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三个月后,国美集团“三驾马车”之一的三联商社出人意料地宣布“不卖家电”。 2015年12月28日,三联商社发布公告,拟以9亿元收购手机代工厂德精电子100%股权。不卖家电的举动,不仅解决了行业长期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也意味着国美加快了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布局。 三联商社不再卖家电 三联商社的新选择是智能手机产业链。
据三联商贸公司提供的信息,德晶电子业务目前涵盖研发、设计、加工、生产等智能移动通信终端全产业链。客户包括联想、中兴、TCL、兴飞、海信、海尔、康佳等国内众多知名手机品牌厂商。 其中9亿元,三联商贸公司以现金支付1亿元,其余8亿元以向交易对方发行股票的方式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三联商贸有限公司宣布将发行股份向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西藏紫光展锐投资有限公司、三边国际贸易(北京)有限公司 公告显示,交易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将由2.53亿股增加至3.82亿股,但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黄光裕,国美电器大股东。
其中,国美控股、三边贸易同样是黄光裕控股的公司,而紫光展锐则属于紫光展锐集团,拥有通信芯片设计等资源。 交易完成后,第一大股东山东龙基道的持股比例虽有所减少,但仍以10.46%位居第一。
据记者了解,山东龙脊岛是国美电器的全资子公司。 此外,国美电器母公司国美控股以5亿元现金、持股9.98%成为第二大股东。紫光展锐、三方贸易分别以2亿元、2亿元各持有3.99%的股份。 本次重组最大的意义在于,三联商贸公司的主营业务从此发生变化。
三联商社公告称,上市公司未来拟剥离家电零售资产,主营业务转型为智能移动通讯终端研发和制造。 事实上,预计9亿投资中,3亿将用于嘉兴研发中心项目、嘉兴智能终端制造中心项目、惠州产线自动化改造项目。
国美首席财务官魏巍告诉记者:“三联重组势在必行,三联将转型为智能手机连锁企业,成为一家科技公司,家电业务将分拆出来并与国美整合,这样可以解决“与同行长期存在的问题。竞争问题有利于三联商社的发展。” 2015年半年报显示,三联商社上半年在山东有6家门店正常营业,营收4.44亿元,同比增长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4万元,同比下降0.71%。
家电业务毛利率较2014年同期下降2.09个百分点。 化解同业竞争 三联商贸公司彻底改变主营业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存在的同业竞争与国美电器的竞争已经临近最后期限。 2008年2月,国美参与山东龙脊岛拍卖,以5.4亿元高价获得三联商贸有限公司10.69%的股权。
随后,国美电器全资控股龙脊岛,正式成为三联商社控股股东。 然而,以家电零售为主的三联商贸有限公司却一直与国美电器同行业竞争。
2011年6月28日,国美电器承诺自三联商社恢复上市之日起5年内彻底解决其与三联商社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这意味着,到今年7月25日,国美电器必须彻底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事实上,三联商贸有限公司已经是国美电器仅存的最后一个同业竞争问题。
在线下门店争夺土地时,国美发起大规模并购,先后收购永乐、大中、三联等家电零售企业。 这些公司中,永乐于2006年在香港退市,大众财报于2013年与国美合并。 去年7月,国美宣布将注入一家拥有近600家门店的非上市公司资产一举成为上市公司。
去年9月,国美集团旗下另一家企业中关村也宣布调整战略方向,从房地产业务转向医药电商。 值得注意的是,国美此前曾计划推迟解决与三联商社的竞争问题。 去年4月,大股东国美电器提出将与三联商社解决竞争问题的承诺延长三年。
但这一议案在随后的5月股东大会上被60.84%的高比例否决。 此外,三联商社转型智能手机行业也与国美的智慧战略有关。 去年9月,国美控股集团CEO杜娟表示,国美将重点研究包括核心零部件、智能能力在内的成熟产品,将利用大数据工厂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与智能芯片厂商合作,自主研发具有国美特色的智能手机。设备。
去年8月,她还表示,抢占手机屏幕是国美打造生态系统的关键。 “国美智能手机业务将通过自有平台研发、生产和第三方定制相结合的方式进军智能手机领域。
在手机制造领域,未来我们将构建以国美自主品牌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生态系统。” 全国消费电子渠道经销商联盟秘书长吴先健告诉记者,三联商社的跨境手机对于国美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发展。好处。虽然跨度有点长,但在资本市场上却是一个不错的题材。
看来国美并没有出售三联的想法。 他告诉记者:“去年,国美在终端市场、资本市场、线上市场都进行了大布局,未来五年,国美还会有很多资本动作,从休眠到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