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watch 自发布以来一直备受争议。
首先是因为它的外观与MOTO非常相似,然后用户反映的问题也很多。
我们想探索它在智能穿戴的道路上能走多远。
前期有很多用户向我们反映这款手表的问题。
当然,评价褒贬不一。
Ticwatch客服也立即将机器给我们及时反馈,给给我们反馈的用户一个公正的答复。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这款智能手表的性能表现。
1、做工、外观。
首先,我不会评论抄袭和引用的问题。
Ticwatch的外观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我收到的机器没有组装问题。
当然,装配时也存在一定的错误率。
希望Ticwatch厂家能够及时提供解决方案!我发现的一个问题是,金属表带的卡口调节性不太好,根本无法固定在我细细的手腕上。
当然,喜欢皮表带的人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2、系统及易用性 Ticwatch搭载了基于Android 5.1的定制UI,操作非常方便,主要是上下左右滑动以及手表侧面的滑动模块。
Ticwatch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因此可以接收手机消息、拨打电话、远程拍照等。
Ticwatch配备的语音搜索非常方便,识别率也很高。
笔者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发现了一些系统小bug,比如Ticwatch手机界面通话接通后延迟消失、对小米笔记适配性较差等,相信这些都会在后期升级中得到解决~难能可贵的是,内置天气根本不需要设置自动定位。
这才是真正的智能,让用户免去繁琐的设置操作! 3、功耗表现 Ticwatch配备了无线充电模块,使用非常方便。
从笔者的使用情况来看,对于维持蓝牙连接、接收社交软件消息等常用功能来说,两天不成问题。
不过最好养成每天充电的习惯,这样有利于延长电池寿命!总结:功能性的Ticwear还是很不错的。
可替代各种表盘,运动检测、心跳检测、久坐提醒等人性化功能。
我们不会详细介绍。
当然,系统的Bug还是可以通过后期的升级来解决。
我们需要思考的就是这种运作模式。
这种在消费者眼中看似抄袭的设计,真的能够打动更多消费者吗?当然,现在技术上还没有明确的抄袭定义。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可以称为学习和升华。
Ticwatch不就解决了MOTO的黑带问题吗?当然,每一款产品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我们对Ticwatch 2充满期待,希望看到一款全新的颠覆性产品! MOTO带来的不仅是智能手表的优秀设计,还有智能穿戴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