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一加携手哈苏,正确的想法遇见正确的“他”

时间:2024-05-20 02:08:25 科技赋能

在一加手机的历史上,不乏跨界合作的例子。

最近一个被外界熟知的案例是在2016年,当时一加宣布与迈凯伦战略合作,将迈凯伦的经典元素运用到手机设计中,并推出了一加6T迈凯伦作为五周年礼物。

定制版、特殊的纹理和色彩的应用都让它看起来如此与众不同,很大程度上也将一加品牌介绍给了更多的大众消费者。

但携手哈苏对于一加来说是一次完全不同的尝试。

在3月8日举行的“一加影像通讯大会”上,官方正式宣布与哈苏达成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以刷新移动影像新标准为目标,从自然色彩、专业体验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开发。

合作共同推动移动影像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向前发展。

此次合作的成果就是一加丨哈苏移动影像系统。

一加与哈苏共同建立了哈苏自然色彩优化解决方案,通过舒适自然的色彩表现,进一步提升一加手机的画质。

同时,“哈苏专业模式”结合传感器级色彩校准也将给专业用户更大的后期处理空间。

据一加在发布会上公布的消息,未来该公司将与哈苏在影像相关的更多维度进行合作,共同定义影像体验的技术标准,共同开发创新影像技术,不断完善一加丨哈苏手机成像系统。

与以往不同的是,一加与哈苏的合作更像是传统影像与移动影像之间的融合推广,而不是简单的品牌联盟。

在一加宣布与哈苏合作之前,手机行业已经有华为徕卡和Vivo蔡司等组合,所以人们可能不会认为这种跨界有什么问题。

相反,一加为何选择哈苏而不是富士、佳能、松下等影像品牌,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点。

这个问题如果细分到细节,其实是两个话题的结合体:为什么要和传统影像品牌合作,以及为什么哈苏是最终的合作伙伴?我们先来说第一个话题:为什么要与传统影像品牌合作。

回顾近年来手机影像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事实上,厂商越来越依赖硬件规格来竞争。

无论是高像素还是大鞋底,都逃不出这个范畴。

不使用定制传感器,被称为旗舰似乎太尴尬了。

不断提升硬件规格,其实无论从行业发展还是用户体验上来说都没有劣势。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并不排斥这种现象。

但显然,硬件的发展会出现瓶颈,尤其是手机产品。

归根结底,成像只是其众多功能之一。

由于物理空间的限制,很难像传统相机那样自由使用。

当硬件参数遇到天花板时,调整方向就成为厂商必须面对的事情。

而作为手机影像两条腿之一的影像系统,自然也将成为新的赛道。

回顾如今各个公司的影像系统策略,你会发现界面可能不同,滤镜风格可能不同,可玩性看似强弱,但底层核心逻辑其实是一样的,并且大方向是一样的。

注重全场景覆盖,更加“傻瓜式”操作和应用联动。

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好看、好用。

使可用性变得更好相对容易,但使其美观却很难。

在好看方面,其实手机厂商经过长期探索,已经做得足够好了。

任何主流旗舰拍摄的图像都还不错。

而且由于手机本身就是大众消费产品,相机的调整是可以随着时势而变化的。

符合主流审美就足够了。

然而,当所有厂商都掌握了这个秘密之后,“好看”这个词似乎就不那么值钱了。

如果想要打造出差异化或者有辨识度的影像体系,就需要给好看加上一个定语:标志性的好看。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一加CEO刘作虎也坦言,“这两年,行业对图像参数的追求几乎达到了顶峰,普通用户很难意识到差异,所以我们会付出更多”关注一些感性的东西。

”颜色,这是一加做出的选择。

如果你对成像领域足够了解,听到过色彩这个词,你就应该明白为什么一加选择哈苏作为最终合作伙伴。

神奇的自然色彩系统是哈苏最大的优势,完美契合一加的诉求。

当然,所有成功的品牌联盟都不是“一厢情愿”。

在与刘作虎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两家公司其实早在2016年就已经有过接触,去年再次坐在一起商谈合作时,很快就达成了协议。

根本原因是“大家的哲学”。

非常一致,就是要追求极致。

”对于一加来说,除了提升品牌形象外,与哈苏的联手,哈苏色彩体系和测试流程、标准、框架对于公司未来影像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

然而,品牌联盟始终是基于双方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加在数字影像方面取得的成就,必然会推动哈苏整体影像能力的进步。

一加宣布与哈苏合作的同时,也公布了公司未来的影像战略。

例如,未来三年,公司将投入10亿预算用于影像研发,定制相机、传感器等硬件设备,建立影像研发中心,持续部署前沿技术,继续发展影像领域。

如果说目前手机影像的发展还是以传统相机为基础,那么当硬件规格达到人们理想满意的水平时,一些感性的东西就会成为真正决定上限的关键因素。

一加选择的颜色是为了提前验证其中一个答案的正确性。

这道题的考官是像你我一样的普通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