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又一年,无论是科技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都争相推出智能硬件产品。
短时间内,智能硬件行业已成为竞争者。
2009年,经过几年的市场教育和洗礼,虽然整个行业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智能硬件产业生态系统,但消费者也逐渐变得理性和冷静,智能硬件行业正在经受着重重考验。
。
巨大的诱惑之下,百花齐放。
如果说2019年是我国智能硬件初期的市场培育年,那么2019年就是市场爆发的魅力年。
随着智能硬件技术不断成熟、产品种类迅速扩大、购买成本不断下降,大众对智能设备的需求快速增长。
据《中国智能硬件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仅为13亿元,2018年增长至32.8亿元。
2009年作为发展元年,智能硬件市场规模突破1亿元。
突破3亿元大关。
2009年市场规模升至1亿元,同比增长近%。
仅智能穿戴设备这一类别,我国年出货量就达到1万台,市场规模达6亿元。
面对如此诱人的香喷喷的包子,无数企业一时间蜂拥而至。
BAT、小米、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涌入,试图抢占先机;传统家电厂商和一批初创企业加快研发,唯恐落后一步;智能硬件众筹平台上百万个项目已顺利完成 这并不罕见……整个行业充满活力,好热闹!向上的氛围激励着很多企业家。
看来只要你有一个完整的团队和一个稍微靠谱的想法,稍微包装一下放到网上,就能赢得投资人的青睐。
2019年,短短4年时间,智能硬件领域投资事件多起。
近百家投资机构参与,近百亿元资金“追势”,70多个项目融资过亿元。
。
与智能硬件相关的新闻不计其数,充斥各大媒体版面。
智能硬件的春天似乎已经到来。
然而,消费者真正认可的产品(现象级明星产品)却寥寥无几。
事情没那么简单。
即使是巨头也在失去工作。
事实上,新宠智能硬件表面上的热情与实际情况存在巨大差异。
火爆市场背后的残酷往往被大多数人忽视。
实力如巨头,拥有雄厚的实力和人力、财力上的优势,在智能硬件行业失败的企业并不罕见,更不用说很多规模较小的企业了。
百家争鸣的局面远没有想象中美好。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百度未来商店成立于今年3月,定位为智能硬件垂直电商平台。
旨在销售和推广各类智能硬件。
还为厂商提供各类硬件的评测、资金支持,并为用户提供免费硬件试用。
成立之初,发展势头相当不错,去年12月甚至准备开设线下实体店。
然而,2016年6月15日官方宣布关闭却出人意料。
据外界猜测,关闭可能是由于在售硬件产品缺乏吸引力,导致平台出现亏损。
百度未能打造智能硬件电商平台。
在具体的智能硬件产品方面,百度的几款产品也未能取得突破性的成绩。
比如百度音乐盒,虽然受到了很多音乐爱好者和智能硬件爱好者的追捧,但到了年底,百度表示不会继续更新,百度音乐盒就成了绝版。
百度筷子搜索和百度防丢贴都是前卫的概念,但它们在市场上的成功却算不上什么。
像百度这样的巨头公司有自己的流量入口,还没有成功。
从侧面来看,中小型或新兴的智能硬件企业想要成功就更难了!首先,必须解决交通问题。
经验表明,挂靠众筹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同时存在很多问题,甚至可能对产品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当通过众筹获得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时,由于缺乏明确的规定,消费者无法获得完善的售后服务; 70%的众筹项目存在延迟交付、“跳票”的情况,很容易引发用户的信任危机。
,从而动摇众筹作为融资方式的生存基础;众筹项目被抄袭的风险更大。
只要参与众筹,信息一旦公开,抄袭的风险就会增加。
如果不参与众筹,就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推动项目前进,这实在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此外,虚假众筹行为盛行等问题也普遍存在。
造假数据、为线上产品制造虚假繁荣,已成为行业潜规则。
别说国内巨头,就算是苹果、谷歌这样的国际巨头,他们生产的产品应该是行业内最具竞争力的,但最终还是难逃厄运。
谷歌眼镜刚上市时就如同一枚深水炸弹,获得了巨大反响。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
同年 11 月,谷歌关闭了其唯一的实体零售店。
今年1月,谷歌宣布将停止生产谷歌眼镜。
与Google Glass类似,我国首款眼控智能眼镜aGlass在年后几乎没有任何消息。
众所周知,国际巨头苹果公司以产品闻名,但在智能硬件方面却屡屡遭遇阻碍。
数据机构IDC发布了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最新报告。
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Apple Watch 销量减半至仅 1 万台,市场份额从 72% 下降至 47%。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仅是Apple Watch,整个智能手表市场都在经历巨大的下滑。
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为1万台,比去年同期的1万台下降了32%。
显然,智能手表行业集体陷入黑暗。
据媒体报道,苹果推迟发布第二代Apple Watch与不断恶化的市场状况有很大关系。
毫无疑问,智能硬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现有的智能硬件产品有些“鸡肋”,过了保鲜期就会被丢弃。
这与产品未能击中用户痛点有很大关系。
单纯依靠一个概念或噱头,这些产品将不再成为用户冲动购买的理由。
后期,只有真正好的产品才能打动用户。
从智能硬件企业来看,很多方面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近日,CEO周鸿祎发表声明:智能硬件不能免费,引发行业热议。
要知道他就是靠免费策略在安防市场站稳脚跟的。
然而,这种久经考验、对消费者具有巨大诱惑的免费策略,如今却被证明在智能硬件产品中行不通。
这说明,除了销售产品赚取差价这种简单的盈利方式外,智能硬件的其他盈利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远没有想象中的成熟。
综上所述,很明显,看似实现了快速增长的智能硬件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整个智能硬件市场还存在很多发展瓶颈需要解决,比如产品生产成本高、量产困难、技术限制导致功能略显单一、对用户痛点解决不够、能力不足等更换原装产品等都归结为用户体验差。
但随着技术的提升和资本的进一步支持,毫无疑问整个行业在未来几年将会变得更加成熟。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未来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令人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