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定制软件项目——从预估到成本效益分析

时间:2023-03-15 17:00:43 科技观察

为了聊这个话题,我先从自由职业者个人说起。比如我现在是自由职业者,专门做线下讲师。我可以自己接单,也可以挂靠一些培训机构。是典型的一个人吃饱了,一家人都不饿的状态。如果一天一节课的成本是2万,纯利润可以达到1.5万。而我一年能上课的天数是20天到50天不等。那么年收入在30万到75万之间。这个时候,我比较灵活。精神好的时候多上课,精神不好的时候多休息。只有你每年能达到一定的收入范围。由于此时全是我个人的精力投入,没有外部采购的成本,没有聘请人力资源的成本,只有前线的差旅费和杂费,所以这个成本收益比较容易计算,有没有风险。当你成为讲师后,你发现来找你讲课的人很多,你一个人讲不出来,于是你发展了几个伙伴,组成了一个讲师团队,大家有空就可以互相交流。演讲的机会。注意,此时有初步的团队概念,但只是共享团队的机会,不是公司。团队里的每个人其实都认同一个关键点:有听课的时候可以拿钱有收入,没有听课的时候没有钱没有收入。个人收入每年也是变化的。无论以上哪种模式你都能看到一个关键点就是没有前期投入成本,没有固定投入成本,没有支持成本等。基于此,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软件企业的一些生存困境,接受定制的软件项目。首先,如果一个软件公司的软件已经逐步产品化和成熟,就会成为软件产品成本+人日投入和实施成本的综合项目报价。即使人日工作量超出预算或项目延期,产品成本往往是有底数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整个项目的盈利能力。让我们回到做完全定制项目的软件公司或团队。前段时间我们刚刚谈到了一个小订单。企业的软件系统需要重新开发和定制。没有详细的要求,所以我们只能给你一个老系统,让你熟悉一下。这个时候希望我们给个定制开发报价单,最后梳理准备投入1个项目经理负责需求,2个开发,1个测试。估计需要2个月才能完成。根据软件估算和工作量估算,我们最终给出了报价。但客户仍然认为价格偏高。但是,我们分析的结果是,即使按照这个报价,我们估计这么小的项目也很难真正赚钱。这还没有考虑发生大的需求变化。软件开发人员的人工成本在上升,但客户能接受的人均单价却在下降。这是大多数定制软件公司面临的实际问题。最后大家看到的是,很多企业都在往二三线城市发展。转移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一是软件项目交付质量根本无法保证。为什么定制软件项目盈利这么难?这其实有很多原因。除了上述人工成本增加和客户预算减少的双重影响外,分析其他一些关键原因还包括。一是需求的变化导致项目范围的变化,而这些需求的变化足以将原来2个月的项目周期延长到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可以想象,当项目周期拉长,整个人力资源投入变成原来的1.5倍甚至更多,你怎么盈利?第二,由于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项目周期被拉长,人工成本昂贵,所以你会选择一些新人来开发产品,但是新人开发的效率和质量本身达不到要求,从而导致整个项目周期和投资的增加,往往是得不偿失的。他们三者是软件公司的核心资产,也是成本最低的。当你成为一家企业时,就会有养人的成本,即使你没有项目可做,你也必须支付所有你招募的人的费用。这些都是无法减少的成本和投入。你一个月没有项目可做,但企业所有人员的工资照常发,反而成了项目型软件公司最大的成本投入。一旦项目不能顺利对接,都是成本。可以想象,对于小型定制项目,你基本上不可能做到完全顺畅的人员对接。这也是我常说的。如果是做定制项目,一定要做大项目。大项目虽然回款周期长,但好处是人员可以长期不间断地投入,没有过渡和转换成本。浪费。做定制项目,要想做大做规模,就必须不断扩大团队和人员规模,类似于软件外包公司。软件企业想要超越产品化发展的核心原因在于,当软件产品化后,其规模和利润增长不再与人力增长成正比。产品公司可以在保持少量核心研发人员的同时快速扩大软件产品销量和市场规模,这是定制化项目无法做到的。既然产品化这么好,为什么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走产品化路线。核心原因是研发前期的成本和投入。一款好的软件产品,即使前期投入1000万研发,也只是一个泡沫。如果没有早期的风险投资,这种大规模的研发投入是难以为继的。另一个原因是商业化的产品如何能够大量销售?这涉及到产品核心特性、品牌塑造、营销策划与推广等多个方面。所以如果你现在找人开软件公司,就是前期投钱的问题。解决了之后,往往最好能达到前面说的讲师团队的运作模式,即团队成员的收入不固定,团队成员都是合伙人,谁享受收益并共同承担风险。当这种模式运作稳定后,将转为公司化运作。我个人做了10多年的乙方,对外来的软件项目最大的感受就是定制化的软件项目很难做。规模、现金流、盈利能力始终是绕不开的几个关键指标,尤其是如何保证现金流。稳定的。过去10年,如果没有长期的大型项目支撑,基本就是亏损。即使有很多项目机会,你其实也很难决定无限扩大规模。持续+稳定成为决策的关键。在我之前的文章中,我经常谈到低代码开发平台。对于低代码开发,必将成为定制化软件项目公司或团队技术开发的必然趋势。如何在某个行业、某个细分业务领域真正开发出真正可用的低代码平台,业务中台往往是你后续成功的关键。简单来说,目前大部分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的业务系统,无论是技术实现还是技术含量,都没有太大的难度。其次,对于高难度的业务系统,大部分内容还是可以低代码或者自动化的。我们只需要关注20%的核心代码逻辑的实现。如果是传统的开发模式,一个项目开发可能是1个需求+1个架构+4个开发。如果是基于低代码和可重用能力的中台服务,开发可能是1需要兼顾架构+2开发。而且,整体的开发效率和输出质量反而得到了提升。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低代码平台就具有很大的价值。至少你可以看到,像非科班计算机专业的开发人员,只上1、2个月的培训课程,会逐渐被low-code完全取代。另外,对于复杂的业务需求和规则逻辑,如果不能通过低代码快速开发的方式来开发,那必然是昂贵的。这将成为垂直细分的业务,类似于传统IT咨询公司核心顾问的人日服务。这就逐渐进入了双向选择的过程。对于不能接受高价的甲方来说,最终会倾向于牺牲自己的个性化需求,通过自身业务流程的再造来适配IT产品,而不是一味的IT应用。满足个性化业务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通用型SaaS应用将迎来新的发展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