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青州智航完成新一轮融资,“无人小巴”角逐万亿城市出行市场

时间:2024-05-20 00:47:54 科技赋能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Waymo背景的自动驾驶公司,青州智航在过去的一年里名声大噪。

其推出的龙舟ONE已在苏州、深圳、武汉等多个城市上线。

已在苏州启动全国首个5G无人公交项目并常态化运营,在深圳推出全国首个无人公交月卡,今年还将推出全国首个无人公交服务。

无人驾驶共享在线巴士。

3月4日,自动驾驶领先公司青州智航宣布获得数千万美元A1轮投资。

作为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企业,青州智航瞄准了万亿级的未来城市智慧出行市场。

其部署的龙舟一号(又称青州无人车)已在多个城市部署,是目前城市数量最多的公共道路。

无人巴士项目方面,本轮融资将用于继续打造自动驾驶“自动化生产超级工厂”。

针对万亿级未来城市智慧出行市场,公司推出龙舟系列无人驾驶公交车,主要应用于地铁专线、微循环公交车、共享网约车、快速公交、公园通勤等一系列场景轮渡、风景名胜观光旅游。

青州智航采用“高峰微循环+淡峰网上预约”的运营模式,解决传统公交车非高峰时段空载率高的问题,打破无人车与无人出租车的界限,创造更广阔的空间和更绿色的环境。

以共享的方式为人们提供出行服务。

未来,青州智航还将推动其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在更多智慧城市场景的落地。

青州智航的核心技术包括大规模智能仿真系统、自主学习决策规划框架以及多传感器融合和时序融合解决方案。

与传统的无人车部署方式不同,青州智航在现场测试前会利用其智能仿真系统进行大量的模拟测试,使其首次上路就非常可靠、安全。

依托这些核心能力,青州智航将工程师时间转化为机器时间,希望打造自动驾驶“自动化生产超级工厂”。

青州智航创始人于谦认为,自动驾驶是万亿级超长期赛道。

从长远来看,这将是一场人才、数据、资金使用效率的争夺战;如何结合场景进行有效商业化是现阶段的问题。

重点方向、先进的技术路径和正确的系统玩法将是长期成功的关键。

青州智航龙舟ONE无人驾驶微循环公交车:L4级无人驾驶的最佳落地场景青州智航认为,短期内最适合无人驾驶的场景既不是传统公交车,也不是出租车,而是公共交通领域的新技术。

物种 - 处于爆炸阶段的微循环总线。

微循环公交车具有车身小、线路短、运行灵活、周转快等特点。

他们可以及时疏散车流,保证公共交通系统的速度和效率。

微循环公交保证了公共交通系统的速度和效率。

微循环公交场景有四大特点:一是中低速行驶时,乘客对车速的期望可控,车速维持在20km/h至50km/h之间。

其次,小巴在同一条路线上反复磨练的固定路线,可以更好地保证行车安全,并且可以与V2X结合,实现红绿灯优先和预警。

第三,多人出行具有社会效益,在公共道路上享有优先权。

第四,商业模式将用户与客户分开。

青州智航提供用户所需的服务,客户进行购买,可以快速实现商业化闭环。

青州智航龙舟系列无人驾驶公交车基于自主研发的“Driver-by-QCraft”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主要特点是高配置、低性能,采用Robotaxi技术打造。

功能上,可实现高度盲区感知,支持无安全人员操作,拥有5G+V2X车载显示系统。

作为龙舟系列无人驾驶公交车的首款无人驾驶版本,龙舟一号的车速达到每小时20至50公里,可以在城市开放道路上合法运营。

与美国大力发展自动驾驶出租车不同,中国正在寻找更适合本国国情的自动驾驶场景。

2020年12月30日,交通运输部公开发布《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指出在自动驾驶客运出行服务方面,支持探索开展封闭式快速交通中自动驾驶公交通勤出行??示范应用系统、工业园区等领域。

“公交优先”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对精细化城市管理的重视。

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运行的基础设施,可以满足居民出行需求,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实现节能、绿色减排,推动城市创造更大经济效应。

目前,我国城市公交车已逐步实现全面电动化,下一步将走向智能网联化、互联化、共享化。

此外,自动驾驶的初步落地需要大量投入,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主体的共同努力。

从全球范围来看,具有强大社会资源动员能力的中国将率先大规模实施,并迅速降低实施成本。

争夺万亿城市智慧出行市场,“高峰微循环+淡季网约车”运营模式的具体做法是在淡季释放部分车辆,作为多人网约车使用网约车,利用智能算法将同一路线方向的乘客进行分组,进行即时匹配,提供更宽敞、更绿色的共享出行服务。

“高峰微循环+平峰在线预约”的运营模式是一个无限广阔的蓝海市场。

据IDTechEx发布的《Robot Shuttles and Autonomous Buses 》报告显示,2019年仅固网无人系统的市场规模就将达到1亿美元,自动驾驶网约车的市场规模更大。

据瑞银分析,2020年全球无人驾驶网约车市场规模或将突破2万亿美元。

苏州青州智航运营的无人驾驶公交车中国对微循环公交车的需求已经非常旺盛,并将进入井喷期。

以福州为例,目前福州有2条地铁线路运营,运营里程58.5公里,设车站46座。

开通地铁接驳线路25条,投放微公交近100辆。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4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0.5公里,设车站11座。

保守估计,全国开通地铁专用连接线将超过1万条,微巴缺口将达数万辆。

随着公共交通规模的扩大,微循环公交车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传统公交车空载率高、机动性差。

这也迫切需要共享网约车等运营更加灵活、定价更加市场化的车辆来平衡局面。

无人小巴适应性强,复制扩张边际成本低,规模经济显着。

商业壁垒一旦形成,新进入者就很难打破。

对于青州智航来说,本轮注资将帮助其快速建立业务壁垒,持续引领自动驾驶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