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8月12日报道:昨日上午,北京南站候车厅内,乘客比肩拥挤。拿着平板电脑。这些旅客大多不使用手机或无线网卡的网络流量,而是使用车站新改造的无线网络信号——“我的北京”。北京电信相关人士表示,近期完成的公共WiFi信号比改造前稳定很多,可以满足近千名旅客同时上网的需求。旅客通过短信验证登录后即可使用免费高速WiFi网络,网络信号将不再出现“时隐时现”。“我的北京”用户每人分配2兆带宽。昨天在北京南站候车大厅,用手机搜索WiFi后,无线网络菜单中有很多可以连接的无线网络信号。信号最强的是北京的公共WiFi。《我的北京》。尝试连接无线网络,几秒后,手机搜索到的WiFi信号序列列表中,排名第一的“我的北京”信号强度显示为满。能够PK掉周边个体商户提供的WiFi信号,《我的北京》在北京南站的表现实属难得。系统说明显示,“我的北京”是本市提供的公益免费无线上网账号名称。2011年11月,西单、王府井、奥林匹克公园、燕莎、中关村、金融街免费无线网络全面开通。次年,北京南站、北京西站等重要交通枢纽相继开工建设。但由于乘客用手机搜索信号却无法连接,北京南站的“我的北京”公共WiFi设备一度成为摆设。记者昨日体验时,“我的北京”无线网络反馈速度最快。刚连接好系统,输入账号密码的提示页面“跳”了出来——点击进入,在“用户登录”区域输入您的手机号码,然后点击“短信获取密码”按钮,输入在电脑页面输入登录密码即可开始免费无线上网。按照当初的承诺,分配给“我的北京”每个用户的带宽是2兆。在门户网站上浏览新闻页面和视频、使用邮箱时,没有“卡”的迹象,只需要一两秒钟的时间。时间,新的一页打开了。网络用户过多使用软件账号会变慢。从信号时隐时现,到用户顺利上网,北京南站的“我的北京”无线信号发射器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完成了一次大动作。据中国电信北京公司项目经理宋扬介绍,本次改造的重点是提升无线网络微型基站(AP点)的传输功率,在20米以下安装数十个微型基站。-车站大厅的高天花板。将其移到离地面3米左右的位置,方便乘客手机接收网络信号。“改造后,无线网络信号可以保证500到1000名乘客同时上网。”他说,无论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是笔记本电脑,现在都可以清楚地从这些微型基站信息中“听到”“声音”。挂在候车大厅的柱子上,这些微型基站就像一个小喇叭,可以覆盖周围20米半径范围内,有效带宽超过100兆,几乎是3G网络的10倍手机网络。“当该地区的用户数量达到50人时,每人将获得2兆比特的带宽。”宋洋解释说,在正常的使用环境下,也就是区域内的用户数在50人以下时,《我的北京》速度会明显更快。但是,如果部分用户大量使用“抢”网速的下载软件,或者在线玩游戏,会不会影响其他用户共享公共WiFi信号?对此,本次改造也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当智能监控系统发现某个用户过度占用网络资源,且上网人数较多时,会自动关闭该用户的部分带宽,对这部分资源进行“补贴”普通网民,实现网络资源的智能化配置。为避免“我的北京”与商家WiFi相互干扰,走在繁华的大街上,拿出手机上网。您可以使用免费的公共无线网络,而无需支付手机流量。这是“数字北京”的规划内容之一。随着到访北京的市民和游客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数量骤增,北京迫切需要进入无线城市行列。根据相关计划,截至目前,“我的北京”免费无线网络已在王府井、西单商业街、蓝色港湾、三里屯、中关村步行街、金融街、北京站、北京南站和北京南站的部分区域开通。北京西站。相关部门也在继续与各运营商进行协调。近期新增或即将新增什刹海、后海、南锣鼓巷等文化旅游区,连续三年为市民提供“我的北京”免费无线上网服务。此外,预计到今年年底,本市将有超过1万辆公交车具备WiFi上网功能,四环内绝大部分公交线路将实现无线上网系统覆盖。通信行业人士表示,近年来本市开展公益性无线接入服务试点时,可能会出现因其他无线信号干扰、无线接入点承载能力有限等因素导致接入不畅的情况。许多人在人口稠密的地区上网。其他情况,各运营商将根据试点情况不断完善,提高覆盖率。不过,和北京南站一样,“我的北京”与商户WiFi网络的共存甚至相互干扰也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浪费网络资源。
