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以上的智能门锁IC卡钥匙可以破解复制; 80%以上的智能门锁可以用假指纹解锁……昨天,京津冀消费者协会联合发布了智能门锁对比测试结果。结果表明,智能门锁在IC卡开锁和指纹开锁方面存在较多问题。不过,“小黑匣子事件”之后,智能门锁厂家开始关注高强度磁场对智能门锁的影响。
本次对比测试购买的智能门锁样品已经具备了高强度磁场干扰的解决方案。消费者无需担心“小黑匣子”对智能门锁安全性的影响。 据了解,本次智能门锁对比测试涉及28个品牌38个样品,进货价格从790元到3700元不等。
比对测试主要针对智能门锁相关的安全可靠性项目,包括:电磁兼容测试、环境测试、IC卡开锁测试、指纹开锁测试、密码逻辑安全测试、电路异常测试等。 经检测,38个智能门锁样品中,有8个样品在电磁兼容测试中出现异常反应; 6个样品在极低温环境下无法解锁; 24个样品的IC卡密钥可被破解和复制; 14款智能门锁样品宣传为具有活体指纹功能,但实际测试并无此功能,涉嫌虚假广告; 32个样本可以用假指纹解锁; 30个样品的信度较差。 对比测试中,抽取样本制作指纹进行解锁测试。
结果显示,14款门锁样品声称可以检测活体指纹并防止假指纹。但使用假指纹进行检测时,均可以解锁,这与销售网站上宣传的活体指纹检测不一致。
京津冀消费者协会建议消费者购买采用半导体指纹识别技术的智能门锁产品,比光电指纹门锁更安全。也建议厂商适度推广,不要过度推广活体指纹;选择带有虚拟密码的智能门锁产品,并在使用过程中设置多个密??码。
同时,建议消费者携带智能门锁IC卡时务必谨慎,不要悬挂在他人容易触及的地方。为了安全起见,您可以关闭智能门锁的IC卡开锁功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使用复制的IC卡开锁的风险;使用指纹解锁功能时,需要注意指纹模块上是否有异物,并定期擦拭,防止沾染指纹。
剩余的;如果无需连接智能门锁即可生成临时密码,应尽量避免使用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