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今年春运不一般,科技保驾护航是关键

时间:2023-03-15 16:43:07 科技观察

又是一年的春运,但今年明显和往常不同。作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首个春运,今年我国面临的挑战不小。1月20日,据交通运输部消息,预计2021年春运全国将发送旅客约17亿人次,日均发送量4000万人次。虽然客流较往年下降明显,但压力依然不小。加之疫情防控新需求新需求,确保春运安全有序开展并非易事。在此背景下,我国应如何为春运保驾护航,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正常出行?日前,交通运输部、卫健委、发改委等15个部门和单位成立春运专班,提出春运三方面多削减——前沿技术装备成为保障防疫措施的关键支撑。那么,具体涉及哪些技术和设备呢?机器人当然首当其冲。作为自动化趋势的技术引领者,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普及,机器人应用逐渐融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广受大家的青睐和欢迎。机器人种类繁多,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找到合适的机器人产品。其中,警用机器人对于春运出行有着独特的价值。过去春运期间,我国多个省市出动警用机器人护航。人们在车站、道路等场所部署警用机器人,可以有效引导交通、疏导人群,增强治安。同时,警用机器人除了自己的工作之外,还可以完成很多其他的任务,这对于节省警力资源是一个很大的好处。今年,受春节期间疫情影响,又增添了新的防控需求,警用机器人的价值也进一步凸显。使用警用机器人进行人员消毒、检测和安全巡逻,可以有效减少人员的近距离接触,从而保障人员出行的健康和安全。据了解,江西南昌等高铁站已经应用警用机器人。无人机之后是机器人表亲无人机。近年来,随着飞控、导航、传感、通信等技术的不断突破,我国无人机产业发展逐步向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仅无人机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丰富,无人机的应用领域和市场也越来越广泛。加之无人机监管日趋完善,无人机驾驶员培养加速,其带来的价值也日益凸显。在2020年初疫情最严重的情况下,无人机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远程测温、医药食品运输、工厂消毒等,给人们的防疫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帮助。今年春运期间,它凭借非接触、高度灵活、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依然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和价值。例如,春运期间,可以在高速公路上部署无人机,进行道路巡检和消毒;也可部署在重要关口进行远程测温;它们甚至可以部署在车站和铁路线上,对车站内部和主要铁路线进行安全检查和监控。总而言之,无人机不仅可以在春节期间协助防疫,还可以缓解春节的压力。除了大数据,当然也离不开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对于春节的价值可想而知。大数据结合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有效研判、分析春运期间路网运行情况,提前制定和采取减少拥堵保畅措施对于可能的拥塞。同时,大数据还可以加大路网运行监控力度,合理指导各地防疫检测工作。当然,大数据带来的最大帮助无疑是缓解了春运期间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大数据通过与管控工作的高效、高精度协同,有效提升了人事工作效率,让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另一方面,通过对管理人员的积极协助,也能有效缓解人员压力。总而言之,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对春运期间的出行防疫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