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Web前端 > CSS

4天时间,ZAO从刷屏到接受采访,在人工智能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如何走?

时间:2023-03-30 22:14:49 CSS

只需在应用程序上上传一张照片,您就可以将自己的脸换成明星的脸,成为影视作品中的主角。近日,一款名为“ZAO”的AI换脸APP火爆朋友圈。在走红的同时,也因隐私和安全问题引发了网友的集体焦虑。9月3日,工信部网站发布公告称,针对近期热议的ZAOApp网络数据安全问题,约谈相关负责人,要求组织自查整改。zao背后的狂欢与隐忧8月30日晚,一款名为ZAO的AI换脸APP突然被疯传。用户只需要用手机号注册,提交一张清晰的人脸照片,就可以“一键无缝”将你想要的明星脸换到自己身上,几乎可以造假。ZAO以其零门槛、操作简单、代入感强的特点,迅速在朋友圈引起了一阵狂欢。仅一天时间,它就登上了AppStore榜单的第2名。有评论说和抖音一样上瘾,“刷个通宵”。然而,狂欢过后,隐私和安全问题很快引发了网友的集体焦虑。人脸信息毕竟是一种“生物信息”,一旦泄露,其影响将远大于上网时数据信息泄露的风险。而且,网友们发现,“ZAO”的用户隐私协议简直就是霸道条款。虽然《ZAO》后来修改了用户协议,但并没有消除网友对AI换脸的顾虑。9月3日,ZAO用户隐私协议不规范、数据泄露风险等安全问题引发监管部门关注。目前,工信部已对相关负责人展开约谈,要求其进行自查整改。然而,一项“整改后,你还愿意在《ZAO》上玩换脸吗?”的网络调查显示。显示,大部分网友选择了“算了,还是不放心”。刷脸支付安全吗?对于用户来说,ZAO换脸服务最大的风险在于用户人脸数据的采集。除了隐私,换脸应用也被质疑存在支付风险。毕竟人脸、指纹、虹膜都是可以用来进行身份识别的信息。对此,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教授倪冰冰认为,无论目前的人脸识别算法或反攻击算法多么先进,仍然存在被人工假人脸攻破的风险.现在有反制Sample技术,在一些伪造的人脸识别图像或视频上,一个小的激活,比如局部改变颜色或纹理,就可以欺骗人脸识别算法,让这个伪造的人脸通过人脸认证,所以风险永远存在。在ZAO安全风险被质疑后,支付宝回应刷脸支付的安全问题时表示,对于网上各种换脸软件,支付宝的人脸识别技术目前还逃不过识别。不过,央视3.15联欢晚会此前曾报道,一张照片就能骗过人脸识别,更何况这次是动态“人脸”,警惕性不能放松。此外,还有网友担心如何保证我们的“面子”不被出卖,不流入色情产业链。毕竟谁都想要“面子”。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其实,AI换脸并不新鲜,ZAO也不是第一个发明。在苹果、安卓应用市场搜索“AI换脸”主题,还有“AI换脸”、“美颜科技”、“团子相机”等产品。早在2017年底,一位ID为“deepfakes”的国外网友就创建了AI换脸算法deepfakes。这个AI换脸程序曾经风靡国外。后来,因为有人将这项技术应用到色情视频中,许多公众人物成为受害者,随后被屏蔽。然而,人工智能换脸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直到现在。比如今年年初,B站UP主“变脸师”就利用这项技术,将94版《射雕》中朱茵饰演的黄蓉换成了杨幂的脸。未来已来,人工智能应该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发展?倪冰冰建议,从法律监管的角度,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目前人工智能的应用,哪些领域可以应用,哪些领域不能应用,是否可以应用。应用于某些领域,应遵守法律底线。另一方面,从人工智能研究者和应用提供者的角度来看,他们应该形成自我约束的伦理规范,什么可以研究,什么不能研究,这些约束应该以行业标准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且对公众开放、接受监督,让普通人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而不必担心其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