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达摩院青橙奖申请正式开启。
作为发现中国科研新星的重要“风向标”,青橙奖将向35岁以下全职在中国工作的科研人员开放。
将评选出15名青橙奖获得者。
每人都将获得阿里巴巴公益的特别支持,并免费获得万元奖金任你支配。
同时评选出30名“最具潜力奖”,每名奖励10万元。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进入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征的“大科学”时代。
许多重要的原创性成果植根于基础科学研究,诞生于跨学科领域。
今年的青橙奖进一步鼓励青年学者以数据科学为基础,与更多领域建立交叉创新。
从参与领域来看,除了往届的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新兴交叉领域、数学、物理、化学、材料、生命科学、医学、天文、地理等领域外,今年的青橙奖新设立了农学和大气科学。
基于数据科学的交叉创新为传统学科带来了新工具、新范式,也为解决事关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开辟了突破口。
以去年的青城学者为例,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和里京针对“中国没有自己的海洋数据集”的空白,自主构建了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数据集。
国内外广泛使用,有力支撑了应对气候和海洋变化。
国家需要。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曾野路提出基于植被荧光和辐射传输模型的定量遥感,显着减少了卫星数据成像误差,为碳中和和粮食安全研究做出了贡献。
进入AI时代,AI for Science也正在为跨学科创新注入新的内涵。
对此,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给予积极评价:“人工智能正在给所有科学带来不可阻挡的改变,引领跨学科创新,改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面貌。
站在世界社会发展的最前沿,达摩院青橙奖持续关注中国青年科学家的发展,尤其鼓励跨学科、前沿创新。
”姚期智长期关注我国一流科技人才的培养。
他进一步表示:“中国既需要纯粹的好奇心,也需要自由。
探索的理论家也需要解决问题推动进步的实践者。
但无论什么样的创新科学家,都需要长期稳定的支持和鼓励。
清华大学代表了大学信息学院院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认为,青年科学家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像一只鸟,飞得更高,看得更远;另一只,有工匠精神,探索每一个细节,他们会慢慢走向学科交叉,在前沿交叉领域取得创新成果。
一个原始的问题,因为你走过的路没有被别人走过。
希望青年科学家敢于挑战困难,探索未知,用智慧和勇气攀登科学新高峰。
同时,他们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鼓励。
据悉,达摩院绿色奖报名截止至北京时间6月28日24:00。
申请者年龄应在35岁及以下(202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已获得博士学位,全职在中国高校、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可通过自主申请、专家提名或专业学会提名三种途径参与。
秉承公正、严谨的原则,青橙奖将组织国内外专家进行形式评审、交流评审和答辩评审,最终按照理论贡献、科学探索、技术突破和工程实践四类评选公布获奖名单。
青橙奖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达摩院于2016年发起,是业内最早专门为中国优秀青年科学家设立的公益学术奖项。
第六届以来,青橙奖已向国内2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9名青年科学家颁奖,其中包括姜文帅、魏东毅、白锐等新一代科研榜样,支持他们不断创新突破并激励广大民众。
青年才俊勇于探索科学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