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买家电的时候,发现家电也可以买延保。”家住长隆的市民韩女士说。广州番禺的一位人士告诉新快报记者:“延保内容不同,价格也不一致。我不知道该不该买。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韩女士一样对家电延保服务感到困惑的人不少,不少市民也不清楚。延长保修可靠吗?有这方面的行业监督管理吗? 新快报记者陈学东 现状:延保已成为家电销??售标配 如今,不少家电卖场都推出了延保服务,在家电价格上多花5%-10%的费用购买更长的保修期限。 所谓延保服务,就是为家电产品提供延长保修期的服务。
消费者购买家电后要长期使用。一旦厂家的保修期到期,他们就需要支付高额的维修费用。延保服务可以帮助消费者花少量的钱锁定未来不可预测的高额成本。维修费用。
记者走访市内家电卖场发现,虽然都提供家电延保服务,各卖场的延保价格有所不同,但都遵循着一个规律:根据家电的不同来区分延保价格。关于产品价格。
例如,一台9988元的索尼4K电视,2-4年的延保费用分别为399元、499元和799元。售价4299元的三星曲面电视,2-4年延保费用分别为169元、299元和399元。 对于电饭锅、电磁炉等价格相对低廉的厨房电器,采取“故障换新机”的延保方式。
例如,价值359元的美的电饭锅,2年包换费为105元。 3年140元。 困境:延保服务屡屡遭遇“跳球” 然而,目前我国家电延保服务的规范和标准仍是空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谓的家电“延保”实际上更多的是商家通过销售获取利润的手段。
正因为如此,家电延保自出现以来就伴随着诸多质疑。 女士市民李先生2014年在一家家电卖场购买了一台对开门冰箱,保修三年。在销售人员的建议下,她又花了260元购买了延保服务。
销售人员当时表示,在保修期的基础上,保修期还可以再延长三年。今年6月,李女士的冰箱突然不制冷了。
她拿着收据,做了一些计算。冰箱还在延保期内,她立即联系售后服务上门维修。然而,冰箱修好后,维修人员却收取了380元的费用。
维修费。 “冰箱保修期明明延长了,为什么还要收取维修费呢?”李女士对此很困惑。
维修人员告诉李女士,这种延保服务并不是厂家售后提供的。冰箱三年保修期后,实行收费上门维修。李女士随后前往商场了解到,延保服务是商场与延保公司联合推出的。如果家电在延保期内出现问题,必须由商场及商场指定的延保公司进行维修。
释疑:延保并不等于延长“三包” 有消费者反映,“延保”与“三包”混淆的情况很常见。在向消费者推销延保服务时,销售人员有意识地将其与国家三包规定联系起来,混淆概念,让消费者明白延保就是延长“三包”。 有业内人士指出,“延保并不是三包的延续,但销售人员在介绍时往往表示这是‘三包’的延续,导致消费者对延保产生误解。
保修单。” 据介绍,目前家用电器的延保服务主要有两种模式。
一是厂家提供的延保服务,二是商家提供的延保服务。这是由专业延保机构与家电零售商合作的第三方家电延保服务。
。据悉,目前国美的“到家安防”、苏宁的“阳光套餐”、京东的“延保”等均由第三方维修服务提供。 商家提供的延保服务大部分是店铺为了促销而推出的增值服务,与厂家无关。如果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在“延保”期内出现故障,消费者不要直接联系厂家维修。
“第三方本来就是为了盈利,维修渠道的维修能力良莠不齐,无法提供与原厂维修相媲美的服务,这是目前消费者投诉的主要原因。”业内分析人士表示。 提醒 购买家电延保服务时最好签订合同 消协相关人士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家电延保服务时,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准确了解情况,不能只听销售说教。如果您自愿购买延保,一定要注意签订合同,不能只依赖发票和延保卡。
由于没有具体的合同,就会缺乏明确的承诺和事先的约定,日后发生纠纷时言语就没有依据;延保合同的内容一定要详细,比如延保是整机延保还是主要部件延保,时间如何开始等。计算、过错责任如何界定、服务范围是什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