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落地

京东上市用了多少年?

时间:2024-02-29 23:16:05 技术落地

京东将于2014年5月23日上市,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京东的股票代码为JD。

京东全称是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自营电子商务公司。

上市以来,京东主要专注于各类电子商务和网上直销业务,并迅速在电商平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自2007年成立以来,十四年来,外界对京东物流的质疑不断。

“之前大家都认为京东物流烧钱,拖累京东竞争力,但恐怕没人当时就能想象到,如今京东自建物流的估值可能超过2000亿。

”长期关注京东物流的观察家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快报记者表示。

如今争议已经开始化解,外界对京东物流表达了更多的期待。

“市场对京东物流的预期可以从老虎证券之前推出的新项目中窥见一斑。

”老虎证券投研团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长远来看,京东物流仍然是一个稀缺标的,而整合供应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被看好,京东物流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还是值得期待的。

”创业十四年 如果说2007年之前的京东只能算是亚马逊的模仿者,那么2007年自建物流之后,京东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特色。

创业的故事已经被讲过很多次了。

2007年,面对客户对到货慢、货物损坏等物流相关问题的投诉,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不顾舆论,坚持自建物流。

当年8月,京东物流在北京开始小规模试点,2008年5月,京东物流在北京开设了5个配送站。

到2010年,京东自有配送已覆盖北京五环路。

“当时物流行业正在经历残酷的卸货装货,混乱不堪,京东无力改变这个行业,只是认为自建物流可以减少客户投诉,吸引更多用户来到京东,所以它开始建立自己的物流。

”人士向记者讲述了上述观察。

到了2010年,在残酷发展的快递行业,京东物流的用户体验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听朋友说,在京东买电子产品不错,就通过货到付款的方式订购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很快就送到了。

”北京一位京东长期用户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在京东购物的经历。

但真正让她记住京东的是后来的一次购物经历。

在京东平台的首次购物体验良好,用户又订购了热水袋。

然而半天后,用户就后悔了这次“冲动购买”。

“谁知道正当我准备取消订单时,京东的快递员打电话给我,说水壶已经送到了,我哭笑不得,但我还是签收了。

从此以后,我会记住京东。

”虽然在用户端获得了不少的口碑。

然而,京东物流自成立以来,却面临着无数质疑。

京东和今日资本的早期投资人徐新曾计算过,如果京东投资仓储配送一体化物流,单个城市单日配送2000单就有可能实现盈亏平衡。

对于2007年每天仅处理3000个订单的京东来说,建立自己的物流意味着长期亏损和烧钱。

而且,考虑到物流是一个模式化、高投入、人才和资产并重的行业,规模的持续扩张并不意味着烧钱的结束。

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曾断言,京东物流的重资产模式将严重拖累京东,影响公司整体发展,而阿里巴巴的轻资产模式,只会严重拖累京东物流的发展。

提供平台服务,不建物流,会更容易。

很多。

但这一次,马云失算了。

如今,京东物流不仅成为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开始走向自己的“造血”之路。

在实现专业化、规模化后,2016年底,京东物流正式向社会开放仓储配送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快递和物流云三大业务。

2017年,京东物流从集团中分离出来,独立运营。

开放的成果正在逐步显现。

听证会信息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京东物流营收分别为379亿元、498亿元、734亿元,2019年同比增长31.6%,同比增长47.2%。

2020年Q1,京东物流营收224亿元,同比增长64.1%,持续处于高速增长状态。

从外部收入来看,京东物流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29.9%、2019年的38.4%提升至2020年的46.6%。

从盈利能力来看,虽然京东物流2018年净亏损, 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27.65亿元、22.38亿元和40.37亿元,表面上亏损似乎更加严重,调整后,2018年和2019年亏损为16.15亿元。

9.24亿元,2020年扭亏为盈17.10亿元。

京东表示,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网络相关成本大幅增加,加上其他经营费用,以及可转换可赎回优先权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经营性亏损分享。

调整后的盈利情况进一步体现出京东物流已经具备了自己的“造血”能力。

京东物流的未来 从对京东物流的热情中,我们可以一窥投资者对京东物流的态度。

“京东物流是近期资产质量较好的新公司,也是京东旗下第三家上市公司。

”老虎证券投研团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道。

“因为京东健康此前的上市在资本市场上留下了印记,空间很大,上市首日暴涨56%,短短几天就将IPO价格翻倍。

因此,京东物流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参与其中。

”期间新增投资者超过137万,远超此前的热门股京东健康和农夫山泉。

”不过,首日交易,京东物流在短暂上涨后,呈现下跌趋势。

在专业人士看来,这与京东物流的发行估值以及当前整体IPO环境有关。

不过,综合多重因素后,京东物流首日表现还是可以接受的。

“根据京东物流2021年营收预测,目前PS估值约为1.9倍。

参考顺丰控股近三年平均PS估值2.1倍,京东物流目前估值合理,但与顺丰控股相比并不具备明显优势。

”。

老虎证券投研团队指出,“加上当前IPO环境相对低迷,京东物流首日表现符合预期。

”资本市场对京东物流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未来的增长潜力。

需要注意的是,京东物流所在的综合供应链物流服务市场是外包物流的一个细分领域。

与孤立的物流公司不同,综合供应链物流服务提供商有能力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包括快递、整车及零担运输、最后一公里配送、仓储及其他增值服务(如门到门)。

上门安装及售后服务)。

中投咨询报告显示,中国外包物流服务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预计将从2020年的6.5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9.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1%,高于2020年的6.5万亿元。

同期物流支出总额。

按照每年的增长速度,外包物流服务的渗透率预计将从2020年的44%增长到2025年的48%。

“京东物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或快递服务提供商, ”物流行业资深人士杨大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京东物流一直在探索生产车间等制造服务,整合供应链多个环节。

基于需求预测的服务帮助制造企业更准确地满足需求。

同时,杨大庆认为,京东物流、京东商城、京东科技等构建的服务协同超越传统快递企业的仓储配送一体化服务,帮助品牌商建立基于供应链的敏捷供应链体系流程优化。

此外,京东物流在物流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已确立优势。

“这些都让京东物流具备了综合比较优势。

”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结构的变化是其独立发展的直接结果。

证明。

目前,京东物流正逐步涉足高端制造企业的物流服务,探索产业链、供应链新的利润来源,也为京东在数字供应链生态中开辟新的空间。

”杨大庆指出,“未来,支撑京东物流的可能不仅仅是京东,京东物流可能会基于庞大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支撑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