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落地

历史上哪些偶然事件影响更大?

时间:2024-02-27 01:37:58 技术落地

腓特烈荣耀归来。

1904年5月,一对年轻的德国夫妇在美国纽约威彻斯特街1006号的一间公寓里聊天。

他的妻子伊丽莎白竭尽全力向丈夫表达她的思乡之情。

她的丈夫弗雷德里克也陷入了沉思。

他16岁时离开家乡巴伐利亚,至今已在国外旅行近20年。

满满的怀念瞬间涌上心头。

人们的生活大体都是这样的。

一个年轻人总觉得自己的小家容不下自己的梦想,但在远离家乡多年之后,他时常怀念那个温暖、朴素的小房子。

19年前,理发学徒觉得一个不到1000人的小镇无法维持他的生计。

19年后,这位纽约成功的酒馆和妓院商人觉得,如果不回到家乡,他的生活就会变得无趣。

最终,弗雷德里克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很快卖掉了自己的财产,带着8万马克(约合今天的50万美元左右)回到了德国。

他不想再流浪了,回到巴伐利亚后他立即将这笔钱存入当地银行,准备用它作为新生活的启动资金。

这一年,弗雷德里克35岁。

他与妻子结婚两年,育有一个可爱的孩子。

女儿。

偶尔严肃的内政官员当然欢迎巴巴罗萨重返地方官员。

虽然他不是超级富豪,但在这样的小镇里,拥有这样资产的人确实不多。

然而,正当腓特烈一家享受锦衣锦绣回到家乡的幸福时,一位手脚不善的内政小官出现了。

这位小官对他们一家并没有什么恶意。

他只是看了一下弗雷德里克之前的档案,因为他看到外面相当热闹,突然发生了一些事情。

该信息表明,这家伙乘船前往美国时尚未服完兵役。

他已经离开19年,完全超过服兵役年龄,严重违反了皇家内政部第9916号决议,其本质是恶意逃避兵役。

于是1904年12月24日,巴伐利亚内政部发起调查,并于次年2月公布调查结果。

当局给腓特烈的家人八周的时间离开德国,并取消了他的国籍。

这位回国者几乎愤怒了,向当局上访了几个月。

他认为自己16岁时出国谋生,并非刻意逃避兵役。

他希望内政部门宽大处理,允许他留在祖国。

最终,他改变了这两个国家。

僵化的德国官员最终拒绝了腓特烈的请求,一家人于 1905 年 6 月 30 日返回纽约,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祖国。

当年10月11日,他的大儿子在纽约出生。

他的父亲还抱有一些回国的希望,给孩子取名小弗雷德里克,保留了一些德国元素。

然而等了很久,他还是失望了。

1907年,第二个儿子出生。

这一次腓特烈放弃了一切想法,给孩子取名为约翰。

这个二儿子后来成为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

1940年代末左右,他将一台旧式静电加速器送给赵忠尧,间接启动了中国核工业体系。

至于他的大儿子,保守的小弗雷德里克继承了家族生意,并在房地产生意上发家致富。

1946年,小弗雷德里克还生下了他的第二个儿子,他给他起名叫唐纳德。

这个叫唐纳德的孩子至今对美国有着深远的影响……综上所述,116年前,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位内政小官员,随手翻了翻资料,发现一国的核工业加速了至少一年。

至少5年,让另一个国家“再次伟大”。

这还不够偶然吗?当然,我想很多人都已经猜到了 Frederick 先生的姓氏。

有一位皇帝偶然说了四个字。

于是,这四个字彻底颠覆了人们喝茶的方式,让全世界的人都爱上了喝茶。

他们还帮助中国赚取了数亿两白银,帮助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鸦片战争奠定了基础。

这个皇帝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1、劳模洪武元年正月初四(1368年1月23日),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国,正式建立了中华民族最后一个统一王朝。

汉人——明朝!元朝末年,军阀混战,天灾人祸时有发生,人民生活水深火热。

明朝建立之初,百废待兴,民不聊生。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朱元璋是一位平民皇帝,深知百姓疾苦。

他也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因此,朱元璋称帝后,励精图治,与民同息,严惩贪官,兴修水利,恢复生产。

然而天下久乱,民不聊生,民不聊生。

明朝是一个充满浪费的时代。

恢复国力、改善民生不可能一蹴而就。

朱元璋处理政事,与时间赛跑,熬夜谋衣食,勤政为民,成为天下第一劳动模范。

朱元璋对自己有多残忍?朱元璋全年只有三天休息日,冬至、春节和他的生日(农历9月18日)。

除了这三天之外,朱元璋一年四季没有休息日,每天必须上朝三次(上午、下午、晚上)。

公鸡一叫,他就开始上班。

狗已经上床睡觉了,但他还没有睡着。

他曾写过一首打油诗:群臣起床之前我就起床了,群臣都睡了我才睡觉。

还不如江南的富翁呢。

他身高五英尺,仍然拥抱着他。

这是他真实作品的日常写照。

朱元璋临终前曾说过:“三十一年有缘,不忧危险,日日努力,造福百姓”。

这就是他所说的和他所做的。

以洪武十八年(1385年)9月14日至21日这八天为例。

朱元璋审阅奏疏1660篇,处理国事3391件。

他平均每天审阅奏折200多条,处理国事400多件。

这只是朱元璋皇帝一??生的真实缩影。

毫不夸张地说,朱元璋是最勤奋的皇帝,没有之一。

这样的老板不仅自己不会偷懒,也不能允许地下人偷懒! 2、朱元璋喝茶。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的一天,朱元璋正在审阅该书。

此时,他已经当皇帝23年了。

23年来,他从来没有过劳动节假期的概念。

他每天都很忙碌,疲惫不堪。

不过,毕竟年纪到了,人到了晚年就变得有些困了(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此时已经63岁了)。

可是工作还没结束,他怎么能休息、睡午觉呢?于是朱元璋命人泡了一杯茶,养精蓄锐,继续努力。

当时朱元璋喝的茶是龙凤群茶。

龙凤团茶产于建安北苑(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凤镇),又称建安茶。

此茶自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起成为北宋皇家贡茶。

是一种品质优良的茶叶。

宋太宗赵光义剧照龙凤茶不仅受到宋朝皇室的喜爱,也深受王公大臣的喜爱。

王玉成、欧阳修、苏轼、蔡京等众多名臣都视其为珍宝。

自北宋以来,此茶一直为皇家贡茶。

因茶饼上印有龙凤图案,故名“龙凤茶”。

朱元璋作为明朝皇帝,必须要喝龙凤茶,这样才显得高端、有品位。

但朱元璋等了一个多小时,茶还没有端上来。

朱元璋忍住怒火,终于喝了一口。

我发现茶没有茶味,只是一点添加剂和各种味道。

朱元璋勃然大怒,你忽悠谁? 3.中国茶的历史。

事实上,下面的人并没有骗他。

那个时候喝茶并不容易。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饮茶历史的国家。

神话时代,神农尝过百草,最喜欢的是茶,能解百毒。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

直到先秦时期,中国还没有种植茶的迹象,甚至没有茶的存在。

只有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咀嚼茶叶,或将茶叶切成片,与葱、姜、山茱萸等混合制成药用饮料。

因此,在东汉时期编纂的字典中,茶就是“苦茶”的意思。

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开始逐渐兴起,制茶技术开始发展,茶成为士大夫待客的最佳选择。

最初,古人喝茶是用沸水直接煮新鲜茶叶。

晚唐的茶宴 唐朝时期,出现了嗜茶、精通茶道的茶圣陆羽(约733年—约804年)。

唐肃宗元初(760年)陆羽编撰《茶经》,标志着我国饮茶和泡茶技术的成熟。

当时唐代的主要饮茶方式是煎茶法。

喝茶时,将茶砖切一小块,磨成粉末,加入各种调味料,然后煮沸。

宋代的主流饮茶方式是将茶饼或散茶磨成粉末,倒入沸水,用竹串熬制茶汤,称为“点茶法”。

(点法和煎茶法都是磨碎喝的,没有太大区别,这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抹茶。

) 也就是说,在宋朝时期,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上至天子大臣,下至商贾仆从,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要咬一口。

宋徽宗《文会图》,宋代士大夫品尝茶(因为制茶技术的成熟,茶叶逐渐成为中原王朝的战略物资,因为少数民族很少吃谷物和蔬菜,平时也吃茶)喝奶酒、吃羊肉,所以摄入的茶叶中含有高热量的脂肪,他们需要喝茶来分解脂肪,防燥热,使人更健康,因此,茶叶成为中原王朝输入的重要物品。

到少数民族政权,如宋朝、辽国、西夏、吐蕃等政权。

贸易中,茶叶是最重要的商品之一)4、团被废除,团解体。

基本上,当时有两种茶。

一是普通人喝的散茶。

你可以取一些茶叶,用开水泡一下,然后喝。

简单、方便、快捷。

一是贵族男子喝的团茶。

这件事太麻烦了。

想要喝一口团茶,必须要经过这些步骤。

首先,泡茶、栽茶、采茶、蒸茶、捣碎、压饼、干燥、串绳、包装。

一个操作,茶饼就出现了。

想喝茶时,取出茶饼,开始泡茶。

泡茶有几个步骤:碎茶-花草茶-萝卜茶-将茶粉放入盒中-捏杯-点茶-搅拌茶粉-放置茶托-画花!完成这些步骤后就可以喝茶了!茶具是因为当时的贵族们认为喝茶是一件优雅的事情。

泡茶越复杂,就越显得高雅、有文化。

至于散茶,则只有普通百姓才喝。

我们受过教育的人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朱元璋喝一口团茶,就花费了数百劳力。

朱元璋很生气。

明朝时期,万物繁荣,民不聊生。

你们这些官员,浪费时间喝茶,简直就是犯罪。

朱元璋对团查深恶痛绝,因为团查费时、费力、费钱,浪费人力、财力。

团茶不好喝,该喝什么?散装茶叶!与团茶相比,散茶要好得多。

制作简单、方便、快捷,效果完全相同。

为此,朱元璋决定通过改变饮茶方式来扭转社会上的奢侈之风。

朱元璋下令“废团促散”,严禁喝团茶,全民喝散茶! “太祖苦心百姓,不再造龙珠,只采茶芽,以求进步。

”后来,随着朱元璋十七子宁王朱全的改进,明代的饮茶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唐代的炒茶法和宋代的饮用法被明代的饮茶法(即用开水冲泡茶)所取代,散茶在明代开始盛行。

明初,散茶只有三、四个品种。

后来又出现了96个品种。

红茶、绿茶、乌龙茶等发酵茶开始兴起并流行。

这样,喝茶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了,老百姓也能喝到价廉物美的茶了。

从此,中国人基本都喝散茶了(这也是我们现代人喝茶的基本方式)。

古画里,普通人喝茶。

而且“朱元璋废团促散”四个大字不仅改变了中国人喝茶的方式,也将中国散茶带到了世界。

5、中英战争 1550年,随着新海路的开辟,欧洲人了解到了“茶”的存在。

由于欧洲人平时多吃面包、奶酪、牛肉等油腻食物,因此非常需要喝茶来解腻、减脂。

因此,茶叶成为了欧洲人梦寐以求的高端产品。

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洲爆发,工人群体开始出现。

当时欧洲人提神抗疲劳的饮料有两种:咖啡和红茶。

与咖啡相比,红茶价格便宜、方便,而且可以缓解疲劳、帮助消化。

因此,欧洲普通民众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红茶。

而对于英国政府来说,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了欧洲茶叶市场,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咖啡市场。

为了打败荷兰,赚更多的钱,英国政府还大力提倡喝红茶。

问题是,几千年来,独家制茶的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中国手中。

欧洲人既没有茶种子,也没有制茶技术。

如果他们想喝茶,就只能从中国买。

所以仅从1700年到1823年,欧美就向中国出口了1.7亿两白银,其中大部分用来购买茶叶(茶叶占当时中国出口的80%以上),中国人赚了大量的资金。

以英国为例。

为了购买茶叶,英国每年向中国支付500万两白银,对华贸易逆差高达35%-40%。

为了扭转清朝对外贸易口岸的贸易逆差,英国想了两个办法。

一是向中国出口鸦片。

当时,为了继续赚取对外贸易收入,抵消鸦片带来的巨额白银出口,清政府开始增加对欧洲的茶叶出口,并提出了“以茶制夷”的口号。

然而,“茶治夷”最终失败了。

1838年,道光皇帝派林则徐到广东销毁鸦片,并下令全国禁烟。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进行了著名的虎门禁烟运动!虎门卖的鸦片从哪里来?林则徐用许多茶叶换来了他们。

林则徐用一箱鸦片换了5斤茶叶,从英国鸦片商那里换来了大量鸦片。

清政府的禁烟政策令英国人愤怒。

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

1840年6月,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清军惨败,中国近代百年屈辱史开始了。

然而英国人并不满足于此,很快他们就采取了撤除火力的措施。

英国人想出的第二个办法就是偷偷学习中国的制茶技术。

英国派遣了一个名叫罗伯特·福琼的间谍,他先将数万棵茶树和种子盗到印度种植园,然后将中国的核心制茶技术、设备和工人带到了印度茶园。

最终,英国最好的茶叶——大吉岭茶培育成功。

1888年,英国从印度进口的茶叶数量首次超过中国。

从此,印度取代中国成为欧洲最大的茶产区,英国彻底取代中国成为世界茶叶贸易霸主!结论,历史就是这么无奈。

朱元璋无心之举,让中国茶一统天下;道光皇帝画像。

英国人的无耻和清朝道光皇帝的不作为,导致中国开始沉沦。

历史的车轮无情地滚过,弱肉强食。

道光皇帝可以骂英国人无耻,但却无法改变中国被英国人任意欺凌的现实。

西汉时期的巫术灾难是偶然因素造成的。

汉武帝年间,游侠朱安石闪于宫前。

刘彻心中不悦,想要派人逮捕他。

主动逮捕他的人是公孙贺,他的儿子有腐败前科。

结果朱安世被抓后,揭发并举报了公孙和父子在狱中的腐败行为。

还散布谣言,称公孙和的儿子与公主勾结,咒骂汉武帝。

这让汉武帝非常愤怒。

他很迷信,就信以为真,杀了公孙贺、他的父亲、儿子和公主。

从此,宫里便有了埋葬巫娃娃来咒骂人的习俗。

调查巫灾的人名叫江冲。

他与汉武帝的太子刘矩有些摩擦,便打算陷害太子咒骂皇帝。

后来,由于父子俩之间的各种沟通不畅,以及性格相近,产生了不可挽回的误会,最终引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暴动,太子起兵追杀江充。

汉武帝受骗,也起兵消灭太子势力。

许多无辜者在这场内战中丧生。

后来汉武帝得知真相后后悔莫及,知道太子受了重重的委屈。

整个巫术灾难,直接改变了皇位继承人,杀死了数万人,而这件事的起因,只是皇帝眼前闪过的一个小剑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