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们的服务器业务大约有30%是提供给云计算公司的,而且还在快速增长。”去年,英特尔数据中心集团负责人Diane Bryant前瞻性地表示,“这是我们创造新收入的机会”。 正如她所说,英特尔的季度报告显示,其数据中心部门的业绩同比增长9%,达到40亿美元。相比之下,PC芯片部门业绩环比下降14%,同比仅小幅增长2%。
这种收入构成的“潮起潮落”反映了整个计算行业PC市场的萎缩和云计算服务的崛起。当然,被云计算改造的不仅仅是芯片行业,还有服务器市场。 服务器厂商:服务云计算厂商 根据Gartner第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报告,营收排名前五的企业中,只有排名第一的惠普实现了3.3%的增长,而戴尔和IBM、思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营收下滑,其中IBM的表现尤为令人惊讶——营收同比下滑了惊人的32.7%。
IBM、戴尔等全球知名厂商的低迷并不难理解。由于云计算的兴起,数据中心开始大量采购低成本服务器。后来通过技术手段,将数千台机器连接起来,成为超级计算机。
典型的例子是国内的阿里云“飞天”系统,其集群规模已超过1万台。 中国云计算市场的爆发给服务器厂商带来了好消息。
Gartner的报告显示,亚太地区的表现非常抢眼——销售额和出货量分别增长9.7%和8.4%。中国支撑了强劲的需求市场,年增长率达14.9%,收入达19亿。美元、浪潮、联想、华为位列前三。
以浪潮为例。通过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浪潮在阿里巴巴数据中心的整体订单份额将达到50%以上。阿里云近两年对服务器的需求巨大,规模已跻身全球前三。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谷歌、AWS、Facebook等巨头不断提高自研服务器的能力,一些品牌厂商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云计算厂商成为英特尔最大客户 作为芯片市场霸主的英特尔就幸运多了。虽然错失了移动设备芯片市场,又面临着萎缩的个人PC市场,但它最终还是抓住了云计算这根救命稻草。 在快速增长的云计算领域,英特尔目前拥有超过200家客户,其中排名前七的云计算公司占据了芯片需求的三分之一。
这七家公司是谷歌、亚马逊和微软。 、Facebook、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
“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向我们定制微处理器。”黛安·布莱恩特说道。服务这些重量级客户,让英特尔在进军云计算领域的同时,扩大了定制芯片业务,这也让英特尔从云计算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利润。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科再奇在博客中解释了英特尔的目标:“我们的战略是将英特尔从一家PC公司转变为一家为云计算和数十亿智能互联计算设备提供动力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