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一起来看看青春版VR的深度评测吧!年轻人就该性感

时间:2024-05-22 12:31:13 科技赋能

今年3月,大鹏康康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正式推出“大鹏一体机”。

在此之前,公司已经有PC版的头盔大鹏E2和手机VR盒子大鹏了,让我看看。

至此,大鹏看看对于当前主流VR硬件产品线的布局已经基本成型。

另一方面,当前VR市场最受欢迎的VR仍然是低价的移动VR。

据GfK中国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市场在售的主要VR产品为VR盒子,占据整个市场近90%的份额,产品均价在万元左右。

虽然大鹏看移动VR盒子于今年年初推出,售价千元起,但面对庞大的移动VR市场,大鹏似乎觉得一款产品还不够。

于是7月初,大鹏推出了“大鹏看看.青春版”,主要针对年轻人,性价比更高。

近日,大鹏看看.青春版来到了高清迷评测室。

在体验了这款移动VR产品之后,HD Fan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这款产品的使用体验,这款产品仅需79元。

让我们来看看。

“青春”应该是多彩的。

看看包装上青春版的设计风格,让年仅“18岁”的小编切实感受到了一股“青春”气息。

产品包装盒与常见的黄色牛皮纸不同。

大鹏看一看青春版采用简洁大方的白色底色,正面彩色印刷产品轮廓,搭配“大鹏看看.青春版”几个活泼的字体,让人第一眼看到外包装。

您可以用眼睛感受到产品的宣传理念。

另外,包装盒的其他侧面没有太多的信息,基本延续了简洁的风格,但遗憾的是没有印刷产品参数信息。

△配件。

一本使用说明书和两个黑色软塑料。

这两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下面就为大家揭晓。

严格来说,头带是头盔的一部分,不能算作配件,所以小编单独给了几个特写。

青年版头盔采用了与其前身类似的粘合解决方案,允许用户根据松紧度和舒适度进行调整。

详情请参阅“真实章节”。

其实小编玩过不少移动VR盒子,但从外观来看,它们看起来都一样,但细节上却有所不同。

需要指出的是,这次高清机型获得了优雅的白色版本,同时还有青春绿和活力橙两种颜色可供选择。

看一看。

青春版的优雅白色在颜色上更像是灰与灰的融合,第一眼给人一种不错的感觉。

上手之后,小编就为它的轻量而欣喜若狂。

根据大鹏官方数据,青春版头盔的重量为g。

使用时加上g左右的手机,意味着整体重量不会超过g。

此前,体验过HTC Vive的编辑都曾批评过笨重的头盔,因为佩戴太久头部会感觉不舒服。

大鹏看看青春版的轻量让小编打消了这些担忧。

另外,官方介绍青春版采用“瑞典S钢精铸和日本武藏钢琴烤漆技术”。

反思实际体验,小编可以感觉到前挡板“油腻腻的,闪闪发亮”,但并不耐脏。

感觉相当光滑,视觉上没有明显的装配公差。

细节方面,青春版头盔有适合人脸的鼻槽设计。

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贴合玩家的鼻子,让头盔完全贴合脸部,周边的准备也是为了更好的沉浸式体验。

但实际体验后,小编发现凹槽有点深:除非玩家用力挤压洗面奶让鼻子靠近凹槽,否则日常使用时鼻子与凹槽之间会存在较大间隙。

当然,当小编戴上头盔,全神贯注于手机播放的XX内容时,这个细节早已被忽略了。

说到洗面奶,小编就在这里展开展开。

青春版头盔周围的泡沫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黑色,柔软度适中。

更贴心的是,青春版头盔沿袭了之前的设计——可拆卸。

这意味着如果玩家感觉泡沫脏了,可以随意将其取下并进行清洁。

既然是移动VR盒子,自然需要与手机结合。

和其他同类产品一样,青春版大鹏看看头盔也有一个正面开口,为手机预留空间。

据大鹏官方信息显示,青春版头盔可容纳iOS或Android系统的5-6英寸手机。

考虑到目前主流智能手机的尺寸都在5.5英寸左右,如果你不是小屏或超大屏手机的用户,那么大鹏看看。

青春版兼容市面上大部分手机没有任何问题。

当然,如果你是WP移动系统用户,那你真的只能说抱歉了。

为了给大家更直观的体验,小编制作了一个简短的Gif给大家看。

图中,小编使用的是5.5英寸的iPhone 6S Plus来连接青春版头盔。

可以看到,整个过程下来,头盔容纳这款大屏手机没有任何问题。

另外,小编还特别指出了手机下方填充的两个黑色部分。

这两个黑色塑料垫就是上面提到的配件。

大鹏官方额外提供了两个,大概是为了避免长期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和意外丢失。

不知道细心的读者有没有注意到,在上面的Gif中,小编似乎并没有能够足够顺利地打开和关闭卡扣?问题在于头盔的安装方式。

看一看。

青春版头盔采用了磁铁吸附开关。

由于吸附力相当大,玩家第一次打开时需要用一点力。

另外,上盖中间的圆形黑色泡沫起到固定手机和缓冲的作用。

关闭时,稍微用力即可关闭。

这样的设计其实是因为大鹏考虑到玩家在沉浸体验时,可能会因为内容的不同而做出低头或者旋转等突然的动作,以防止手机从头盔上掉落。

在多次体验过程中,即使小编做出了比较大的头部动作,大鹏看青春版依然牢牢地贴合在手机上,所以玩家在使用过程中也不用担心。

当然,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建议胆小的玩家在使用过程中不要看太刺激的内容(别想太多,小编指的是恐怖片、过山车等)。

事实上,小编在第一次体验一款VR产品(HTC Vive)时,近视的小编为了方便就把眼镜扔到了一边,然后再体验。

在体验和消化了VR的震撼效果后,小编发现这个过程显得有些朦胧。

对于当今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眼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除了睡觉时摘下之外,几乎都是挂在鼻梁上。

大鹏看看,针对年轻人。

青春版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个因素。

在不增加产品尺寸的情况下,充分预留内部空间,用户无需摘下眼镜即可直接使用(支持最大距离14.5cm的眼镜)。

与袁的大鹏看看相比,79元的青春版头盔显然要为青春付出“代价”。

是的,细心的观众可能已经发现,这款移动VR产品在硬件上并不支持瞳距调节。

大鹏官方对此的回答是,支持54-74mm瞳距适配,无需手动调节。

由于目前的VR眼镜一般将内容分割成两半,通过镜片实现叠加成像,这往往会导致人眼瞳孔中心、镜片中心、屏幕中心(分割屏幕后)不是在一条直线上,使得视觉效果很差,存在不清晰、变形等问题。

所以,这个时候玩家就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调整硬件或者软件,才能最清晰的看到内容。

至于实际效果如何?小编这里暂不列出。

△镜头。

青春版头盔采用日本进口E48 PMMA镜片,抛光至毫米级,透光率高,不畸变,无色差。

大鹏官方表示,这是一款“不伤眼的镜头”。

此外,其视场角为68°。

内容是“灵魂” 这段时间,VR领域听到最多的词就是“内容”。

那时候,只要你提到某个VR研讨会上的内容,就会有三五个人围在你身边,和你交谈。

这段时间,小编听到的最满意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内容的VR产品就像没有灵魂”。

因此,雄心勃勃的VR品牌在打造出VR产品后不会暗自高兴,因为内容融资将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

为了实现软硬件一体化,大鹏开发了资源聚合平台“3D波波”。

这是一款支持iOS和Android系统的软件。

除了大鹏自家的VR盒子外,还兼容市面上大多数其他品牌的VR盒子。

显然大鹏想要成为一个VR内容分发平台。

当然,目前市面上类似类型的软件还有很多,比如Orange VR、Trineye VR等。

顺便说一下,HD Fan旗下的移动VR盒子的类似软件也在开发中,很快就会提供给用户。

回到“3D 广播”。

从截图中可以发现,即使是iOS版的这款软件也遵循了Android Meterail的设计,整体UI也比较清晰简洁。

整个主界面有四大类。

除了最左边的个人中心外,其他三大类别聚合了“精选”、“电影”和“全景”内容。

这三个类别又包含多个子类别。

虽然逻辑简单,但是包含的内容分类不好,导致选项过多,略显复杂。

△软件界面。

它支持两种模式:“正常”和“沉浸式”。

还有短片简介,用户可以收藏、点赞、评论。

大家刷卡坐下,小编要走了。

在上面的软件界面点击播放后,手机会跳转到播放界面,直接显示双屏图像,供VR盒子使用。

然后,您需要将手机放入头盔中并扣好。

最后,您就可以欣赏视频内容了。

需要指出的是,播放软件聚合的大部分内容仍然偏向情色。

还有一些恐怖、现实极限运动等,还有一些3D视频。

当然,3D Broadcast还可以让用户在手机上播放本地视频。

这对于很多网友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用户体验水平。

由于VR盒子的分辨率与手机屏幕分辨率和片源分辨率直接挂钩,所以小编使用的苹果iPhone 6S Plus分辨率仅为P,虽然片源分辨率为够高,但由于手机屏幕的拖拽,分辨率并不理想。

前面提到,青春版头盔的视野为68°,这使得小编实时看到的内容比日常生活中肉眼所能看到的内容还要小。

但幸运的是,VR盒子的优点是可以随着头部的旋转而上下左右移动。

查看更多内容。

另外,小编还邀请了美女同事来提供体验反馈。

戴了几分钟后,她感觉有点头晕,就放弃了。

这主要是因为手机屏幕刷新率不够,导致体验时间较长会出现运动眩晕感。

所以,小编不建议大家长时间观看。

  有话要说。

其实,当得知大鹏要推出价值1元和79元的VR眼镜时,小编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

“毕竟,79块钱你想要一辆什么样的‘自行车’呢?”但实际体验后,小编还是惊喜的。

外观细节控制得不错,但由于成本限制,整体质感不强。

在内容方面,依靠3D转播软件用户可以获得可观的转播内容。

虽然,这些内容都是以视频为主。

当然,视野较小是一个遗憾。

至于头晕,这是连HTC Vive这样售价数千的PC VR产品都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

别指望这个价值几十块钱的VR盒子就能铲除它。

有读者可能会说,Xbao上有那么多“钱包邮寄10块钱”的VR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