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新空调能效标准解读:旧库存销售截止日期为2021年7月1日

时间:2023-12-20 14:53:48 数码发展

继持续至今的价格战后,国内空调行业近期因新能源空调的公布再次闹得沸沸扬扬。新能效标准正式实施时间。   2020年1月6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最新公告披露了空调器能效新标准GB 21455-2019《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 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该标准将取代两项旧空调能效标准GB 12021.3 -2010和GB 21455-2013将于2020年7月1日正式实施。

  一时间,各媒体对新能效标准将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各种解读。   旧库存销售截止日期为2021年7月1日  有媒体认为,“2020年7月1日正式执行,意味着目前市场上的家用空调大部分是一年前生产的。

”所有库存产品将于2020年7月1日失去销售资格。”  在各种媒体报道中,一直有同一个含义的解读,那就是:随着2020年7月1日新国标正式实施,留给所有空调企业的时间从现在开始,还有半年时间。  事实上,各种媒体解读给行业和企业制造的“紧迫感”是一种误解。

  据国家电网记者从熟悉新标准原文的人士处获悉,新空调能效标准第七条对标准的实施规定如下:“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发行。在此期间,对于标准实施日期之前发货或进口的产品,销售可推迟至2021年7月1日。”  这意味着空调企业仍可生产旧标准能效产品至少半年时间。

2020年的销售消化时间与之前媒体解读的所有老能效库存产品将于2020年7月1日失去销售资格有很大不同,正式执行日期为7月2020年1号也是旧标准产品的生产截止日期  据了解,空调新能效标准的具体能效限值要求已在2019年5月的标准审查会上通过,技术准备工作已完成各空调企业的周期都比较长,目前正处于全系列产品推出之前的最后准备阶段。  空调新能效标准实施的目的,客观上并不是要扼杀一些空调空调企业,而是使企业能够跟进布局新能效技术,从而推动空调行业整体能效水平的升级。

  根据工业在线提供的2019年前三季度家用空调国内销售市场定频能效占比数据显示,三级能效中,变频占48.8%,定频占48.8%。频率占92.3%。这不仅反映了企业的产品能效结构,也从侧面反映出消费者在价格与能效的权衡下大多选择购买低能效产品。  由此也可以推断,在业内盛传的3600万台空调库存中,必然需要消化的变频3级能效产品和定频产品的结构就占了一半。

比例比较大,需要比较充足的时间。消化和过渡。由此看来,新能效标准规定“对于本标准实施之日前发货或进口的产品,可推迟至2021年7月1日销售”,考虑到了企业的过渡期。

  任何品牌都不会落下  有媒体报道称“空调行业将随着新能效标准的实施而改变”。事实上,这种“改变”的说法有些危言耸听。真正影响市场和竞争趋势的是领先企业在过去六个月的策略。

  一家上游空调压缩机企业高管向国家电网记者分析,“如果龙头企业持续低价去库存,到2021年,二线企业将跟进过去六个月,空调行业仍将基于当前的能源效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是主要重点。

”   “我仍然看不到差异化的可能性。新能源效率在市场上的表现可能会很响亮。如果龙头企业大量推出新能效产品投放市场,二线企业可能会出现战略差异化。

但有一个前提,就是绝对价格和相对价格差异的市场规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真正的不确定性在于龙头企业之间的战略差异化以及消费者市场的偏好是否发生了明显变化。

”该高管进一步分析道。   据记者了解,几家头部空调企业目前的处境是不同的是,由于实行T+3柔性生产和销售,美的拥有主动权,此外还经营华凌品牌,美的也通过了前期华凌消化库存,美的空调选择性更强,海尔有坚决跟随新能效标准实施,做好产品布局,尚处于库存消化期的格力面临抉择,传闻奥克斯高管刚刚更换,公司管理层做出了艰难决策,   对比空调新能效标准的实施与2013年6月1日实施的能效升级标准,可以看出两者的过渡情况有很大不同: 2013年能效升级,标准发布实施之日起过渡期仅有三个月,过渡期很短。因此,企业别无选择。市场采用统一交换机。

这次的过渡期比较长。通常情况下,企业可以在标准发布前三个月完成产品和生产准备,以实现平稳过渡。

不过,已经有空调企业在一季度之前完成产品准备,以求多重市场反应。选择。   外界有很多声音认为,一些没有技术实力的企业可能无法生产新能效标准下的变频空调。

对此,上述压缩机企业高管认为,新旧标准最大的区别在于,新标准勉强将定速和变频置于同一能效框架下。虽然针对定速产品分别制定了两个能效等级,但经济规律基本上就判了快速死刑。在变频产品能效等级方面,新旧有两个等级完全相同,即旧标准中的第一、第二等级,新标准中的第二、第三等级。如果想要符合新的能效标准,尤其是1级,不存在不可逾越的技术障碍。

关键是成本。   至于为什么不存在技术障碍,这位高管向国家电网记者进一步分析,“空调的技术实现是在系统层面,涉及到很多技术因素,其解决方案更多地依赖于贡献者”所有相关方,特别是组件。 ,如压缩机、空调电机、四通阀、电控驱动器、风扇等。以往能效升级的不同之处在于考虑和选择的因素数量和程度,也取决于升级后所产生的技术。

各公司产品的细微差别。聚焦关键点。所以原则上只要想做,成本都能匹配,技术上任何品牌都不会落后。

”  “但新能效下产品能效等级占比是否值得怀疑标准可以维持现有的结构,挂机机和柜机各个规格细分的性能是不同的。”上述高管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