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场研究机构尼尔森最新报告,今年第二季度,美国智能音箱渗透率达到24%,同比增长两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的点数。其中,忠实用户比例较高。在拥有智能音箱的家庭中,十分之四的家庭拥有不止一台设备。
此外,62% 的智能音箱用户在过去六个月内首次开始使用该设备,其中 45% 的用户计划为家里购买更多设备。 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最新报告也指出,像Amazon Echo Google Home这样的智能音箱对其消费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份涵盖美国、法国、德国和英国的报告显示,近一半(49%)的智能音箱用户表示,他们无法想象没有该设备的生活。 Strategy Analytics智能音箱研究服务总监David Watkin表示,“语音控制和交互的便捷性和简单性有助于改变人们使用不同设备的方式,对未来应用、服务和应用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内容。 ” 智能音箱也正在成为智能手机的延伸。
尼尔森报告发现,32% 的智能音箱消费者将手机与智能音箱同步。 此前,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傅盛对第一财经等记者表示,下一个时代,手机可能不再那么中心化。
“音箱这样的设备是不需要手机就能实时交互的设备。” 不过,在美国流行的智能音箱在国内还没有迎来真正的爆发期。
Strategy Analytics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市场总出货量达到1170万台。谷歌的Google Home Mini销量最高,市场份额为20%。亚马逊 EchoDot 和亚马逊 Echo 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
国内市场份额最高的天猫精灵仅占全球份额的7%,与Google Home并列第四。 中外用户消费习惯的差异以及国内智能家居普及率较低被认为是国内智能音箱发展有限的主要原因。
智能音箱被认为是智能家居的重要入口之一。但目前,我国智能音箱消费者更多使用的是内容相关的服务,智能音箱并没有体现出其作为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的作用。
此外,无论是智能音箱硬件技术,还是远场识别、语音识别、语义识别等语音交互技术,都存在误唤醒率高、连续对话不稳定、语义较差等问题。理解等条件。有用户表示希望提高识别率。 “现在的智能音箱只是用来听音乐、起闹钟等作用,而这些手机语音助手就可以完成任务,真正能够访问和控制家电的太少了。
” 即使在美国,智能音箱最大的用途就是听音乐。尼尔森报告指出,几乎所有消费者(90%)都使用智能音箱来听音乐,而68%的消费者则听新闻;约81%的用户使用语音交互来获取天气、交通状况等实时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68%的用户使用设备与语音助手聊天是为了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