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在和一位智能锁相关从业者聊天时,谈到了一款与他兴趣相关的智能锁产品。那款产品的设计非常好,我也很喜欢,但是价格确实不错。这是令人畏惧的。可对方却一脸得意的说道:贵是有原因的。
我们的智能锁可以防止小黑匣子! 看到对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笔者真是满脸黑线:防止小黑匣子成为智能锁最贵的资产? 抛开防小黑匣功能不谈,那款智能锁的功能亮点还是不少的。但防小黑匣真的能成为影响智能锁价格的理由吗? 不! 有些事情就是这么自然。智能锁作为耐用的电子消费产品,在设计之初就必须考虑到电磁干扰防护。
进去吧,这是高中生都会懂的理论知识,说是常识也不为过。换句话说,“智能锁可以被小黑匣子攻破”是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尤其是作为一款注重安全的产品。
事到如今,已经没有必要去探究“为什么会这样”了。不过,小黑匣子对智能锁后续的影响已经非常大了,有点“毁誉参半”。
幸运的是,智能锁已经走近了大众的视野,但弊端也更加明显:给大众留下了智能锁不可靠的印象。 虽然“小黑匣子打开智能锁”的消息已经流传很久,但相关说法却变得越来越神秘,比如“任何智能锁都可以打开”、“都可以“摇一摇就打开了”等说法至今仍可见,但笔者的实际操作却与各种传闻相差甚远。信息不对称使得智能锁的安全只能靠道听途说。
这也让很多智能锁厂商有机会为自己的产品“增值”。正如上面提到的“它比较贵是因为它防止了小黑匣子”的原因。
但对于智能锁来说,“防小黑匣子”应该和“防盗”一样是工作,不应该成为某款智能锁的亮点或卖点。让“防小黑匣子”成为智能锁高价销售的理由,是一种“收割智商税”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