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内媒体报道,外出使用共享充电宝充电时也要谨慎,部分共享充电宝隐藏风险隐私泄露。那么充电宝是如何窃取个人隐私的呢?技术人员做了一个实验,先拍了4张照片存入手机相册,然后用不带数据传输功能的充电线连接充电宝,后台读取手机信息失败。但是,如果使用能够传输手机数据的充电线,充电宝可以将其内部恶意程序上传到手机中,刚刚拍摄的四张照片可以立即在后台显示。断开连接后,攻击者仍然可以控制手机。使用攻击程序,可以实时读取通讯录。锁屏状态下,前后摄像头均可轻松调用,甚至实时监控。据技术人员介绍,通过将充电宝中的几节电池拆下来,换上一块芯片,就可以在用户手机中植入各种恶意程序。专家提醒,在使用外接充电宝时,如果手机上有需要用户授权、开启调试模式等提示,一定要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