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沉浸在新技术带来的便利中时,您是否考虑过以下与云计算服务相关的问题?大规模开发云应用会带来非常高的运营成本,但是这部分成本会不会超过内部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带来的支出水平?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最近听说很多企业客户“逆转了历史”。具体来说,一些企业将应用运行在公有云环境中,然后选择退出——这主要是因为随着规模的增大,使用公有云服务的成本会变得过于昂贵——即运行在In-house私有云上以存钱。这真的让我感到困惑和不解。首先,应用程序迁移绝非易事。另外,这类企业使用什么样的内部私有云?这类私有云方案能带来怎样的扩展灵活性?私有云的安装部署绝非易事。事实上,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大规模地构建自己的私有云环境——当然,我指的是能够提供类似于公有云的资源和功能的私有云解决方案。是的,它变得越来越容易了。例如,Microsoft有自己的AzurePack。WindowsServer2016还承诺朝着成为真正的私有云解决方案迈出重要的一步。此外,各种打包的OpenStack解决方案使部署和管理更容易——包括来自CloudScaling、IBM、PistonCloud(最近被思科收购)和RedHat的产品。此外,Mirantis和Breqwatr也推出了很多与OpenStack相关的产品选项。但实际上,哪种解决方案更便宜:公共云还是私有云?本地解决方案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前期投资、雇用运维人员、占用占地面积,更不用说能源和冷却系统成本了。支出来了。各种硬件/软件捆绑包的供应商正试图兜售“订阅服务”——本质上是一种租赁机制。但是,如果要提前解除租赁合同,还是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此外,私有云的可扩展性一直让我觉得不可靠。除非购买大量冗余资源,否则不可能真正实现快速可行的规模化。更重要的是,私有云永远无法像公有云那样,将各种技术成果快速交付给用户。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公共云将永远是理想的解决方案?不必要。每个企业拥有的记录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变的,通常运行良好并且根本不需要云技术。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把所有东西都转换成SaaS版本,但如果它现在仍然能令人满意地工作,那么就没有必要太兴奋了。但真正令人担忧的是面向公众的Web和移动应用程序,它们在运行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公共云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此类应用程序的理想托管平台。一方面,对相关资源的需求往往波动很大,另一方面,这些应用的生命周期往往比较短。当然,Web和移动应用程序仍然需要与后端系统交互,这些系统通常仍在内部基础设施上运行。因此,我认为来自Microsoft、IBM和其他技术供应商的混合私有/公共解决方案是理想的选择。另外,如果OpenStack联邦系统的开发计划能够开花结果,那么混合方案将迎来更多的指标,继而达到更好的灵活性水平。但我仍然难以理解从公共云迁移到数据中心内私有云的决定——无论企业客户如何定义这样的决定。公共云服务代表了计算资源商品化的最终形式,这种历史逆转不太可能导致任何预期的结果——至少不是没有任何成功的先例。原标题:公有云回调:真实还是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