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毅,老程序员,写代码快10年了。在朋友眼中,她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日语、热爱摄影、跑马拉松,或者是一名合格的咖啡师。每次有朋友来访,她都会拿出心爱的咖啡机,精心准备一杯香喷喷的咖啡。在这次采访中,她将告诉我们她是如何走上编程人生,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成为独一无二的TechLead,以及她所向往的不一样的人生。学霸和资深电子游戏专家在谷歌女性开发者大会上发表演讲时,有没有提到自己在初中和高中就喜欢玩电子游戏,父母会用游戏机作为奖励?冯毅:对。我父母对我有要求,只要我能达到这个要求,他们就可以了。因为我在高中之前就被认为是尖子生,所以他们认为我不需要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所以他们不介意玩游戏。另外,我一直给他们灌输一个观点:玩游戏有利于智力开发。正好我的成绩还不错,正好我爸妈很宠我,正好我喜欢游戏机……日本游戏攻略秘籍其实游戏和孩子的学习不一定是对立的事物。冯毅:对,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自律。虽然我也花时间玩,但我并不沉迷。我知道一个学生应该做什么。其实我读高中的时候,是在一所重点中学的重点班读书,所以突然觉得竞争一下子变得激烈了。以前那种“聪明就不用多读书”的想法在高中是完全不适用的。所以,高二的时候,为了控制自己玩游戏,我开始住校。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对编程感兴趣的?冯毅:开始编程的时候,我在小学的时候就参加了计算机兴趣班。当时,我也很困惑。我不能说我对它感兴趣,但我觉得它很有趣。几年后自己编程这件事可能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但是如果要回到编程最早的时候,当你开始写程序的时候,那时候确实是一个计算机兴趣班。现在有了孩子,你会让他学少儿编程吗?冯毅:不会。我不会强迫孩子做任何事,我会把父母的理念用在孩子身上。这可能和很多人的心态不一样,就是我不需要用孩子来证明我的东西,也不需要用他来实现我的梦想。如果我有梦想,我仍然会努力去实现它。全栈工程师的危机感你在APPAnnie中的称号是全栈工程师。在您看来,作为一名全栈工程师,应该更注重技术还是全局思维?冯毅:我在AppAnnie的工作一部分是做前端,比如JavaScript和CSS,另一部分是做后端,就是用Python写的Web应用。我觉得既要注重技术,又要注重大局观。现实就是这样。如果公司的技术栈比较丰富,整体的软件架构也很完善,其实就算你是全栈工程师,也没有太大的自由度来决定这个东西到底该不该在上面实现前端或后端。现在,我其实更偏重于后端,因为我真的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跟前端。大局与前端、后端或全栈无关。大局是由我在团队中角色的转变带来的。比如最早的时候,我只负责一个产品线,目标可能是做好这件??事情。;现在我负责四个产品线,我可能要考虑如何最有效的做好这四个产品线,我会考虑一些跨产品线的解决方案。成为全栈工程师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很多人都愿意成为全栈工程师。你有过自我膨胀或骄傲的时期吗?冯毅:没有。这种膨胀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懵懂的恐惧感!虽然我在公司是做全栈的,但是我使用的前端技术受限于现在公司的技术。我可以掌握公司需要的这些前端技术,做好产品,但是我知道前端是一个发展非常快的领域,更新的框架很多,但是我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每一项技术!所以我一直有这种感觉,我也一直在督促自己不断学习去理解各种前端框架技术。我希望我能成为一个精通所有领域的人,但我只能在某个领域或我更感兴趣的领域做得更好。就像你说的,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太有限了。我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如此丰富多彩?冯毅:我觉得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认真的做每一件事,用非常严谨认真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的所有小事。拍照也是一样。如果只是走到马路边随便拍,不考虑如何更好地构图,那不能称为摄影。顶多是一个人拿着手机拍照。既然选择去做,何不多花点时间把这次活动做好呢?为什么不研究如何构图,如何搭配颜色等等?比如跑步,我已经开始跑5公里了,为什么不跑21公里呢?既然能跑21公里,为什么不追求42公里呢?我觉得是用匠心做匠心!马拉松奖品我是那种有危机感的人,你看不出来吗?是的,说不准。冯毅:我被很多危机感追着跑,一定要让自己跑得快一点。遇到新的东西,自己不太理解的时候,我会强迫自己花时间去研究,让它成为我知识的一部分。女程序员在团队中有什么优势?冯毅:其实以我现在的水平,比如带团队,成员不会有因为你是女性就应该优待的想法。大家都已经习惯了。刚进部门的女程序员会有优待吗?冯毅:面试的时候,男女程序员的选择标准是一样的。但是入职之后,反而大家对女生的要求会降低,或者当女程序员做出一些成绩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了不起”。我觉得这种烦恼不会出现在面试的时候,而是初入职场的时候。要获得同样的认可,女性程序员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您认为缺少女性程序员的原因是什么?冯毅:我觉得是社会上的刻板印象。这种与生俱来的偏见会打消一些女孩想成为程序员的念头。他们会听到很多声音:你不合适,或者你做不好,或者这个很累,你坚持不下去,导致一件事情还没开始就被否定了。我是“逆反”型,越说自己不行,越要证明自己行。我以前在公司有一个很好的同事,她一直是我的榜样。她有两男一女,三个孩子都是她一个人抚养长大的。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在生第三个孩子之前,她还在为丈夫和两个儿子准备饭菜。生完女儿一周后,我就开始照顾女儿,然后照顾两个小男孩上下学,然后做饭。所以,当我觉得自己很累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她。我欣赏的不一样的生活,是因为你也曾在国外工作过一段时间。您认为国内外IT企业的差异是什么?冯毅:还是有区别的。最大的不同就是国内人员流动比较频繁,跳槽特别频繁。然后在中国,公司里年纪大的程序员比较少。从认可度上来说,感觉国内程序员太多,资源无处不在,所以程序员在公司的整体认可度可能没有国外高。比如产品经理和程序员的关系地位问题。你希望将什么样的感恩生活态度传播给身边的同龄人?冯毅:我觉得有必要合理看待工作在生活中的比例。可能因为身在北京,大家都变成了一个非常刻板的群体,把工作当成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国外,平衡要好得多。如果在工作上花太多时间,自己的时间就会缩短,很多更好的生活方式可能就找不到了。其实我觉得在北京工作很好,有很多展览,话剧,歌剧,画展。如果这些都是大城市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我们却享受不到,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辛苦工作留在北京呢?冯毅拍摄的星空,不如和我一样住在天津,做两座城市之间的通勤者。人们经常问我,“每天花4个小时在路上值得吗?”我不知道这是否值得。我只是觉得在中国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工作和生活一定要在同一个城市”这样的想法。不过我记得在悉尼工作的时候,很多同事其实都住在A市,然后跑到B市上班。这只是从家到公司的一种出行方式,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每天的京津城际车程虽然有点长,但那是属于我的时间,是最重要的可以用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和阅读的时间。我还想告诉你,你可以在天津生活,在北京工作。如果你觉得自己坚持不住,可以想想我,因为我可以坚持三年,怀孕期间也可以坚持。我相信,如果你有这个想法,你应该能够坚持下去!更多精彩,微信加入图灵专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