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智能只是一个噱头,国内可穿戴市场需要优质产品

时间:2024-05-22 11:30:30 科技赋能

随着3月9日苹果新品发布会的临近,Apple Watch再次成为科技圈和时尚圈的共同话题。

虽然尚未正式上市,但根据苹果零售内部人士提供的销售指导,Apple Watch 的定位和卖点已经非常明确。

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苹果都不是可穿戴设备领域的领导者,而且与其他手机厂商相比,苹果的动作显得有些缓慢。

相反,国内企业家一直在炒作可穿戴设备的概念。

不到两年的时间,市场上已经充斥着各种可穿戴产品,从智能手环到智能手表,甚至还有很多智能手机。

制造商也经常涉足可穿戴设备领域。

但结果是国内好产品少之又少,从设计到功能都缺乏可取之处。

有人将原因归咎于国内可穿戴技术的落后。

但现在Apple Watch已经走到了一半,真的是因为技术铺路了吗?从苹果的销售指引来看,Apple Watch主要宣传三大功能,健康健身、新通讯方式、时间查看。

这些功能并没有超出普通可穿戴产品的功能范围,但一个被寄予厚望,另一个则被鄙视。

走轻奢路线的Apple Watch并不把功能视为王牌,而是比国产产品更有品质感。

这里我不会详细介绍Apple Watch的设计和营销。

我们来讨论一下国产可穿戴设备与苹果产品理念的差异,以及这对国产智能设备有何影响。

苹果的销售策略中有很多令人震惊的问题,比如“Apple Watch 的什么功能最吸引你?” “您如何看待自己使用 Apple Watch 的情况?”顾客甚至会被要求解释 Apple Watch 的用途,例如“这是做什么用的?”是给自己准备的还是送给别人的?”当然,也有与产品直接相关的问题,“您在寻找休闲还是正式的Apple Watch?” “您喜欢金属腕带还是皮革腕带?”想要适合不同场合的其他腕带吗?”此外,苹果员工还被要求鼓励用户升级系统,并向用户询问iPhone的使用习惯。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苹果的三大用心。

首先,Apple Watch必须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需求。

Apple Watch 与传统手表竞争,而不是与同类产品竞争。

只有把产品卖给真正需要的人,才能赢得更好的声誉。

其次,智力是无脑的。

苹果砍掉了Apple Watch的健康监测功能,转而更专注于手表本身的实用功能,比如时间显示和新的通讯方式。

最后我想说的是,可穿戴设备的未来普遍乐观,但今天世界仍然由智能手机主导。

Apple Watch 和 iPhone 之间的粘性非常强。

苹果并不是简单地冲着 Apple Watch 的销量,而是更多地为你的手机打造一个补充。

反观国内可穿戴设备,创业团队都把重心放在产品销售上,一味夸大产品的智能性而放弃实用性。

例如,许多智能手环产品经常会切断显示屏幕,以节省产品并增加电池寿命。

为什么要佩戴一段时间无法显示的设备?放在口袋里不是更好吗?除此之外,它还有如此丑陋的一面。

手机制造商也尝试在可穿戴设备和自家手机之间建立某种连接。

最终的结果是这些可穿戴产品成为了粉丝的玩具,并没有为手机的销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国产可穿戴设备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像苹果一样走轻奢产品路线,满足用户炫耀的消费心理。

但这条优质航线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如果苹果不通过手机、电脑等产品确立其在市场的高端地位,Apple Watch可能只是一款普通的时尚产品。

从这一点来看,如果 Apple Watch 华而不实,它可能会犯和 Google Glass 一样的错误。

大疆无人机的成功打破了国产产品没有高品质产品的历史。

国产智能产品走豪华路线也不是不可能。

华为Watch已经在摸索前行,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厂商效仿。

另一条路就是为平民打造优质产品。

手表有高低之分,智能手表也是如此。

对于一些厂商来说,抛弃过时的概念品牌,从可穿戴设备的实用角度优化用户体验,同时在产品设计上热衷于民用产品,不正是一种发展之道吗?或许国内可穿戴厂商无法复制Apple Watch的产品模式,但高品质的产品线永远不会过时。

可穿戴设备距离智能还很近,距离日常生活还很远。

国内可穿戴市场需要一款能够打动人心的高品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