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市场迅速爆发,吸引了全球厂商纷纷涌入;到现在发展缓慢,很多厂商黯然退出市场,经历着过山车般的炒作周期。
但可穿戴设备市场只是看起来不错,还是只是昙花一现?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随着传感器、物联网、AR、VR等技术的发展,各类可穿戴设备在通信、健康管理、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应用逐渐成熟,其中医疗可穿戴应用仍以可穿戴设备为主。
市场。
的重要部分。
1、苹果的进攻 在智能手表市场,苹果是当之无愧的领导者。
Apple Watch自诞生以来,一直凭借通讯、运动记录、健康管理三大功能占据全球销量榜首的位置。
今年9月,苹果发布了最新款Apple Watch,引发了业内人士和消费者的热烈讨论。
尤其是新款Apple Watch的健康功能,心率监测功能会在消费者心率出现异常波动时自动发出警报;它还具有实时心电图绘制功能。
Apple Watch 不仅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许多科研人员也使用 Apple Watch 进行医学研究。
今年以来,苹果推出了ResearchKit和CareKit两个开源平台,帮助研究人员招募临床试验患者并远程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
Apple Watch 在自闭症、帕金森病、产后抑郁症等多种疾病的创新研究中随处可见。
随着新款 Apple Watch 的发布,苹果已获得 FDA 的批准,允许其智能手表用作医疗设备。
2、医疗可穿戴市场前景广阔。
根据IDC 9月份发布的最新预测数据,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达到1。
1亿台,较1。
1亿台增长6.2%。
到今年,全球总出货量将达到1亿台,未来五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1.6%。
在各类设备中,智能手表一直是可穿戴设备中的佼佼者。
未来五年,智能手表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智能手表在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市场份额将从2018年的59.1%增长到2018年的63.6%。
从IDC的预测也可以看出,智能手表对于取代智能手环的影响非常明显。
此外,根据这一预测,未来几年,我们还将看到智能服装和智能耳机设备成为整个可穿戴市场新的增长点。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他们对可穿戴设备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愿意与相关医疗机构分享个人数据。
未来几年,我们将看到可穿戴医疗设备真正快速增长的时期。
根据爱立信2018年对全球智能手机用户的调查显示,62%的受访者认为可穿戴设备可以让人们管理自己的健康; 58%的受访者愿意使用具有反馈和报警功能的可穿戴设备。
个性化护理; 60% 的受访者认为可穿戴设备将带来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埃森哲调查显示,90%的消费者愿意与医生分享可穿戴设备或APP的个人数据; 63%的消费者愿意与健康保险公司分享数据。
这也意味着医院、保险机构对消费者的健康管理将变得越来越精准、便捷。
Tractica预测,全球可穿戴医疗保健市场将从2018年的9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1亿美元。
3、未来医疗可穿戴设备将无处不在。
目前,医疗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健身追踪和心率监测。
各种新设备正在努力改善患者在医院和家庭中的健康和自我护理。
从头到脚,从内到外,我们身体的每个地方都可以被各种医疗可穿戴设备所利用。
未来,借助各种可穿戴医疗保健设备,从虚拟现实技术到能够疏通堵塞血管的机器人,我们的生活和医疗将变得更加轻松。
1、减压头带 加拿大可穿戴设备开发商Interaxon成立于2001年,该公司的脑电波控制头带Muse将冥想放松机制与可穿戴技术相结合。
它监测并分析用户的脑电波信号,让用户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Brain Condition,只需几分钟的大脑训练即可减轻用户的压力和焦虑,并提高注意力和注意力。
目前,公司正在研发最新的Muse虚拟现实设备,并推动产品进一步升级。
2、脑部疾病治疗虚拟现实眼镜目前在医疗领域有多种应用场景。
它们可以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减轻压力和焦虑,还可以用于治疗大脑和运动损伤。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恐惧症。
美国数字健康公司 Pear Therapeutics 通过实验性 VR 治疗方法,与药物配合使用,减少患者的心理创伤。
实验结果还表明,与传统标准治疗相比,接受 VR 治疗的患者的 PTSD 评分有“显着改善”。
3.动脉清洁机器人 今年早些时候,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统研究所开发了一款微型机器人,有望彻底改变微创医疗护理。
这款机器人只有4毫米长,可以完成跳跃、爬行、滚动等动作。
预计这款机器人未来可用于输送药物、到达人体特殊区域或疏通堵塞的动脉。
4、血压计 今年1月,全球知名医疗设备制造商欧姆龙推出了可测量血压、心率的医疗级智能手表HeartGuide。
该智能手表采用充气表带,可以精确测量血压,还具有步数、睡眠监测和心率测量功能。
相关数据可以同步到智能手机并直接与医疗部门共享。
在用户睡觉时,如果发现用户有高血压或中风的风险,智能手表会通过手腕压力和手机提醒等方式发出警告。
5、SMD智能体温计 美国电子元件设计公司Blue Spark Technologies推出了SMD智能体温计TempTraq,可以持续感知并记录儿童体温变化,并向家长发送实时预警信息。
TempTraq采用超薄柔性电池,可连续24小时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配套的APP在智能手机上实时监测体温变化。
6.心率检查 Apple 最新发布的 Apple Watch 能够检测心房颤动,这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异常,也是中风的主要原因。
为了计算心跳和心率,Apple Watch 的传感器使用每秒闪烁数百次的绿色 LED 灯,以及检测流经手腕的血量的光敏光电二极管。
该传感器独特的光学设计从手腕上的四个不同点收集信号,并将它们与软件算法相结合,以将心率与其他噪声区域隔离。
7、紫外线传感器 今年年初,欧莱雅推出了UV Sense,一款微型紫外线检测仪,可以帮助用户随时随地检测紫外线指数。
UV Sense直径为9毫米,厚度为2毫米,可以粘贴在指甲、太阳镜、帽子等暴露在阳光下的地方。
该传感器无需电池,可存储紫外线数据长达 3 个月。
使用随附的移动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随时通过 NFC 从 UV Sense 提取 UVA 和 UVB 强度信息。
该应用程序还可以在需要时提醒用户并给出防晒建议。
8. 智能纹身 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智能纹身墨水将健康传感器嵌入人体皮肤的方法。
墨水与人体组织液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通过颜色的变化有效反映人体当前的健康状况。
状态。
例如,当绿色墨水变深时,提醒用户注意脱水;当绿色墨水变成棕色时,意味着体内的葡萄糖水平升高,可以提醒糖尿病患者。
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将超薄、灵活的电子传感器嵌入临时纹身中,以监测心脏、大脑和肌肉产生的电信号,从而监测身体状况。
9、智能隐形眼镜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天监测血糖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科学家们正在使用智能隐形眼镜,利用眼泪来测量体内的血糖水平,而无需进行针刺验血。
早在2008年,谷歌就提出了隐形眼镜研究项目。
今年年初,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UNIST)和成均馆大学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可以检测血糖的隐形眼镜,并通过了活体兔子实验。
在实验中,隐形眼镜被用来记录兔子眼中葡萄糖水平的变化。
10.可穿戴心电监护仪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心电监护变得越来越方便。
2019年,Qardio推出了QardioCore,这是一款无线心电监护设备,无需传统心电监护的电线和粘贴片。
只需将带子扣在胸前即可。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心电图、心率等指标。
今年最新发布的Apple Watch还具备心电监护功能,进一步推动了消费者对心电监护的认知和应用。
11、智能胰岛素贴片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传统的血糖检测和胰岛素注射是非常痛苦的。
2017年,北卡罗来纳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智能胰岛素贴片,可以检测血糖水平,并在需要时自动释放适当剂量的药物。
该贴片上覆盖着一百多个微针,其中包含胰岛素和葡萄糖感应酶的存储单元。
贴在皮肤上后,微针会穿透皮肤表面,当体内血糖水平过高时,药物会迅速释放并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
12.植入式可穿戴设备 还有一些医疗科技公司正在尝试开发可摄入或植入式可穿戴设备,用于疾病检测和治疗。
美国数字医药公司Proteus Discover推出了一款可以吞服的智能芯片药丸。
药丸进入胃后,传感器会发出信号。
通过皮肤上的智能贴片,可以在智能手机上观察心率、呼吸、活动和睡眠。
以及其他生理状态数据。
美国生物医学科技公司Intarcia Therapeutics推出长效微型药物泵。
火柴大小的微型药物泵植入皮肤后,可以实现自动给药,每年只需更换1-2次,大大减少了日常用药。
负担。
该技术在II型糖尿病的长期控制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可用于控制艾滋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