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展

数字通信原理第三版毛京丽课后习题解析

时间:2023-06-28 00:57:00 信息发展

数字通信原理第三版毛京丽课后习题解析

数字通信原理是一门重要的通信专业基础课程,它涉及了数字信号的处理、传输和检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本文将对数字通信原理第三版毛京丽的课后习题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掌握本书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数字通信系统概述

本章介绍了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性能指标和分类,以及数字调制和编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问:什么是数字通信系统?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数字通信系统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信息传输的系统,它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源端、信道和目的端。源端负责将信息源(如语音、图像等)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必要的编码、加密等处理;信道是指传输数字信号的媒介,如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目的端负责接收并恢复数字信号,并进行必要的解码、解密等处理,还原为信息源。

问:什么是数字调制?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数字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如二进制比特流)转换为模拟信号(如正弦波)的过程,以便在模拟信道中传输。它有三种主要类型:幅度键控(ASK)、频率键控(FSK)和相位键控(PSK)。ASK是指根据数字信号的不同状态(如0或1)改变模拟信号的幅度;FSK是指根据数字信号的不同状态改变模拟信号的频率;PSK是指根据数字信号的不同状态改变模拟信号的相位。

问:什么是编码?它有哪些作用?

答:编码是指将信息源或数字信号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转换或添加冗余信息的过程。它有以下几个作用:

1.压缩:通过去除信息源或数字信号中的冗余或无关信息,减少所需传输或存储的比特数,提高效率。

2.加密:通过对信息源或数字信号进行变换或混淆,增加其安全性,防止被非法窃取或篡改。

3.检错纠错:通过在信息源或数字信号中添加一些额外的比特,使其具有一定的结构或规律,以便在接收端检测或纠正由于传输过程中产生的错误。

4.调制解调:通过对信息源或数字信号进行适当的变换,使其适应不同类型或条件的信道,提高传输质量或效果。

第二章 数字信号处理基础

本章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包括采样、量化、编码、滤波、变换等。

问:什么是采样?它有哪些主要参数?

答:采样是指将连续时间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离散时间的数字信号的过程,它有以下几个主要参数:

1.采样频率:指每秒采样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2.采样间隔:指相邻两次采样的时间间隔,单位为秒(s),它等于采样频率的倒数。

3.采样点:指每次采样得到的数字信号的值,它可以是整数或小数。

4.采样值:指采样点对应的模拟信号的值,它是一个连续的实数。

问:什么是量化?它有哪些主要参数?

答:量化是指将离散时间的数字信号转换为离散幅度的数字信号的过程,它有以下几个主要参数:

1.量化级数:指量化后的数字信号可以取的不同幅度值的个数,它通常是一个2的整数次幂,如2、4、8、16等。

2.量化间隔:指相邻两个量化幅度值之间的差值,单位为伏特(V)或分贝(dB),它等于量化后数字信号的最大幅度值与最小幅度值之差除以量化级数减一。

3.量化误差:指量化后的数字信号与原始数字信号之间的差值,它是一个随机变量,通常服从均匀分布或高斯分布。

4.量化噪声功率:指量化误差的平均功率,单位为瓦特(W)或分贝(dB),它反映了量化过程引入的噪声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问:什么是编码?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编码是指将离散幅度的数字信号转换为二进制比特流的过程,它有以下几个主要类型:

1.线性编码:指根据数字信号的幅度值按照一定的线性关系分配二进制比特,如脉冲编码调制(PCM)、增量脉冲编码调制(DPCM)等。

2.非线性编码:指根据数字信号的幅度值按照一定的非线性关系分配二进制比特,如对数脉冲编码调制(LPCM)、自适应脉冲编码调制(APCM)等。

3.熵编码:指根据数字信号的概率分布按照一定的最优准则分配二进制比特,如香农-费诺编码(SFC)、霍夫曼编码(Huffman)等。

第三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本章介绍了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性能分析和设计方法,包括基带信号、脉冲整形、符号同步、抽样判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