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基础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网络协议等方面的综合性课程,对于学习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同学来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基础性。本文将针对通信网络基础第五章的内容,给出一些要点和习题解答,帮助同学们复习和巩固知识。
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协议和设备,以及常见的局域网技术。数据链路层是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一个中间层,它负责将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转换为逻辑上的数据帧,并进行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介质访问控制等操作。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有很多种,如HDLC、PPP、SLIP等,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和适用场合。数据链路层的设备主要有网桥、交换机和集线器,它们可以实现不同网段之间的连接和转发,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局域网是一种覆盖范围较小、传输速率较高、拓扑结构较简单的网络,常见的局域网技术有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等,它们分别采用了不同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和物理介质。
以下是第五章课后习题中的一些例题和解答:
1. 数据链路层提供给网络层的服务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数据链路层提供给网络层的服务有无确认无连接服务、有确认无连接服务和有确认有连接服务三种类型。无确认无连接服务是指数据链路层不对发送的帧进行确认,也不建立逻辑连接,适用于可靠性要求不高或误码率很低的情况。有确认无连接服务是指数据链路层对发送的每个帧进行确认,但不建立逻辑连接,适用于可靠性要求较高或误码率较高的情况。有确认有连接服务是指数据链路层在发送数据之前先建立逻辑连接,并对发送的每个帧进行确认,适用于可靠性要求最高或误码率最高的情况。
2. 什么是差错控制?差错控制有哪些方法?
答:差错控制是指数据链路层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差错控制有两种方法:前向纠错和后向纠错。前向纠错是指在发送端对数据帧添加冗余信息,使得接收端可以根据冗余信息自动纠正错误。后向纠错是指在接收端对数据帧进行校验,如果发现错误,则请求发送端重传。
3. 什么是流量控制?流量控制有哪些方法?
答:流量控制是指数据链路层调节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使得接收端不会因为处理能力不足而丢失数据。流量控制有两种方法:停止-等待协议和滑动窗口协议。停止-等待协议是指发送端每发送一个帧,就停止发送,等待接收端的确认,再发送下一个帧。滑动窗口协议是指发送端和接收端各维护一个窗口,窗口内的帧可以连续发送或接收,窗口外的帧必须等待,窗口的大小和位置可以根据确认和超时来调整。
4. 什么是介质访问控制?介质访问控制有哪些方法?
答:介质访问控制是指数据链路层在共享介质上协调多个站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避免冲突和碰撞。介质访问控制有两种方法:集中式和分布式。集中式是指由一个中央控制器来分配介质的使用权,如令牌传递法。分布式是指由各个站点自行决定是否使用介质,如竞争法和预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