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京东联合18家冰箱企业联合发起“京东智能冰箱联盟”,推动冰箱智能化转型家电行业。
智能设备所依赖的平台发展更加稳定,以京东智能服务平台为代表的终端、数据、内容、服务的智能生态模式日趋成熟。
智能硬件真正从早期采用阶段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至此,京东联合易观发布了《中国智能硬件创新产业发展分析》报告,对当前智能硬件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预测。
多场景、多终端的智慧生活已经无缝连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传感器等技术的进步,智能硬件在人机交互方面变得更加完善,而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的普及,让整个智能生态系统奠定了互联网的基础物联网,带来的是多场景、多终端的智慧生活。
通过终端+平台的方式,将各种服务渗透到您生活的各个场景。
这个场景可以是出行、医疗、家居、社区等一系列的配套服务。
报告显示,随着此类场景的渗透,预计2020年中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亿元,同比增长20.63%,2020年预计将达到9000万元。
2018年。
从京东大数据还可以看出,购买智能电视的用户中,28%购买了智能家居产品,14%购买了健康监测产品。
这种相关性也是基于场景的。
非常好的表现。
平台化连接数据和服务。
智能设备不再单独工作。
事实上,场景的出现不仅是用户购买行为造成的,也是智能设备平台化的必然结果。
在多家互联网巨头的推动下,智能设备的平台化发展,促进了各类智能硬件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了跨品牌、跨品类的连接。
报告显示,在京东微联平台上,超过80%的用户购买过1-3台智能设备并绑定,每月新增SKU数量同比峰值增长超过80%。
进一步证明,平台化促进智能设备更好的用户体验,“独立”的智能设备将不再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通过入门级智能硬件设备,平台化不仅带来了事物之间的连接,还将内容和服务连接到它们,极大地扩展了智能设备的使用空间。
此外,语音交互、智能音箱的兴起,也将下一代人机交互带入场景。
报告显示,以叮咚智能音箱为代表的语音助手音箱产品的用户评价得分高达4.9分,充分说明了用户对语音交互的欣赏程度。
认出。
未来,各种智能硬件必将成为众多内容展示的载体。
智能购物、智能出行、智能娱乐等内容将融入智能硬件的使用场景,单一智能将不再出现。
利用大数据挖掘智能用户的潜在需求,平台化带来的不仅仅是硬件级的服务,还有用户行为数据的资源池。
通过这个资源池,厂商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正如你在这篇关于京东与易观合作的报告中看到的那样。
购买量前20名的智能硬件产品品类分布中,女性更青睐智能体脂秤等产品,男性则更关注行车记录仪、无人机等产品。
26-35岁用户是购买智能硬件的主流用户群体,25岁以下用户更青睐智能相机和智能手表。
已婚用户对儿童手表、扫地机器人、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等智能家居需求更加强烈。
由此我们推测,已婚用户首先会完成场景化的智慧生活体验。
这些用户需求其实并不容易被察觉。
对于制造商来说,拥有这些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从而改进产品和优化服务。
正是因为有了京东这样的平台的支持,我们才能获得多维度的用户画像数据,将设备数据与用户数据结合起来,实现价值最大化。
场景定义智能时代,平台化带来的海量数据信息可以让智能变得更加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