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如果智能手表流行但不流行,回归传统才是出路

时间:2024-05-22 12:23:24 科技赋能

智能手表的前景看起来很乐观,但厂商仍然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探索智能手表的价值。

否则,智能手表只能作为智能手机等产品的衍生产品。

它将毫无生气。

沉寂已久的智能手表最近重新受到硬件厂商和互联网巨头的关注。

近日,三星电子在中国正式发布了新一代智能手表Gear S2。

发布会现场,三星电子大中华区首席营销官邓晓华直言,三星希望Gear S2能够成为最具特色的智能时尚配件,让搭配生活更有趣、更时尚、更个性。

不久前,中兴通讯在北京发布了设计精美的AXON智能手表。

此外,在10月14日至15日举行的云居大会上,阿里巴巴还推出了集成YunOS操作系统的Pay Watch和inWatch智能手表——两者均深度嵌入阿里巴巴支付功能,可实现支付处理。

通过手表支付。

智能手表的前景看似广阔,但厂商仍需花更多时间探索智能手表的价值。

否则,智能手表只能作为智能手机等产品的衍生品,毫无生命力。

智能手表正在密集推出。

有些人在拥抱这一趋势,而另一些人则在观望。

长期以来,智能手表的关注度一直处于“不流行也不流行”的状态。

不过,进入10月中下旬,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中,不少厂商都推出了最新的智能产品。

蛰伏已久的智能手表行业也迎来了第二春。

10月21日,在IFA上大受欢迎的三星Gear S2在中国正式上市。

不久前,中兴通讯在北京发布了设计精美的AXON智能手表。

此外,在10月14日至15日举行的云居大会上,阿里巴巴推出了集成YunOS操作系统的Pay Watch和inWatch智能手表——两者均深度嵌入阿里巴巴支付功能,可实现手表刷卡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微软已经借助Win 10操作系统试水了智能手表。

微软的智能手表提供了简化的接听和拨号按钮,可以通过向上滑动屏幕来连接,通过向下滑动屏幕来挂断电话。

此外,斯沃琪此前曾在中国发布过一款非智能手表。

虽然它没有智能手表那么酷的功能,但它至少具备智能手表的一项功能:无需现金或信用卡支付。

不得不说,智能手表行业又增添了两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与此同时,摩托罗拉也正式在中国推出了新款Moto。

这款手表一直以其在广告/海报中的惊艳亮相吊足了全球硬件爱好者的胃口。

  智能手表普遍受到好评,但并不普及。

目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增长速度已不如以前。

可穿戴市场被认为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又一个蓝海,尤其是可穿戴行业中的明星产品——智能手机。

对手表的期望更高。

然而相比之下,虽然厂商齐聚生产智能手表,但整个智能手表市场却陷入了有好有坏的困境。

究其原因,是厂商未能解决智能手表的痛点,未能重新定位智能手表。

首先,互补功能还不够酷。

目前,智能手表的智能化程度还较低,与智能手机的部分功能存在重叠,使得实用性和消费者粘性更强的智能手机产生较强的替代效应。

尽管许多制造商都在设计智能手表,但他们仍然无法确定智能手表的定位是取代智能手机还是作为智能手机的配件而存在。

其次,创新功能还不够酷。

由于智能手表屏幕较小的限制,它们与智能手机的互补作用也非常有限。

因此,这类设备要想赢得用户的青睐,除了功能互补之外,还必须加强创新功能的开发。

要知道,用户经历了尝鲜期后,智能手表如果不能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就会逐渐“未老先死”,成为这个时代的过渡产品。

第三,技术方案不够酷。

从技术处理上来说,智能手表的续航是最大的缺陷。

由于大电池续航的限制,用户往往无法使用智能手表直接连接4G信号,只能通过口袋里另一部智能手机的蓝牙连接来帮助其连接互联网。

这意味着消费者外出时只能随身携带智能手机和智能手表,这让消费者更不愿意放弃缺乏实用性的智能手表。

告别崇尚智能,回归传统才是出路。

在最近推出的智能手表中,三星Gear S2手表可以说是抓住了智能穿戴金线的产品。

三星Gear S2智能手表推出预售时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了目前整个成人智能手表市场的“冷清”趋势。

仅预售量就高达20万辆。

从预约人数来看,三星Gear S2的市场关注度确实相当高。

可以说,三星Gear S2智能手表是继Apple Watch之后又一款比较成功的产品。

Gear S2的流行也给厂商带来了三点启示。

首先,无论什么样的智能手表,它首先必须是一块手表,而不是一只科技“宠物”。

对于智能手表来说,目前的困境可能是厂商对四字智能手表的阶段性误解造成的。

智能手表显然由“智能”和“手表”两部分组成。

物联网时代,智能是核心,手表只是智能的载体。

但今天,由于产业链技术的不完善,我们很难直接跳到智能手表的舞台。

因此,我们需要从智能手表入手。

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让这款手表成为手表,然后才是“智能”。

其次,对于智能手表乃至整个智能硬件行业来说,都需要依靠技术来取胜,但这个技术并不是尝试性的技术,而是成熟的技术。

消费者对新技术的期望并不像制造商想象的那么高。

这时,厂商只需让一项新技术成熟并适用,就能吸引大量用户。

最后,价格战也不能回避。

手表本身有其自身的功能意义。

它不像手链那样只能用来装饰。

无论是普通的电子表还是昂贵的豪华手表,时间都是最基本的元素。

在此基础上,智能手表相对有了更多可玩的概念和属性,未来向时尚、奢侈品的转型也将变得更加顺理成章。

过早地以低价确定品牌地位,很可能会导致智能手表厂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陷入被动地位,最终得不偿失。

总之,智能手表的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仅仅“智能”是不够的。

只有软硬件结合,回归传统,智能手表才能既普及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