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B站陈睿:未来最文艺的创作者可能是视频王牌

时间:2024-05-19 16:30:52 科技赋能

5月20日,中国国际智能通信论坛在江苏无锡正式举行。

围绕“新时代智能通信”的论坛主题,董事长、B站CEO陈睿发表了题为“《「视频化」浪潮下互联网视听发展新趋势》”的演讲。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

根据数据推算,陈睿表示:“未来五年,中国的视频用户将达到12亿。

也就是说,未来所有的中国互联网用户都将成为视频用户,到那一天,我们的内容产业将真正发生改变。

”据此,陈睿认为,在“视频化”的巨大趋势下,视频将成为互联网内容的主流,包括过去的文字、声音等媒体表达形式,大部分都将是创作者的艺术作品。

同时,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视频将不仅仅包含内容,而且随着设备和技术的升级,视频创作将无处不在,充满每个角落。

以下为陈睿演讲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要分享的话题是《视频化浪潮下互联网视听发展新趋势》。

社区,是中国年轻用户最集中的平台之一。

根据我们一季度财报,我们的平均月活跃用户为2.23亿,其中78%是18岁至35岁的年轻人。

可以说,中国每两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个是哔哩哔哩的用户。

同时,我们的用户主要分布在城市,是高学历的用户群体。

据统计,B站和高校的渗透率达到82%。

我一直相信视频是未来的一个巨大趋势。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截至去年底,我国视频用户规模已达9.27亿。

未来五年,中国视频用户数量将达到12亿。

也就是说,未来所有的中国互联网用户都将成为视频用户,到那一天我们的内容产业实际上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视频将成为互联网内容的主流,因为视频不仅是最自然的媒介,也是最适合受众的媒介。

文本可以出现在视频中,视频本身也包含声音和音乐,涵盖了我们过去的大部分媒体表达方式。

未来,作曲家、音乐家、作家、诗人都可能使用视频进行创作。

换句话说,大多数文学创作者未来可能会成为视频界的王牌。

在这个大趋势下,视频的类别也会发生变化。

过去我们说的视频90%是指电影、电视剧、综艺、动画。

未来,视频的表现形式将远远超出过去的这些类别。

我们可以在网上阅读知识、锻炼身体、购物、阅读各种评论。

B站就是一个例子。

目前,B站90%以上的视频观看量来自于用户创作的视频。

我们称他们为 UP 所有者。

目前,B站月活跃UP主数量已超过1万,他们创作了各种视频。

同时,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视频场景也将发生变化。

视频场景的中心曾经是电影院和电视台,但现在也包括了手机。

未来将拓展到家庭、智能汽车等各种场景。

视频也将从过去仅仅包含内容,转变为未来成为一种服务。

可以直接传达知识,也可以直接作为场景,可以去带货等等。

如果说未来互联网内容的主流是视频,那么未来宣扬主旋律和正能量的主要方式也将是视频。

比如B站出品的动画片《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全网浏览量超过6亿。

应该是国内知名度最高、传播最广的主旋律、正能量动画片。

去年在中印边境牺牲的烈士肖思源的微信头像使用的是《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形象。

这其实说明我们在主旋律、正能量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已经潜移默化地深入到了年轻人的心里。

视频也将成为主流媒体传播的主要形式。

例如,2015年在B站设立央视新闻账号,目前粉丝数已超过600万。

是B站最受欢迎的主流媒体账号之一,整个央视账号矩阵包括央视新闻、央视视频,B站粉丝加起来超过1000万。

同时我们也与央视有合作很多内容,比如去年我们和央视网合作的武汉解封直播节目《武汉复苏》。

这些都是我们与主流媒体合作的成功案例。

我认为视频的潮流也可以将我们的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五年来,我们一共制作了2部原创国产动画片,其中很多不仅在国内播出,还推广到了世界其他国家,比如《天官赐福》等等。

我们不仅在中国支持国产原创动画,还在日本投资日本动画。

近三年来,我们在日本投资制作了30多部动画片,占日本动画片产量的30%。

这也可以帮助我们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在纪录片领域,我们还与多家国际厂牌合作,将中国纪录片推向世界。

我们和国家地理频道合作的纪录片《未至之境》是关于中国的珍稀动物,比如大熊猫、金丝猴、藏狐等等。

这部纪录片拍得很好,不仅在中国很受欢迎,在国外也很受欢迎。

在世界其他国家。

这些中国珍稀动物将中国的形象带到了世界其他国家。

相信随着设备和技术的升级,视频创作将无处不在,充满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中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也将乘着视频化的潮流走出中国,传播到世界各地。

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