垂直媒体Mordor曾对淘宝的VR产品进行过分析。

用户对产品的需求与京东用户相似。

“淘宝上最受欢迎的VR产品没有一个超过1万元。

”同时,Mordor分析认为,淘宝上这些卖家中有58%使用3D和色情内容进行推广,京东上也存在类似情况。

回到正题,在令人瞩目的增长背后,VR仍然摆脱不了失败者的生理体验。

这种产品别说几家大公司了,只要你拎着一袋钱去华强北走两圈,就能很快在京东上推出一批。

无论销量有多大,都与过时的VR产品无关。

这里没有批评任何人或赞扬任何人的意图。

我们都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

短时间内靠低价产品生存我们都可以理解,但面对这些数据,我们需要冷静思考这个行业的未来。

在这个时代,吹牛很容易,但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所以这段时间也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只有当HTC、Oculus这样的产品销量能够与几十产品的增量销量相匹配时,这个行业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